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悲情”
——肖邦夜曲OP48.NO.1作品研究

2016-11-16 02:09涵远
北方音乐 2016年17期
关键词:夜曲装饰音悲情

王 涵远 方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何以悲情”
——肖邦夜曲OP48.NO.1作品研究

王 涵1远 方2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肖邦,被世人誉为“钢琴诗人”,伟大的爱国钢琴家。他似乎已经成为“浪漫、爱国、悲情”的代名词,这些特质不断从他的音乐作品中流淌而出。肖邦伟岸的形象早已矗立在世人心中,但世人并不是真的能够体会到其真正的内涵。肖邦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流下了大量的钢琴作品,文章以肖邦《c小调夜曲—OP48.No.1》为例,管窥肖邦音乐“何以浪漫”?“何以悲情”?

作品研究;肖邦;浪漫主义

引言

时间就像尘土,在肖邦的音乐上遮上厚厚一层,让世人渐渐远离了本质,它将肖邦塑造成一个伟大的“爱国钢琴家”、伟大的“钢琴诗人”。这种伟岸的形象,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代代相传。多年以后,肖邦已经成为“悲情、浪漫、爱国”的代名词,很多人都没有真正体会到过肖邦音乐内涵,甚至都没怎么接触过其音乐。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对肖邦音乐的那种浪漫、悲情、诗意的向往,在心中对肖邦的音乐形成一种审美期待,而后便开始对肖邦的音乐作品加以“盲目”的进行赞美,无病呻吟。肖邦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钢琴作品,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笔者将以《c小调夜曲——OP48.No.1》为例,从音乐本体出发,结合文化历史分析肖邦的音乐“何以悲情”?肖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作曲家,也是一位只进行钢琴题材写作的作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虽然没有创造过任何音乐体裁,但是他积极探索钢琴表演艺术发展的可能性,在原有的钢琴题材上都进行高度艺术化的创新,将原有的钢琴题材发展到叹为观止的新高度,并将其高度艺术化、戏剧化,深受广大乐迷喜爱—其中也包含夜曲。

一、夜曲与肖邦

弗朗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是19世纪欧洲的伟大钢琴家、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生于波兰华沙热左瓦·沃拉,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并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六岁时开始学习音乐,七岁时就写出《波兰舞曲》,八岁时就已登台演出,不到20岁就已名声大噪,成为了贵族沙龙中炙手可热的人物。1830年因为波兰被外国势力瓜分,他不得不远走他乡,移居到法国巴黎。 肖邦在巴黎教授课程、研究创作,结识了许多同时代的作曲家、文学家,如李斯特、柏辽兹、雨果、巴尔扎克等,与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切磋,对肖邦的音乐创作起到很大影响。在离开祖国波兰之后,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并时刻牵挂着祖国安危,并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肖邦的晚年生活孤寂潦倒,病痛常折磨着他,1849年在巴黎逝世,享年39岁。“他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之一,也是音乐史上最富有独创性、创造天才最突出的音乐家之一。”

夜曲原本是一种声乐体裁,与中世纪的宗教活动夜祷有直接关系。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到了浪漫主义之后,最早由菲尔德将夜曲这种题材运用到钢琴创作中去,是一种小型钢琴曲体裁,通常表现出优美、静谧、沉思的特色,很快便受到大家的关注,同时也包括当时的肖邦。他经常会弹奏菲尔德夜曲,为之着迷。肖邦早期的夜曲在创作风格上深受菲尔德影响,旋律优美、情感细腻、忧郁,常以分解和弦为伴奏。并在随后的中后期将夜曲这种小型题材高度艺术化与戏剧化。他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变化可以反映出他自己一个心路历程。夜曲是肖邦众多创作作品中最富有抒情性和悲情性的音乐体裁之一,通过选取肖邦夜曲进行分析,对其内心世界的解读更具有代表性。

肖邦一生共写有21首钢琴夜曲,《c小调夜曲OP48.No.1》是其第13首夜曲,作于1841年。这首夜曲的风格与其他的不同,它正是肖邦成熟时期创作的体现,忧郁和沉思中蕴藏着强大的精神力量。音乐紧凑而激烈,是所有其夜曲中最具戏剧性与悲剧性的作品,音乐紧凑激烈,带着强烈的悲剧色彩。与之前的华丽,优美的风格有些远离,表现出刚柔并济、深沉广阔的姿态。[1]像一个蕴藏着巨大能量的活火山不断涌动,但又好像被强大的念力阻止了爆发。体现出肖邦强大的精神力量与压抑的内心情感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状态。笔者在拜读了于润洋先生的《悲情肖邦》[2]后发现关于这首夜曲创作时的一个传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肖邦为避雨而躲到圣·日耳曼·德莱普的一座教堂里,在轰鸣的雷声和耀眼的闪电中,他参加了一次宗教祭礼。肖邦回到家中,正是在这个强烈印象和体验下,创作了这首其中部带有浓厚宗教气氛的、感情异常激越的乐曲。

