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产地特色打造中国葡萄酒品牌

2016-11-19 08:41王宇菁
中国名牌 2016年4期
关键词:酒庄产区葡萄酒

王宇菁

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已上升为1.5升/年。业内人士表示,在与白酒和啤酒的市场份额竞争过程中,葡萄酒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不管是从饮酒消费习惯的变化,还是从葡萄酒的生产资料环保角度来看,未来葡萄酒行业持续看涨的趋势不易改变。

对此,包括联想佳沃、中粮集团、酒仙网等在内的业内龙头企业,正加大对葡萄酒行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但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应凸显中国的九大葡萄酒产区特色,以九大产区为基础,带动区域品牌辐射影响力,规范葡萄酒行业发展,改变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存在的诸多乱象。

从排名看中国葡萄酒业

据悉,伦敦国际葡萄交易所(简称Liv-ex)是葡萄酒电子盘交易业界的权威机构之一,其分析数据在业内有很高的权威性。近日,该机构根据Liv-ex 网站 2015年度交易情况,按照价格变化幅度、交易额和交易量以及平均价格的标准,对全球葡萄酒品牌进行排名。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告诉《中国名牌》,年度百强葡萄酒品牌中,法国占84个,充分显示了该国在葡萄酒领域的龙头老大地位,其中,波尔多产区不负众望地揽下了超一半的排名,共计54个;勃艮第则位居第二,共有20个。

向健军指出,虽然意大利(7个)、美国(4个)、西班牙(2个)、澳大利亚(2个)和阿根廷(1个)这五大产酒国强势品牌占比较少,但入选者几乎都是该国最具代表性的葡萄酒品牌。

“此次榜单中,木桐成为了 2015 年度的榜首品牌,这已是波尔多一级酒庄连续第二年击败其它葡萄酒摘冠,产区对葡萄酒品牌运营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因此,中国葡萄酒行业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凸显九大产区的特色,不断提升产区品牌影响力。”葡英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于心彤表示。

作为新兴的葡萄酒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未来中国市场对葡萄酒行业发展的影响也将日益凸显。对此,酒仙网董事长兼总裁郝鸿峰表示,与法国等欧美国家上百年的葡萄酒行业发展历史相比,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时间不长,也就几十年。由于国人对葡萄酒的认知存在诸多空白,给葡萄酒行业的品牌打造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葡萄酒的口味是见仁见智的,适合国外人口味的葡萄酒也许并不适合中国人。饮用葡萄酒,强调的是与菜品的搭配,比如中国人可能更加青睐黑皮诺等种类的葡萄酒。”于心彤说。

于心彤指出,从专业角度来看,决定葡萄酒口味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葡萄酒中的单宁成分。饮用葡萄酒带来的口腔涩感,说白了就是喝到嘴里后涩涩感觉的一种物质,正是由单宁和口腔唾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反应而产生的。单宁对葡萄酒的结构骨架有很重要的影响,影响着葡萄酒的颜色、陈年能力,可以说是葡萄酒的灵魂。

打造中国产区特色

“中国的产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2015年整个中国酿酒用葡萄的种植面积近80万公顷,已超过法国且仅次于西班牙,位于全球第二位。产量上居世界第七。”对外经济贸易部原副部长周可仁说。

“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人不太有机会喝葡萄酒。但现在,中国葡萄酒消费量已跃居全球第五位,排在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之后。目前,世界人均葡萄酒消费为4-5升/年,中国为1.5升/年,以后这一数字还将不断攀升,中国葡萄酒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延怀河谷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联合会会长、迦南集团执行行长徐涛说。

与持续增长的市场份额相比,中国人对葡萄酒的认知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于心彤表示:“欧洲的葡萄酒行业设有分级体系,对不同产区经营的品牌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在酒店等消费场所配有品酒师等专业人员,已形成完整清晰的产业链。”

于心彤指出,风土对葡萄酒的影响至关重要。风土就是气侯、文化、土壤等因素的总称。产不同的酒需要不同的风土。葡萄酒的奥妙在于,不同产区甚至不同年份的葡萄酒,都会拥有各自不同的口味和个性。葡萄酒生产者会根据当年的气候条件决定不同品种葡萄的配比,以达到更好的饮用效果。

“在中国北纬25°至45°广阔的地域里,分布着中国各具特色的九大葡萄酒产地。比如西北地区最大的酿酒葡萄基地宁夏贺兰山东麓,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土壤为砂壤土、含砾石,适合主栽品种为赤霞珠、梅洛。而东北产地拥有冬季严寒、肥沃的黑钙土等自然条件,因此抗寒力极强的野生山葡萄已成为这里栽培的主要品种。”于心彤说。

秦皇岛市副市长孙国盛强调,目前,很多国家在葡萄酒大产区之下设有若干个小产区,根据当地的气侯土壤条件,发展适合的品种,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个性化的葡萄酒,以利于发展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从而满足广大葡萄酒爱好者的个性化需求。

值得推广的葡萄酒文化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国际知名产区除进行葡萄酒种植业、酿酒业和零售业外,积极开发酒庄旅游,宣传葡萄酒文化,让葡萄酒与美景、美食和一切与美相关的东西联系起来。好的酒庄就像历史博物馆,它展现给人们的是风土人情、地理优势,还有人文历史、宗教政治等。

“未来葡萄酒产业将从单性产业发展成复合型产业,围绕高质量、高性价比、多品种、个性化来更好地满足广大葡萄酒爱好者的需求,整合葡萄酒种植、酿造、休闲旅游。”孙国盛认为。

孙国盛指出,秦皇岛本身是一个旅游城市,可以更好地发展酒庄旅游。发展酒庄经济,鼓励葡萄园爱好者利用节假日到酒庄度旅游、品鉴,延长旅游消费的旺季,同时推出一些个性化的旅游项目,比如说品鉴等休闲项目。

仁轩酒庄总经理郭中秋表示:“国家加大对旅游政策的支持力度,在此环境下,酒庄旅游会有更好的发展环境。仁轩酒庄依托秦皇岛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独特休闲旅游项目,全力打造酒庄文化,既有酿酒的葡萄种植、生产,还有跑马场、网球场等休闲度假项目。游客不但能体会到葡萄酒文化的魅力,而且能喜欢上酒庄旅游,到青山绿水间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美食。”

徐涛指出,酒庄旅游是酒庄文化推广的重要途径,中国酒庄主要分布在山东烟台、河北秦皇岛等沿海产区。“互联网+”背景下,葡萄酒行业也在实践着自身的跨界思维,涉及到葡萄酒品鉴、葡萄酒生态、葡萄酒房地产、葡萄酒众筹等。“互联网+”带来的最大特点是体验型销售,即消费者通过酒庄旅游,品尝不同的葡萄酒,最终真正找到自己所喜欢的酒。

猜你喜欢
酒庄产区葡萄酒
中国酒庄分级管理正式开展申报和评定工作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自制的葡萄酒为啥爱“上头”?
美贺酒庄
法国葡萄酒何以誉满天下
新疆产区有机甜菜栽培技术探讨
品味波尔多酒庄
基于葡萄酒理化指标的葡萄酒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