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与情志

2016-11-23 01:12殷锋
资治文摘 2016年7期
关键词:养性内经五脏

殷锋

一、情志论概述

情志论是一种方法论。笛卡尔从理性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情志”,即思维、情绪、心理,他将情志与身体分开,主张精神与物质的二元论,这种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情志论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命理论。这种理论不仅仅只关乎人的身体,更把重点放在了主导人一切肢体活动的精神层次,心理层次。情志是否健全与完善很大程度地决定一个人的健康。

二、中医论情志

中西方对于心理认知的不同造就了两种医疗手段与方法——中医和西医,“情志”是中医的对人心理活动的称谓。而西医对“情志”的认知是从现象学入手的,它将“情志”二字孤立化,西医将情志看作人体生理、生化机体的一种现象。进一步讲这与中国式的逻辑思维与西方逻辑思维的差异造成的。“中式思维”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并将万事万物看成一种普遍联系的系统。而“西式思维”下事物总是彼此具有差异而相互独立的。

成书于汉代的《伤寒杂病论》反映了名医张仲景对修身养性、生命、固本的重视,对世人“举世昏迷”、“不惜其命”、“竞逐荣势,企踵权豪”、“惟名利是务”种种态势的嗤之以鼻,并称之为“崇饰其末,忽弃其本”。这里的“末”和“本”,分别指向人的外在,身外之物以及人的内在人的“情志”和“肉身”。

三国时期,通晓养性之术的华佗利用“激怒疗法”治愈了太守简病,这里华佗妙用情志的规律“以毒攻毒”、“以病治病”。华佗真正对情志理论运用在“治病”的实践之中。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继承唐代以来“养性”的情志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十二多和十二少”。丰富了情志理论。

宋代的陈无择的《三因极-病症方论》将“七情”的情志因素作为致病的三大诱因之一,予以高度重视。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的《儒门事亲》在《内经》“以情胜情”、“以病治病”的基础之上发展“习以平之”等多种情志疗法。

明清时期的《摄生集览》提出了“养神为首”,指出情志与“不寐”(失眠)的关系;《遵生八笺》中通过诗情画意与游览风光来陶冶情操与健心明智。

纵观古代养生思想,都与《内经》中的情志论有着不解之缘,在其基础之上各家养生思想得以提炼、丰富、升华。其中“养性”(调养情志)的思想和方法贯穿整书。

三、黄帝内经中的情志论

《黄帝内经》极具代表性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医学思想,它对“情志”的见解独到。区别于源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文集》,使之成为中医理论的奠基石。《内经》将人的“情志”划为“九气”和“五志”是指人内在心理变化而引起的外在情绪化的表现。古人早已将情志与生命质量的高低联系起来,《内经》中的情志论由内而外、由内及表、由表及里。从精神层次到身体层次在到环境层次。总结下来包含以下五点:第一,和七情。第二,安五脏。第三,顺四时。第四,克五志。第五,意内守。

1.和七情。《内经》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七情”,但在《素问·阴阳映象大论》中论说了人以“五脏”化“五气”,以“五气”化“五情”的过程。人的“心、肝、脾、肺、肾”产生的五种“志气”分别化作人的五种情志“喜、怒、思、忧、恐”。这五种情绪皆与“心”相连。若情志正常,阴阳调和,则“精神专指,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2.安五脏。“五脏藏神”《内经》中讲每一个脏器都参与精神活动,故五脏又称为“五神脏”。每一个脏器如同古代的官吏一样掌管着不同的精神活动和情志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志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在人体的五脏之中,心为五脏之首,掌管五脏六腑。《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

3.顺四时。《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一篇中有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虽然语句简单,但却道出了智者养性的规律——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智者养生必定顺着四时来适应寒暑的气候,调和喜怒而安定起居,节制房事,调和刚柔。这样,虚邪贼风就不能侵袭人体,自然就可以延年益寿了。

4.胜五志。中国哲学讲究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认为万事万物都在一种制衡和适度的状态之中。情志的失调和过度,最终会导致“病由心生”,由内而外伤及人体的脏腑并导致各种疾病。《内经》称之为“喜伤心、暴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红楼梦》的例子。如何克服这些负面的“情志”。根据五行的规律《内经》提出了“五志相胜法”即,“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悲胜怒。”

5.意内守。“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从保持情志的平衡、平静、到观心、观身是一个“精神内守”的过程也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对自身的身心状况真正能做到“明察秋毫”,就可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对情志论概述为主导人一切肢体活动的精神层次,心理层次的理论。中医理论中的情志论强调促进身心健康,防病治病为目的的精神活动。黄帝内经中重点阐述了情志论。

【参考文献】

[1]吴志超.中国古代养生心理学思想试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18(01):16

[2]序言.情志健身养生[J].体育学刊,1998(1):124

[3]秦泉.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大全集[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3,40-67

猜你喜欢
养性内经五脏
以墨育德 以墨养性
爱生气伤肝是真的吗
黄帝内经
打铁没样,边打边像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漫画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从太阳气化的角度谈咳嗽的机理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