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治疗研究

2016-11-19 19:16艾菊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

艾菊

[摘要]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的夜间低血糖实行相应预防措施及治疗进行分析。 方法 将该院于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74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的进行分组研究,分成各为37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行预防低血糖的相关预防和治疗,对照组则实行常规治疗,并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 研究组低血糖缓解率为89.19%,低血糖改善情况良好,高于对照组的67.57%,二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为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实行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低血糖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各项临床症状。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预防措施;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2(b)-0097-03

糖尿病是人体分泌代谢功能出现异常而引发的相关病症,患者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治疗,如果治疗效果不佳,还可能导致患者长期承受各项临床症状,以及相关并发症的伤害,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会在存在夜间低血糖的症状[1-2]。为了有效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夜间低血糖的情况,该研究主要对患者实行相关预防措施和治疗,并分析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74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研究。全部患者均符合该院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临床诊断标准,测试后的血糖均≤3.9 mmol/L,37例研究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62~75岁,平均(66.31±3.07)岁;病程7个月~20年,平均(20.17±4.19)年。37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61~74岁,平均(46.22±3.16)岁;5个月~19年,平均(18.54±3.28)年。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的低血糖症状较轻,则只需要对患者的饮食实行有效的指导,如建议患者食用糖类、糖水、水果类和果汁等;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则需要实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利用含量为50%的40~60 mL葡萄糖溶液实行静推;10%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充分观察患者的缓解情况,如果患者的缓解效果不佳,则增加氢化可的松(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885)治疗,将100~300 mg的氢化可的松与10%葡萄糖溶液相融合后实行静脉滴注;若患者静脉滴注效果不理想,或无法成功建立静脉通道则肌肉注射1 mg的胰高血糖素(Novo Nordisk A/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X19990262)后再建立静脉通道。全部患者均实行吸氧、维持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措施,并按时测量血糖变化情况,从而合理调整葡萄糖的用量,治疗时间以患者的缓解情况而定,病情稳定、临床症状恢复即可适当减少用药。

1.2.2 预防措施 ①合理的饮食指导:需要叮嘱患者控制好一天中所摄入的食物热量,平稳休息的情况下,按照患者的体重给予定量热量,每一天按照104.5~125.4 J/kg给予;如果是运动量增大的情况下,则适当增加热量的给予,定量在146.3~167.2 J/kg左右为宜,并根据患者胖瘦实际情况逐量增减,身材较瘦的患者可以增加部分热量。食物中的其他成分,如糖类的摄入控制在总能量的50%~60%左右;蛋白质占10%~20%左右,脂肪占25%~30%左右。

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还存在多种内部器官疾病,如心脑血管或肾脏器官等,因此,饮食计划的制定需要综合患者身体各方面的素质来决定,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爱好制定出合理的饮食计划,要求食物中各部分能量满足均匀分配的要求,必不可少的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3种能量,饮食要有规律,并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如果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症状,应限制患者食物中的盐分含量,尽量控制在6 g左右;如果患者有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则需要限制患者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避免肾脏承受过多负担而降低整体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有合并脑梗塞的症状,则需要限制患者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为了增加老年患者体内的微量元素,则建议食用含有镁或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因为膳食纤维能够起到平衡血糖水平的效果,因此,以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将其加入到饮食计划中,如果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完好,具备较强的耐受力,则可以选择粗粮和蔬菜食材等,从而有效调节血糖水平,避免血脂过分升高,促进患者的肠胃消化能力。协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时,应将各类甜食排除在外,包括糖类、果酱甜品或者含糖量较高的饮料等。肥胖患者则不宜食用油炸类食品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或者鱼子等,应尽量选择植物油食用。

