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金融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探讨

2016-11-11 11:01芮绍平魏岳嵩
关键词:金融院校优化

芮绍平,魏岳嵩

(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高师院校金融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探讨

芮绍平,魏岳嵩

(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高师院校应大力发展金融数学专业.本文从优化顶层设计、优化课程内容、优化实践教学3个方面对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高师院校;金融数学;专业建设

0 引言

金融数学[1](Financial Mathematics)又称数理金融学,是现代数学知识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应用,其核心就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模,再利用编程技术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相关结果.随着金融业界诸如风险管理、风险度量、衍生产品定价以及投资优化问题的提出,金融数学越发受到人们关注,已成为当前十分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2].我国的金融数学专业建设比较晚,九十年代才初具规模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几所知名大学,如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等.如今全球经济互相依赖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国家、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对既懂金融又懂数学的专门优质人才需求非常迫切.因此,各高校在集中优质资源发展金融数学专业方面已达成共识,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师范院校.但由于师范院校传统任务主要是师范生培养,对金融数学这样应用性很强的交叉边缘学科建设并无优势可言,虽然历经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投入,真正能建成品牌专业的学校凤毛麟角.本文从优化顶层设计、优化课程内容、优化实践教学3个方面对高师院校如何建设好金融数学专业进行一些探讨.

1 优化顶层设计

为积极推动金融数学专业的建设发展,高师院校在设置好培养目标后,要做好相应的顶层设计以适应该专业的实际要求.顶层设计涉及问题众多,从培养方案制定到具体教学过程管理等.以下以师资建设和考试制度为例进行探讨.

高质量的师资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所在,对于金融数学专业更是如此.由于高师院校的金融数学专业教师在专业开设初期,基本都从事数学专业,对金融类课程了解不够,也就很难将所学数学知识联系金融实际问题,这势必影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顶层设计中必须考虑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可以从几个途径同时采取措施.首先,鼓励中、青年教师通过访学、攻读学位等方式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金融数学功底和业务水平.其次,加大力度引进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门人才,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放眼全球,吸收金融领域教学和科研领军人才.最后,可以以兼职方式聘请银行、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的业务精英来校讲学,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师资队伍.为获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还应鼓励教师积极从事金融数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与当代中国金融市场实际联系紧密的金融数学学科前沿问题,只有这样课程教学才能做到既高瞻远瞩又理论联系实际.

依托良好的师资队伍结合金融数学专业的特点,就可以实现小班教学和本科生导师制度(本导制[3]).小班教学无疑会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关注,减少课堂干扰,也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空间和精力,从而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本导制的实施也将进一步满足学生需求,导师可以指导学生从金融数学专业发展的角度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如何合理地构建知识结构,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为配合金融数学专业建设,高师院校需要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单一笔试模式不能适应金融数学专业人才培养.具体措施可以在学分制框架下,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由教师自由选择考试时间和方式.学分制[4]的初衷本来就是赋予学生自由选择空间,充分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在修完课程后,结合金融数学专业课程特点合理选择考试方式,如《期权期货定价分析》课程可以小论文、上机演示等方式来代替传统笔试.另外,考虑到金融数学应用性强、知识更新快的特点,高师院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可以引入科研学分,激励学生金融创新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为我国金融数学研究积累人才.

2 优化课程内容

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建设发展,目前国内各高校金融数学专业课程趋于一致,主要分为数学专业基础课、金融学专业基础课、计算机课程以及交叉课程.以我校金融数学专业课程为例,具体开设课程如表1.

一般来讲各高校该专业的课程开设基本能够满足本专业需求,但在高师院校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其后果就是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用能力缺失,也很难具有金融方面的创新能力.因此,鉴于金融数学的专业特点和其要达成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设计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表1 金融数学常设课程

首先,要选用优质教材.教材是教学理念的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选用优质教材对于实现培养目标起到关键作用.由于在高师院校,金融数学专业一般都开设于数学学院,因此对数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选取经验丰富,但在专业课程和交叉课程教材的选取上往往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实际上,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专业课程教材可以选取最新且能够体现当代金融问题的国际通用教材,如期权期货方面教材选用Hull编著的《Options、Future and other Derivatives》.在教材处理方面,可以重点讲清楚学生现有水平下能够理解接受的内容,对于部分不易理解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指出所需知识相关链接,鼓励学生自行学习.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还能帮助优秀学生为将来攻读该专业硕士学位打下扎实基础.