二、悲情肖邦—织体构成分析

毋庸置疑的是,这部作品充满戏剧性、悲剧性与震撼力。文章将从此曲的音乐本体出发,从作品的主题旋律、节奏,织体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充分挖掘其戏剧性与悲剧性。

(一)深沉的主题

主题可以反映出一定的音乐形象,也就是在具体的调性、和声与音色笼罩下的旋律乐思,是一部作品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部分,主题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是作曲家塑造音乐形象的手段。所以分析这首作品的主题对于其音乐形象和情感基调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此曲的主题方面:此曲共有2个主题,第一主题(如图):

第一主题以弱拍位置出现,强拍休止,G到降A小二度断连,并回到G,在波浪式音群之后再次回到G音后落在主音C上,旋律线曲折反复,接着2个附点节奏,略带进行曲风格,在缓慢速度之后略显悲壮,然后在装饰音之下落到了中音区主音,像一种哀叹的语气。主题这种2次旋律下行其骨干音都是从G到C,从属音到主音,这种音程连接更能给人一种归属感和寄托。恰好与缥缈波动的装饰音群形成鲜明对比,好像肖邦诉说着那份居安思“危”的牵挂与羁绊。使得整首作品都被悲壮,深沉氛围笼罩。

第二主题(如图):

第二主题转到了C大调,是旋律显得明亮,与前面小调在调性上形成对比,丰满的和弦,在慢板速度下的附点,更显庄重肃穆,没有第一主题小调的随性自由的抒情性与随性,一系列和弦连接成旋律线条随着音区的变化显得稍显生命力,就像前文所说,更像是一首庄严肃穆的众赞歌,闪现出内心中的温暖与人性的光芒。

(二)特殊的节奏——rubato

节奏使音乐更有生命力和律动,也是音乐艺术中最有表现力的因素之一,对客观节奏进行适度的快慢处理等同于速度的伸缩。RRuuu---bato——弹性节奏,在意大利语中原指为被偷取的意思,最早起源于民间的即兴方式的演奏或演唱,这是一种具有即兴风格的节奏,在原有时值不变的情况下,演奏者可以对其内部时值长短进行自由分配,此长彼短。这种节奏型考验演奏者的音乐感觉和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音乐不断变化着,避免了音乐的死板与乏味。rubato在肖邦音乐乃至浪漫主义音乐都是非常常见的, 而且往往这些rubato在谱面上无论是肖邦还是出版商都没有标记出来,需要演奏者心领神会,靠自己去体悟,拿捏其中的分寸,这样经常会造成演奏肖邦作品中不确定因素从二度创作上带来的演奏版本问题,通过笔者对于此曲的研究,总结rubato出现的一般规律,一般都出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1.切分节奏中。就以主题以为例

这里第二小节的切分节奏,切分节奏本身就将音的强弱关系进行调换,造成一种颠倒而富有动力感的节奏型,此时的rubato与切分相结合,起到增加了音乐的动力性的效果。

2.装饰音、音群中

肖邦音乐中小符头的装饰音随处可见,通常演奏时都随性自由,跟随着旋律不断变化,是其除了音乐主题本身意外,最画龙点睛的地方。演奏者在风格把握上有较高的难度。

像第二小节处装饰音的有地方,此曲还有很多,这里的装饰音主要是将单薄的高音声部更富有歌唱性与弹性。通过装饰音群不规则的发声造成一种心理期待。

3.旋律上行与下行中

这里不难理解,在旋律的上行或下行时,从和声与音响的角度来说,都是能量的问题,上行时为了积蓄能量运用rubato,到了下行时,将积蓄的能量,在等待若干时间以后才一泄而出,造成不一样的音响效果。

正如图所示,第一小节的主音为最高音,并标有重音记号,在下行时,通过半音关系将其倾诉而出,有一种悲壮,哭泣的效果;并在后面的小节随着高音声部曲折反复时再次结合rubato,把这种力量集合起来,深刻表现出肖邦内心的矛盾斗争无比激烈纠结反复。

