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履行党的新闻工作者职责

2016-11-20 09:48张玉胜
声屏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责新闻报道舆论

□张玉胜



忠诚履行党的新闻工作者职责

□张玉胜

2月19日,对全国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这是个喜庆热烈、振奋人心的好日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用整整一天时间,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实地调研,看望慰问一线采编播人员,向全国新闻舆论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要求、寄予厚望。(2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猴年伊始,习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深入中央三大主流媒体开展调研,凸显党和政府对舆论宣传工作的高度关注。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48字要求,清晰界定了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与使命。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要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工作者必须恪守诚实守信的职业底线,多写接地气、有温度的新闻报道,用笔端、镜头和视角直击国情现实、触底反映民生、真实表达民愿、致力惩恶扬善。这既是民众的殷切诉求,也是契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在体现,更是新闻记者不辱使命的职责所系。

确保新闻报道“接地气”,首先要敢于“求实”。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发扬俯下身子、深入一线和倾听民声的务实作风,切实走出文山会海和虚拟网络,走进乡村社区、企业车间,深入田间地头,零距离感知民情冷暖,感受时代脉搏。借用业内行话就是要“沉下去、抓活鱼”,切忌腿脚懒惰、浮光掠影。

其次要勇于“求证”。置身于当下利益多元、诉求多样和自媒体发达的信息时代,记者的新闻报道不能只满足于机械地录音和片面的录像,而是需要敢于质疑、小心求证、谨慎发声的职业自律。新闻记者不仅要当好“喉舌”,还要用好“眼睛”“耳朵”,凡事当多问几个“为什么”,力求记者的新闻报道经得起历史检验和真相拷问。

其三要善于“求是”。写出接地气、受欢迎的新闻报道,需要新闻工作者把握社会发展和新闻传播的内在规律,熟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民众根本诉求,拥有秉持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职业操守,乐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者。以民众的思维和视角体察民情、汇集民智、维护百姓利益,力戒一味追求点击率的逐奇猎艳、阿世媚俗。

猜你喜欢
职责新闻报道舆论
LNG安全监管职责的探讨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各级老促会的新职责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