其次,要整合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为构建专业特色鲜明的金融数学专业课程,传统的数学基础课程内容也应进行合理调整和整合.对于传统的数学类基础课程,高师院校以往都重理论而忽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这显然不利于金融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实际上,教师在讲授传统数学知识同时,在合理的切入点完全可以融入金融问题.以《数学分析》为例,可以将内容分成函数、极限、导数(微分)、积分以及级数5个模块重新整合,在讲授时以金融案例替换传统例题.如在极限部分可结合复利公式、存储问题、消费者决策等实际问题,既帮助学生体会金融问题与数学问题的密切关系,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当然,对传统数学基础课程的整编难度大、任务多,在具体实施时应顺应实际逐步推进,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金融问题的引入仅仅是数学基础课程的延伸,不能影响课程的教学.在数学基础课中合理引入金融问题,主要是为提高金融数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基础课程与金融问题的关系,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因此,引入的金融问题要简单明了,若过于复杂就会消耗师生过多精力,影响基础课程的正常教学.

2)案例选取要贴近生活实际.金融问题纷繁复杂,要从中选取适合学情的案例插入到数学基础课程中,这就需要数学专业课程教师具有一定金融问题的研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筛选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金融案例,在符合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融入到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注意进行归纳、整理和反思,长期坚持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要构建特色鲜明的金融数学课程内容.金融数学专业涉及金融和数学课程众多,仅数学课程就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随机分析、最优控制等.作为高师院校要想同时兼顾这些课程,并想取得均衡发展难度较大,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学校的优势研究领域,构建特色鲜明的金融数学课程内容,将本校的金融数学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3 优化实践教学

优化实践教学包括金融数学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两个方面.在金融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不可或缺.众所周知,学习金融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诸如风险管理、风险度量、衍生产品、投资收益优化等金融问题.这其中数学建模是关键,计算数学是工具,因此必须建设完善的金融数学实验室.同时,要想让自己学校培养的金融数学专门人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得金融业界认可,还需要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让这些金融机构为学生提供实际学习机会,从而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高师院校中,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再加上金融数学专业建设起步晚,受师资、经费、地域等条件影响,金融数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实习基地建设更是不完善,这些因素无疑都会影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了改善高师院校金融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两方面:

1)高度重视金融数学实验室建设,并充分依托实验室进行课程教学.学校要加大投入,配备教学所需硬软件,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完善实验教学保障体系.教师在具体课程教学中,要增加实验课时,充分利用实验平台,如定价理论、计量经济学、证券投资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都可以开设相应实验课,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课的教学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加入模拟股市操盘、期权期货交易、银行业务办理等一系列仿真活动.

2)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社会资源,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并完善校外导师制度.依托当地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银行、企业等金融机构,可以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充分让学生了解社会客户对金融数学专业的具体需求,以成熟市场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提高就业率.

4 结束语

高师院校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大力发展非师范专业.作为一个广受欢迎的应用数学专业[5],金融数学被高师院校看重也不足为奇.金融数学专业建设任重而道远,如何有效培养出数学基本功扎实,又会将数学知识用于金融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值得进一步研究.

[1]李仲飞,李仲翔.金融数学介绍[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1(2):75-79.

[2]张友兰,许国齐,王东桥.金融数学的研究与进展[J].高等数学研究,2004,7(4):53-55.

[3]王建武.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2008,22(1):20-22.

[4]郑若玲.学分制的本质与模式[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2-25.

[5]姜礼尚,徐承龙.金融数学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11-14.

Thought and Discussion on Train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Finance Mathematics in Higher Normal Colleges

RUI Shaoping,WEI Yuesong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235000,Huaibei,Anhui,China)

In order to adapted to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higher normal colleges should develop financial mathematics.In this paper,we do som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from three aspects,which are optimization of top-level design,optimization of course cont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higher normal colleges;financial mathematics;major construction

G 642-0

C

2095-0691(2016)03-0085-04

2016-04-15

安徽省质量工程教研项目(2015jyxm165);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109);淮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y15106,jy14116)

芮绍平(1978-),男,安徽安庆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优化理论与计算、金融优化.

猜你喜欢
金融院校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