(三)随性的装饰音

装饰音自巴洛克时期开始便活跃在键盘乐器上了,装饰音在日常的教学与演奏中,都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重点。装饰音的演奏涉及乐谱的形式、作曲家标记得惯用手法、作品所承载的信息以综合视角把握装饰音的风格特征,有利于从整体恢复音乐作品的原貌。装饰音在肖邦的音乐作品中较为常见,除了保持着这个时代惯有的浪漫风格以外,还更加的自由,具有伸缩性。关于肖邦在此曲中的装饰音,笔者将其分类为3种:

1.增强音乐的语气

这种装饰音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就像上文中在介绍rubato节奏是,装饰音中的rubato一样,将弹性节奏与装饰音结合在一起,使旋律更有弹性,富于歌唱性,从而使整个作品在风格上不会太拘谨。

2.填充旋律

这里的装饰音不单单是装饰音的作用,还能对原有的旋律进行填充与丰富的作用,使装饰音成为旋律的一部分,从整体上看,从横向上增加了旋律线条的丰富性。(如图)

3.恰到好处的织体布局

从该作品的织体角度出发,肖邦在对本曲创作时,对于三连音、琶音、以及八度的使用都是恰到好处。旋律随着第二主题的转向众赞歌的风格,肖邦在短短几小节内通过琶音,将光明和谐的音乐很自然的转变了风格,起到过渡的作用。

在连续的三连音八度音符的推动下,使之前压抑挤压的能量将音乐推向一个制高点。震撼而又充满力量。连续的三连音八度技术,与之前的夜曲风格上完全不同,不再是分解和弦,伴奏音型,是对之前的颠覆。表现出夜曲从未有过的气势与境界。

肖邦对于心中这股力量的把握与控制,有其独特的诠释。这正是这首作品精髓所在:笔者认为,肖邦并没有将这股力量完全爆发,发泄出来,而是有所保留,将这份动力,展现在再现部主题,此时的再现部主题也不再是单一的旋律线条,而是高度音响化的和声。如图:

左右持续六度的曲折反复的三连音伴奏,将心中的这种能量持续不断的向人们倾诉着他的心声。在最后瞬间归于平静,戛然而止,还没等反应过来即结束,难免觉得有些遗憾,只留下悲伤的旋律回响在人们的心中。不过有句话说道:一部感人的文学作品,深藏其中的人生感悟往往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遗憾”。所以这首作品肖邦在处理时,始终没有将这份感情完全爆发出来,而是有所保留,给听众一种压抑的心情,这便是此曲戏剧性所在之处。

三、何以悲情——文化沉淀分析

这首夜曲属于肖邦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然而此时的他无论在物质生活上还是在感情生活上,都相对处于一个稳定、平静的时期。走在巴黎上流社会,与乔治桑感情也比较好。但是从这首夜曲中,没有往常夜曲的那种优雅,沙龙趣味与情调,在其中我们也很难发现他幸福的地方。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透过这首《c小调夜曲》最直接的折射出肖邦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真情实感。究其作品的悲情性风格的形成,是伴随着肖邦的经历与成长中逐渐形成的,要想找到悲情性动力的源头,就必须将其与当时的社会文化、个人经历、思想感情等方面结合起来。究其悲情性的根源,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悠久的历史文化

首先,对于肖邦音乐中的“悲情”,更多时候代表的是一种浪漫、抒情、忧郁、彷徨,充满了矛盾与斗争,即戏剧性。似乎这种“东西”并不受西方乃至世人的排斥。笔者在拜读于润洋先生的《悲情肖邦》与其他参考文献之后,发现这种“悲”文化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方,这种“悲”文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起源于山羊之歌,与酒神有关,源于古老的神话故事。并且在美学被学科化以后,在黑格尔的美学中,艺术作品中的“悲”实际已经被看作美了,这种“悲”被划分到美学范畴中。悲剧在西方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悲”文化会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浪漫主义时期被人们视为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人们对直觉、感觉、以及想象力的强调。当时的音乐家为了追求自我与个性,对各个体裁风格都进行了挖掘,所以这种悲剧所具有高度戏剧性吸引着无数作曲家,并将这种风格放大夸张,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说悲剧也是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在不可调和的情况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自身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必然要经历的挫折和磨难。肖邦从小就处于这样一个大时代背景之下,虽然肖邦年幼时在波兰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且早起创作中并没有一点悲情的因素,但当他远离故乡的那一刻开始,这种悲情性短时间内便迅速成长起来,并在日后的艺术生涯中很快成为自己的一个风格特色。