②合理的运动指导:为更好促进患者保持身体健康的发展状态,减少心脑血管或者肾脏等相关疾病的出现,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态制定出合理的运动计划,如无明显器官疾病的患者,可以实行慢跑、骑车或者球类运动等较为剧烈的运动项目;如果患者的体能不足,可以适当散步或者打太极拳等耗氧量较低的运动;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合并症或者心功能不全,则可以在病情安定的时候适当慢走或者扫地等日常活动。叮嘱患者在开展运动时应注意人身安全和天气变化的影响,选择在早上锻炼的患者不宜过早,也不适宜在多雾或者雨雪天气时运动;选择的运动场地应以广阔和平坦为主,避免因手脚不便出现摔倒等意外情况;为了保证运动过程的安全性,应让患者做好足部的保护工作,并随身携带健康卡片,卡片上有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家人联系方式和住址等,适当备用充饥食物;如果患者的年龄较大,则需要带上急救药箱,并有家人的陪伴。

③睡前的血糖检测工作: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适当调整加餐,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超过10.0 mmol/L属于正常范围无需增加饮食;血糖保持在5.6~10 mmol/L左右则要适当加餐;血糖保持在2.8~5.6 mmol/L左右则适当增加牛奶或者甜品的摄入,并在次日早餐前检测患者的血糖,以调整睡前的加餐计划。常规的加餐食物中,可以建议患者选择米饭或者馒头等复合型碳水化合物,因为米饭等食物能有效将患者血液流动速度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从而有效平衡血糖水平。保证缓慢的进食速度和有效的进食量,能有效保持血糖的平稳性,进食量控制在25~50 g左右。为了避免患者摄入的食物过量,进而引起肥胖等不良情况,则注意控制加餐的总热量,应以患者自身所需热量为准,选择合适的食物加餐,因为患者出现肥胖则可能降低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若患者的血糖低于2.8 mmol/L,则可能因为血糖过低而出现昏迷的情况,此时应为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将50%20~40 mL葡萄糖溶液实行静推,并将2~4 g维生素C融入到10%250~500 mL葡萄糖溶液中实行静脉滴注,并按照一定的间隔时间检测患者的血糖。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缓解:血糖水平在3.90~6.10 mmol/L之间;轻度低血糖:2.9~3.89 mmol/L之间;重度低血糖:≤2.8 mmol/L。低血糖缓解率=有效缓解率。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研究组低血糖缓解率为89.19%,低血糖症状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的67.57%,二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夜间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为:①胰高血糖素调节能力不高,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不足,从而无法有效调节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②患者的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老化,导致代谢功能缓慢,降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引发低血糖。③由于患者的糖尿病症状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交感神经功能出现下降或者灵敏度不高等不良影响,以至于无法有效控制血糖。④老年患者的部分器官功能逐渐出现衰退等情况,无法准确感知到血糖的变化,对低血糖的反应能力不高,糖异生功能不强,因此,在夜间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也很难感知,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低血糖引发相关临床症状的发生率[4]。⑤由于患者肠胃功能不健全,个体的食欲不强,就会导致摄入饮食中的热量无法满足机体运行的要求,所以,患者一旦在夜间出现低血糖,又无法及时感知,则可能会引发肾脏器官疾病。基于此,做好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各项预防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患者实行相应的预防措施,常规预防还包括:对患者的心状态进行了解后,尽量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让患者认识到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病症的缓解,让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的配合治疗;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糖尿病及夜间低血糖等相关疾病的知识内容和引发机制,并叮嘱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保持身体机能的健康,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血糖测量仪;病房巡视工作的重视,按时到病情观察和了解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尤其是夜间,应在患者睡前测量血糖,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多汗或者呼吸异常等情况;最后是用药指导,应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定期检测血糖水平。此次研究采用以上方法预防和治疗的研究组低血糖缓解率为89.19%,低血糖症状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的67.57%,二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行有效的低血糖预防措施和治疗,能有效改善其低血糖情况,明显缓解患者低血糖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 李西军,赵春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报告分析及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122-123.

[2] 魏冬红.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0):2221-2223.

[3] 何洲,王捷,李胜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发生药物性低血糖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15):2291-2293.

[4] 张珊英,刘雪彦,周佩如,等.18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5):74-76.

(收稿日期:2015-11-20)

猜你喜欢
老年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护理延伸服务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