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应用的基层经验传承方式研究

2016-11-21 04:03梁栋周艳伟李静陈玉华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29期
关键词:移动应用互联网

梁栋 周艳伟 李静 陈玉华

摘要:一直以来,基层生产难以找到一个有效的传承经验的方式,这让许多宝贵经验不断流失。随着互联网及移动应用的发展,基层生产经验的传承有了新的可能。利用移动应用传承经验,有着传统方式所不具有的优势。文章针对传统基层培训的局限,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一种基于移动应用的经验传承方式。

關键词:基层生产;经验传承;移动应用;互联网;基层培训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9-0050-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9.021

在基层生产中,要确保作业的安全与效率,一方面靠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靠丰富的生产经验。基层经验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专业知识可以通过书本得以传承,而生产经验却难以找到一个有效的传承途径与方式,因此宝贵的生产经验往往随着基层班组的人员调动而流失,这是非常可惜的。此外,传统的经验传承一般仅限于师徒“传帮带”的方式,这种方式并不能解决上述经验流失的难题,同时它亦难以适应新时代的生产需求,因此探讨一种新型有效的基层经验传承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 基层生产经验传承的困难

1.1 基层培训的局限性

目前,基层培训一般以知识考核和技能培训为主,而鲜少把基层经验列为培训对象加以重视。这是基层培训的一大缺失。此外,传统的培训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多时候只流于形式。一方面,基层班组的工作过于繁重,难有时间开展培训,亦没有精力学习吸收;另一方面,种种原因,基层员工已没有办法可以像学生时代那样学习了,我们身处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

1.2 经验传承的分散性

当前,在基层生产过程中,经验积累主要通过如下两种方式:(1)师徒间的口头相传;(2)现场作业期间的个人积累。显然,这种方式所积累的经验过于分散,且难以共享。师徒“传帮带”的方式往往缺乏系统性,随意性较强,所传经验常常是分散的“碎片”,若缺乏有效的整合、归纳,则难以有效适应生产要求,而且容易遗忘、流失。个人的经验积累同样缺乏系统性,并受限于工作经历。此外,无论是师徒“传帮带”还是个人积累,这些都是独立个体的经验积累,不同员工之间缺少分享,基层经验的效能无法实现最大化。

1.3 经验记录的局限性

个人经验一般记录在笔记本或记录在电脑,以电子形式存档。此记录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个人笔记本不便或难以共享;(2)个人笔记本不具搜索功能,当经验积累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难以快速调阅所需经验;(3)个人笔记本携带不便,电子文档受制于电脑,同样不便携带,都不能做到随时调阅;(4)无论是纸质笔记本还是电子文档,当数据达到一定规模之后,维护都是费时费力的,常常因整理、维护不及时或不到位导致数据失序而失去意义;(5)没有数据自动分析功能。

2 移动应用(APP)在经验传承中的优势

2.1 APP的发展前景

随着智能手机的蓬勃发展,手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讯工具,而是被作为一种微型电脑在使用,目前,手机已经可以实现诸多复杂功能,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时下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非常高。日前,APP发展迅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教育类APP、社交类APP、知识分享APP、协同办公APP等已面向公众开放,在不同层面满足了大众需求。在此基础上研发一款能够适应基层生产经验传承的APP是可以实现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2.2 碎片化阅读的优势

我们已经来到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每天从手机、网络上获取海量信息,阅读变得轻松、便捷。优质APP带来的丰富内容让生活和工作增益,特别是互联网的平等性让所有信息都能同时共享,并参与其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受益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显然APP能够实现基层生产经验的共享性与交互性,让基层经验的效能最大化。另外,碎片化阅读可以弥补基层培训的短板,让忙碌中的基层员工可以快速、方便地调阅和学习生产经验,并及时运用到生产实际中。

2.3 实时记录与实时共享

以APP为载体实现经验传承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便捷性。通过APP,基层员工能够实时记录、实时共享。在互联网时代,经验可以存储于云端,借助手机应用,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记录。基层员工可以在工作之余,利用碎片时间,在手机客户端完善生产班组的经验库。基层员工亦可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遇到技术难关或规范存疑时,及时调取相关经验。