(二)爱国思乡的情节

从很大程度上说,肖邦的悲情性创作,跟祖国沦亡,远离家乡有着直接的关系。上文已经提过,肖邦早年在华沙从创作的音乐,因为成长环境良好,作品除了能感受到年轻的志气,还能体会到的更多的是无忧无虑,热情开朗。对于从小都热爱民间音乐的肖邦来说,波兰就是一个人间天堂,充满了热爱之情。而当波兰沦陷在沙皇手中之时,对于年轻热血的爱国青年肖邦来说,在精神上遭受到巨大的打击与创伤。这里不难理解,在这一点上,全世界饱受战争折磨的国家人民来说,都会长生共鸣,包括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并亲身经历目睹了当时兴起的各种民族解放运动的失败,其父亲也险些在起义中丧命,这种挫败感,使性格坚毅顽强的肖邦更加压抑与折磨,并在其作品中表现出那份力量与悲情。

思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普通自然的心理情结。在人文艺术创作上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对于一个音乐家,其有家不能回,流亡在异国,面对已经沦丧的祖国表现出那样的无能为力,其内心是无比羞惭,或许略带有苟且之意。这种巨大的思乡念力推动着肖邦的音乐向前发展。肖邦出没于艺术圈中,接触到各种艺术家。被浪漫主义气氛所萦绕着,在细腻、华丽、浪漫的音乐背后,肖邦的爱情生活变成了生活与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他艺术家也不例外。作曲家的情感本身就比较敏感细腻,他们在爱情上面的波动直接会直接影响到创作,并在作品中有所体现,所以感情问题也是肖邦悲情性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始终融入不进内心的上流生活

肖邦作为一名音乐家,离不开巴黎当时上流社会的支持,他出没于各种音乐沙龙,豪华贵族的社交活动场所。其实他更多地知道,这些人们喜欢的只是他的名气,少有人能像李斯特、舒曼那样能够真正读懂其内心的听众。他非常明白自己仍然是一名异客,从而感到孤独寂寞,当然包括那份悲伤。李斯特曾经称他是一个“孤僻得极为彻底的人”。透视其无数经典作品,折射出的是热情,多情感情的一个肖邦。笔者认为,这种孤僻并非无情与冷漠,而是与他们上层流社会人群的那种距离感与隔阂,渐渐使得肖邦脱离人群,开始进入自我的精神状态的创作。笔者认为,这或许也是肖邦作品超凡脱俗的另一种精神性的原因。

四、结语

肖邦如今已经成为波兰的文化符号与象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悲惨而又不幸。这些经历让他受尽了折磨与历练,是他在精神方面创作的源动力。他的音乐包含深情,其极具动力性的音乐除了其精湛的创作手法以外,还离不开的就正是这些。他以一个平凡人的姿态,以竭尽全力的方式向世人倾诉者自己那份不动摇、悲情的信念。

[1]李贞华.曲式与作品分析实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于润洋.悲情肖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A·索罗甫磋夫[苏].肖邦的创作[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4]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修订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张淼.肖邦《bA大调波兰舞曲》塑造英雄形象的钢琴音乐语汇[D].山东大学,2012.

[6]吴婕.肖邦夜曲中的Rubato节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7]韩萌.肖邦夜曲的旋律结构、人文性解释及演奏诠释[D].燕山大学,2014.

[8]孙月.“悲情肖邦”何以悲情?——对肖邦音乐之悲情内涵的听辨、分析与读解[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9).

[9]郑颖.钢琴诗人肖邦的夜曲不只是写“夜”[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

[10]李欣慧.肖邦夜曲的音乐语言特征与演奏探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1.

王涵(1993—),男,江苏南京人,扬州大学2015级音乐与舞蹈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远方(1958-),男,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夜曲装饰音悲情
装饰音在爵士鼓演奏中的作用探析及运用策略
月夜曲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悲情英雄
浅谈装饰音在意大利歌曲演唱中的艺术价值
钢琴装饰音发展探究
肖邦钢琴作品中装饰音的运用
——以辉煌大圆舞曲为例
快乐新年
快乐新年
教授十年悲情寻子:没有爱的教育不算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