社区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规范用药效果影响的研究

2016-11-09 12:15邱结肖朱晓正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延续性服药依从性

邱结肖 朱晓正

(1.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0)

社区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规范用药效果影响的研究

邱结肖1朱晓正2

(1.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0)

目的:观察社区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规范用药效果的影响。方法:在社区收集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医嘱服药,不施加任何干预和用药护理指导。观察组接受6个月的社区延续性护理,有护士按程序指导用药。将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用药依从性以及用药管理水平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规范用药有显著影响,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善用药管理行为。

社区延续性护理老年高血压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指年龄在65岁以上血压值非同日或者持续3次以上超过了诊断标准,即患者的收缩压在大于 140 mmHg,舒张压大于 90 mmHg[1]。老年人由于各个器官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退行性的改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同时提高了并发症的发生率[2]。研究表明,我国老年高血压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但由于整体医疗水平还有待提高,预防医学体系亟待完善,居民健康意识不强,许多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强,日常生活中血压的控制效率低下,遵医嘱服药依从性低[3]。大部分老年患者由于认识不到位,在存储药物、保管药物、使用药物等方面都存在不当行为,导致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4]。笔者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规范用药依从性低的情况,将社区延续性护理应用到了患者的日常用药中,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某镇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在65~89岁,平均年龄为(71.23± 11.65)岁;患者病程为2~30年,平均病程为(13.44±7.56)年。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在65~90岁,平均年龄为 (72.07±11.84)岁;患者的病程为2~29年,平均病程为(13.25±6.97)年。120例患者均在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健康档案,排除存在交流障碍、配合度低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研究对象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2 方法

2.1干预方法

2.1.1对照组干预方法患者按照医嘱服药,不施加任何干预和用药护理指导。

2.1.2观察组干预方法患者接受6个月的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先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血压等级、收入情况、病程等信息,掌握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依从性。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的社区延续性护理。①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小组的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家访,对其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为患者制订详细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计划和健康知识教育内容,严格规范患者的用药行为。每日家访均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干预计划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做好监督工作。让患者了解少量有效的服药原则,掌握药物的用量,让其意识到降压过度产生的不良后果,提高患者对科学规范服药的重视程度。②宣讲疾病知识: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小组授课。每2周通过1次高血压知识讲座、交流讨论等方式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以及用药注意事项。每次推选一位患者介绍平时的用药管理情况,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评点。通过小组讨论强化患者对讲座内容的记忆并发表个人看法,树立患者健康用药的意识,纠正患者的不良用药知识和行为。③发放健康手册:研究小组的护理人员根据宣讲内容和重复出现的问题、讨论的结果确定健康手册的内容,同时附以典型病例。在下一次宣讲时,发放给患者,方便其查阅,从而加深患者对正确用药的认识。每个手册最后一页设置表格,要求患者将未来2周的血压情况和用药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下次集中宣讲时检查。④获得家属支持:对患者家属讲解高血压的诱发因素、病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以及并发症及其发病先兆。让患者家属了解不良情绪和心理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叮嘱家属对于患者的烦躁、焦虑情绪给予理解和关心,调动患者家属参与的积极性,对患者的用药进行有效监督,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2.2评价指标

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用药依从性以及用药管理水平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用药依从性包括按时服药、按次服药、按量服药、连续用药,完全依从表示患者以上要求都达到。部分依从则表示患者需要在护理人员和家属的劝说和监督下完成服药。不依从则表示患者会自行加药、减药或停药,甚至不配合治疗[5]。用药管理水平包括用药方式、药物剂量、变质药物的辨别方式、药物的副作用、药物保管的相关知识、按时服药的意义、用药禁忌。每项得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越高。

2.3统计学数据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和卡方进行分析,以P≤0.05为统计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表2、表3)。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对比(±s,mmHg)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对比(±s,mmHg)

组别 例数对照组60观察组60时段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收缩压146.12±8.33 141.70±6.56 147.08±8.41 131.41±6.18舒张压97.85±7.62 80.87±6.24 96.93±7.45 72.45±6.59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比[n(%)]

4 讨论

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了1.6亿,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患者的寿命,同时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6]。高血压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造成的,目前还不能明确导致患者血压升高的原因。研究认为,患者出现血压的持续性增高通常与患者所处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7]。在高血压的控制过程中,患者服药依从性非常关键,然而大部分患者由于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不了解,经常自行加药、减药、停药,导致血压控制不好,经常波动,使病情不断加重[8]。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用药管理水平对比(±s,分)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用药管理水平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60)观察组(n=60)用药方式7.55±1.91 9.74±0.82药物剂量7.71±1.53 9.88±0.56变质药物辨别6.94±1.70 9.42±1.19药物副作用7.13±1.44 9.59±1.53药物保管知识6.70±1.86 9.40±1.25按时服药7.31±1.65 9.58±1.93用药禁忌6.85±1.40 9.72±1.53

美国老年医学会将延续性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le,TCM)定义为为了确保高危人群在变更医疗场所或改变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时能够得到连续协调的卫生服务,及时预防不良结果的发生而设计的一系列按时间和环境划分的护理服务[9]。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有基于医院的TCM、基于社区的TCM、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的TCM等,已有研究者针对糖尿病、支气管哮喘、外科术后、心衰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年慢性病患者等开展了多项TCM研究,证实了TCM是一种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出院前与出院后的健康指导与有效帮助的干预方式[10]。

本研究对观察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了基于社区延续性护理的用药管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管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增大和生理机能的随之下降,对新事物的认识能力不断减退,对高血压的安全用药没有正确的认识,规范用药能力下降,因此血压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病死率居高不下[11]。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是在患者离开医院以后,护理人员进入社区对患者保管药物、储存药物、使用药物的行为进行干预[12]。通过干预措施的实施,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和用药准则,从而规范使用和服用药物,做到用药的准时准量安全,从而有效提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此外,由于社区延续性护理措施获得了家属的支持,使患者的用药监督更有保障,用药的依从性也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基于社区延续性护理的用药规范干预,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其用药管理行为。

[1]任海静,李亚芹,任海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956-2958.

[2]刘炳功,李东风,冯强,等.山西省武乡县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防治模式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6):457-459.

[3]陈琼莉,黄维明,任春红.社区老年高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15,20(16):274-275.

[4]张海燕,钟久昌.病案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11):1394-1396.

[5]易琦峰,杨艳,安如俊,等.医院-社区一体化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分级管理的效果[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11):1258-1263.

[6]李育梅.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追踪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6):73-74.

[7]邓丽金,郑丽维,郑智慧,等.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8B):1-4.

[8]邹瑞,蔡小红,金肖云,等.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认知及血压监控行为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9(12):1397-1400.

[9]许美丽,王申.国内外延续性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9):28-33.

[10]谢凤兰,成守珍,蔡卫,等.延续护理服务部专职工作岗位的设立及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47-50.

[11]张雅芝,张军,童莉.基于自我效能感干预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管理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5,30(21):74-77.

[12]刘安银,姜跃胜,唐海沁,等.叶酸、B族维生素对老年高血压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5B):1-2.

猜你喜欢
延续性服药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服药先分阴阳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