2.4 数据维护的便捷性

上文提到,无论是纸质笔记本还是电子文档,当数据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都需要极大的人力来维护。如果能够利用智能程序来处理数据,便能避免基层员工在数据维护上耗费过多无谓的时间与精力,让基层员工更专心地投入实际工作中。智能程序能够根据设定的规则自动整合数据,能够发现数据冗余,让数据结构更有序、更合理等,这让数据维护变得更加方便。

3 基层经验在移动端的模块化设计

经验传承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受限于传载方式,另一方面受限于经验本身。相较于知识,经验往往缺乏系统性。因此除了利用APP来传承经验外,还需利用APP的优势,建立关于经验的系统性。

在以往的经验传承中,有两点被忽略了:(1)我们只关心经验的分享,而忽略了经验的实际应用。很多有意义的经验只是在论坛上被讨论,缺乏有效的系统化的总结、归档。基层员工仍然只是被动地接受,难以将经验转化为应用价值;(2)我们只是在传载个人经验,而实际工作往往是以基层班组为单位展开的,如果能以基层班组为单位,系统地有机地积累、整合、共享,对整个班组作业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基于上述两点,我们提出了基层经验的模块化设计,以系统思维为方法,以班组为基元,以经验的实用性为出发点,在APP设计中,将基层经验划分为四大模块:资料共享、经验共享、培训区、交流区。这四大模块有其明确的指向,其中“资料共享”模块主要用在对“作业规范”或“作业标准”不清楚的时候或需要参考某些资料的时候;“经验共享”模块用于:(1)在作业前不清晰存在何种风险及如何防范的时候;(2)在消缺过程或遇到特殊情形时,需要一些提示或参考的时候。“培训区”模块主要用在对“作业手艺”“作业流程”“概念原理”不清楚的时候。“交流区”模块主要是开放性交流,包括老员工的经验谈、安全事故学习及各种类似于知乎、值乎的社区问答与讨论。模块化设计让基层经验系统化、实用化,让基层经验得到真正意义的传承。

4 移动应用(APP)在经验传承中的应用前景

4.1 经验传承APP在基层工作中的应用

基层生产工作,一般涉及消缺、巡视、维护等。基于上述模块化设计理念,经验传承APP可以得到以下方面的应用:(1)在消缺过程中,对设备故障的排查无从下手之时,可以通过APP,查阅该设备的缺陷史,或查阅同一型号的家族缺陷,或查阅该故障现象的处理经验,这些都会帮助基层员工更快速更准确地定位故障;(2)在巡视过程中,可以通过APP,查阅该厂站或该设备的缺陷历史、潜在隐患、存在问题,从而让巡视更有目的性;(3)在开展一项工作前,对潜在风险无法预估时,通过APP,可以查阅相关经验,做好风险评估及防范;(4)在作业过程中,对某些规范、标准、手艺要求、原理等不清楚的时候,可以通过APP查阅相关资料。

4.2 经验传承APP在基层培训中的应用

经由模块化设计,APP将生产经验清晰呈现,基层员工(尤其新员工)可以更好地建立专业思维及风险意识,更全面地把握整体工作及所辖设备的基本状况。APP使用的便捷性,让基层员工可以利用闲暇时间、碎片时间学习经验,提升自我。APP内设“老员工经验谈”版块,新员工可以从中受益,“安全事故学习”版块,可以让基层员工汲取经验教训,社区问答可以促进基层员工之间的经验交流,增进友谊,共同进步。

4.3 基于基层经验的大数据分析

当基层生产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利用APP及云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对大量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可以知道哪些设备经常故障、哪些类型的故障比较多、何种处理方法比较快捷、设备运行存在何种隐患等,这對基层班组在设备选型、风险规避、方法优化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5 结语

综上所述,经验传承APP克服了传统传承方式的诸多困难,适应现代人阅读习惯,结合基层生产实际,利用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新兴技术,有效地将生产经验系统化,并转化为实用价值,这对安全生产及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玉慧,赵乐,李南南,王硕烁.新型移动学习资源——教育APP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4).

[2] 王琴.移动学习系统研究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4).

(责任编辑:蒋建华)

猜你喜欢
移动应用互联网
T学校公共设施便捷报修平台的移动应用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