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所致疼痛及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2016-11-24 09:25盛新君倪梦园
新中医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针刀亚群疗程

盛新君,倪梦园

嘉兴富江骨伤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4

小针刀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所致疼痛及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盛新君,倪梦园

嘉兴富江骨伤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4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所致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行小针刀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疗效标准(JOA)评分及T淋巴细胞指标变化。结果: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52.5%、92.5%,对照组分别为17.5%、7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JOA评分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上升,CD8+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能明显调节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腰椎管狭窄;小针刀;疼痛;功能障碍;老年人

腰椎管狭窄典型症状为下腰疼痛、麻木或间歇性跛行等,腰椎间盘突出症、黄韧带肥厚等均可引起[1]。本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发病对象,其发病率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下逐年增多[2]。目前,临床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针刺、腰椎牵引、推拿等,疗效各异。近年来,小针刀在腰椎管狭窄等疾病中应用加多,主要是通过对椎管外病变软组织松解达到解除肌痉挛、缓解疼痛的目的,且小针刀属于微创操作,安全性高[3]。基于此,本研究采取小针刀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探讨其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纳入标准①X线摄片检查显示椎管狭小,椎管矢状径多15 mm以下;②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阴性;③均存在慢性腰痛史,部分既往有外伤史,出现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症状;④年龄60~76岁;⑤患者知情并签订治疗同意书。

1.2排除标准①伴腰椎滑脱、腰椎结核、腰椎肿瘤者;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凝血系统疾病;④因各种原因不能坚持完成本次研究者;⑤精神异常、认知障碍者;⑥相关资料不全者。

1.3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12月诊治的腰椎管狭窄患者,共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60~75岁,平均(63.5±2.7)岁;病程4~12月,平均(7.1± 2.0)月;其中下肢麻木疼痛者24例,夜间疼痛3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6岁,平均(63.8±3.0)岁;病程5~14月,平均(7.4±2.2)月;其中下肢麻木疼痛23例,夜间疼痛4例。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取腰椎治疗,牵引重量约为7.6 kg,具体以患者可耐受为宜,每次30 min,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之后开始下1疗程。共治疗4疗程。

2.2研究组采取小针刀治疗,治疗前先接受X线摄片、CT等影像学检查,根据结果确定治疗节段。予患者俯卧位,标记治疗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于棘突侧一横指处竖直进针至L4-5或L5S1椎板间孔,进针速度缓慢,通常接近神经根时易感到下肢酸胀或存在热感,此时需要略微退针,下肢感觉消退后于椎板间孔内行纵向切割及横向剥离,如果椎板间孔内紧张则适当上下或(和)左右摇晃,椎板间孔针刀切口适当扩大至让患者有下肢轻松感,或者先前冷感转变为热感后便可出针。每天1次,3次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休息7天,共治疗2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①2组患者临床疗效;②治疗前后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症状,刻度数对应分数,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强烈,分数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③治疗前后通过日本骨科学会疗效标准(JOA)评价患者功能障碍改善情况,主要包括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膀胱功能四大维度,满分29分,分数越高表明功能恢复越好;④治疗前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CD4+/CD8+等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

3.2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拟定。临床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有效:腰腿痛症状明显改善,功能部分恢复正常;无效:腰腿痛症状及体征不变或加重。

4.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52.5%、92.5%,对照组分别为17.5%、7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比较见表2。疗程结束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JOA评分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比较(±s)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比较(±s)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n对照组时间治疗前疗程结束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40 40 40 40 V A S评分6.86±1.07 1.79±1.03①②6.90±1.09 3.12±1.10①JO A评分6.58±1.20 21.55±4.23①②6.60±1.24 17.26±3.87①

4.4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见表3。疗程结束后,2组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上升,CD8+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5 讨论

腰椎管狭窄在中医学归属于痹证、腰腿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根本在于肾气亏虚、气血不足,难以濡养经脉,加上风、热、湿等外邪干扰致使经脉闭塞,不通则痛。如《景岳全书·腰痛》中记载:“腰痛证凡忧忧戚戚,屡发不已者,肾虚也。”认为腰痛发病根本在于肾虚,肾虚则腰府失养,因此腰不荣而痛。《证治准绳》中也提到:“腰痛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指出风、热、湿等外邪入侵均可引发腰痛。

表3 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n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0 40 40 40 CD3+(%) 52.90±4.76 55.25±1.02 53.02±4.26 54.70±3.64 CD4+(%) 38.80±6.04 49.59±1.78①②38.93±4.17 43.85±2.43①CD8+(%) 34.90±1.13 24.15±7.41①②33.78±3.25 27.53±2.24①CD4+/CD8+1.15±0.30 1.78±0.23①②1.16±0.27 1.40±0.25①

目前,临床治疗腰椎管狭窄首选保守治疗,包括牵引、理疗、中医疗法等。其中小针刀因其独特优势在老年腰椎管狭窄治疗中应用较多,其作用机制为:①腰椎管狭窄主要是由各种原因导致椎管内压力上升,压迫硬膜或(和)神经很而成,治疗关键在于减压[5];小针刀治疗主要是通过切断部分黄韧带等病变软组织发挥椎管内减压作用,有利于疼痛症状缓解[6]。②小针刀操作仅局部麻醉,通常20~25 min便可结束,操作简单,能极大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小针刀基本不影响脊柱功能,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恢复快。③小针刀可发挥针刺作用,有通经活络、畅通气血功效,进而达到解除腰椎管狭窄所致疼痛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腰椎牵引治疗,小针刀治疗更能缓解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障碍。其可能与小针刀通过对病变软组织直接松解,解除对神经根等压迫,促进局部微循环改善,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促炎症物质吸收,进而减轻神经根水肿等症状有关[7]。

T细胞亚群在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维持上发挥重要作用,临床腰椎管狭窄多为继发退行性病变,本身可能伴免疫反应紊乱。为此检测T细胞亚群指标对疾病病机、疗效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T细胞亚群指标包括CD3+、CD4+、CD8+、CD4+/CD8+等,其中CD4+/CD8+被认为是机体免疫功能反映最为敏感指标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而小针刀治疗后上述指标较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提示小针刀能明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这可能是小针刀治疗腰椎管狭窄可能机制之一。

综上所述,小针刀能明显改善腰椎管狭窄患者疼痛症状及功能障碍,其可能机制之一可能是调节T细胞亚群指标,从而改善患者炎症状态。

[1]杨仁轩,陈志强,郭庆斌,等.1335例腰椎管狭窄症住院患者中西医结合诊治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44 (5):44-46.

[2]胡俊峰,田雷.小针刀松解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2,24(8):1471-1473.

[3] 黄叶,杨拯,田芸,等.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9):2420-242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3.

[5]马良志,孙红兵,陈培芳,等.微针刀九针疗法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3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4,46(2):177-178.

[6]余长江,沈玉杰,谢玲等.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结合针刀治疗腰椎管狭窄症[J].中国康复,2013,28(1):52-53.

[7]刘海帆,刘小卫.小针刀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6):58-59.

(责任编辑:冯天保)

R681.5+7

A

0256-7415(2016)11-0080-03

10.13457/j.cnki.jncm.2016.11.035

2016-05-17

盛新君(1967-),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骨伤科学。

猜你喜欢
小针刀亚群疗程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小针刀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