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缩泉汤联合骶管注射治疗小儿遗尿临床观察

2016-11-24 09:08陈边防王东雁丁俊吴河山王丽娜
新中医 2016年11期
关键词:骶管遗尿证候

陈边防,王东雁,丁俊,吴河山,王丽娜

1.酒泉市人民医院,甘肃 酒泉 735000;2.酒泉市疾控中心,甘肃 酒泉 735000

益肾缩泉汤联合骶管注射治疗小儿遗尿临床观察

陈边防1,王东雁1,丁俊2,吴河山1,王丽娜1

1.酒泉市人民医院,甘肃 酒泉 735000;2.酒泉市疾控中心,甘肃 酒泉 735000

目的:观察益肾缩泉汤联合骶管注射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儿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益肾缩泉汤联合骶管注射及按摩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阿托品治疗。治疗1月。观察临床疗效及随访6月结果,对遗尿症状及体征量化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遗尿症状、症状证候积分均有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遗尿症状、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遗尿次数均明显减少,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随访6月遗尿次数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缩泉汤联合骶管注射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明显,症状改善快,远期效果好。

小儿遗尿;益肾缩泉汤;骶管注射

小儿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病症,通常多指5岁以上儿童夜间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病程长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与生长发育。笔者采用益肾缩泉汤联合骶管注射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为2014年1月—2015年10月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门诊患儿,共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14岁,平均(9.20±1.45)岁;病程1~9年,平均(6.6±1.0)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13岁,平均(8.41± 0.43)岁;病程1.5~8年,平均(6.5±1.1)年。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中小儿遗尿的诊断标准,①发病年龄在5岁以上。②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2次∕周,持续6月以上,睡眠较深,不易唤醒。③小便常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1.3排除标准①神经系统损害,大脑发育不全,癫痫椎体系统疾病,糖尿病。②尿路感染,泌尿道畸形,脊椎裂等器质性疾病。③药物、尿崩症等引起的遗尿。

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采用益肾缩泉汤和骶管注射配合膀胱锻炼和按摩综合治疗。益肾缩泉汤组成:黄芪8 g,菟丝子3~6 g,枸杞子2~6 g,覆盆子3~8 g,山茱萸3~8 g,桑螵蛸3~8 g,芡实3~8 g,益智仁3~8 g,石菖蒲3~8 g,白果3~8 g,芡实3~8 g,金樱子3~8 g。剂量随年龄体重而略有增减。水煎150mL,每天1剂,治疗1月;骶管注射:俯卧位骶管裂孔注射在屁纹沟顶端凹陷处消毒局麻,选用7号针头10 mL注射器30°进针回抽无血液,抽取纳洛酮0.2~0.4 mg/kg,胞二磷胆碱0.1 g/kg,罂粟碱1.5 mg/kg,加生理盐水8~15 mL注射,7天1次,治疗4次;膀胱锻练法,患儿白天多饮水,使膀胱充盈,尽量憋尿,在排尿时嘱患儿突然停止,此种训练需1周以上,通过这样训练,使患儿体会到膀胱满的感觉和排尿需要。按摩疗法:每晚睡前按柔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百会穴,按摩小腹20 min,擦按肾俞、八髎穴,捏脊5~10次。治疗1月。

2.2对照组口服阿托品0.2 mg/kg,睡前1 h口服,治疗1月。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①观察次数:分别于治疗第1天、第15天、治疗结束6月随访(每月随访1次,连续随访6月),分别记录每周尿床次数。②小儿遗尿症状及体征量化评分指标

3.2小儿遗尿相关症状及证候评分标准参考《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采用四等级法制定遗尿症状(遗尿、尿频、尿量)及中医证候(面色、精神、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量化评分标准:舌质淡、苔白滑、脉无力采用二分制法量化评分,无记0分,有记1分,见表1。

表1 小儿遗尿症状及证候积分标准

3.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治愈:遗尿消失,治疗结束6月随访无复发;显效:遗尿明显好转,每周少于1次或遗尿消失1月以上,但治疗结束6月随访有复发;有效:遗尿次数较前减少,但每周大于1次;无效:遗尿次数未见明显减少。

4.22组近期疗效比较见表2。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近期疗效比较 例

4.32组治疗前后遗尿症状、证候积分比较见表3。治疗前2组遗尿症状、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遗尿症状、证候积分均有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遗尿症状、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遗尿症状、证候积分比较(±s) 分

表3 2组治疗前后遗尿症状、证候积分比较(±s)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遗尿症状 证候积分40 30治疗前6.71±8.31 6.88±3.41治疗后2.13±0.33①②5.12±2.12①治疗前13.18±1.36 13.41±4.11治疗后4.78±2.19①②8.14±2.32①

4.4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6月遗尿次数比较见表4。治疗前2组遗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遗尿次数均明显减少,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月遗尿次数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6月遗尿次数比较(±s) 次

表4 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6月遗尿次数比较(±s) 次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②P< 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40 30治疗前9.72±3.21 9.88±0.16治疗后3.03±7.24①②6.82±4.33①随访6月2.12±0.88②5.96±6.69

4.5安全性评价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少数患儿有恶心,口干食欲不振等,停药后恢复正常。

5 讨论

中医学认为,小儿遗尿的发生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寒,或后天失于调养脾肺气虚,膀胱气化功能失调,收藏失职不能治约水道而出现遗尿;《证治准绳幼科·遗尿》:“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称之,故不能拘制,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故临床治疗小儿遗尿以益气培元固涩,重在温阳固精,补肾缩尿。益肾缩泉汤方中桑螵蛸、复盆子、白果、芡实、菟丝子补肾温阳固摄精气,石菖蒲、远志交通心肾,肾阳虚则脾阳失于温照,脾功能减退则精微化源缺乏,上不充肺下不荣肾可导致肺气亏虚,又加重肾阳不足,因而在治疗上还要健脾益肺,黄芪健脾升阳。配合捏脊,按摩气海、关元、中极、肾俞、八髎穴补益肾气,三阴交通脾肾二经之气,补肾通阳固精制遗,百会为诸阳之会,又是督脉与膀胱经交会穴,取之不但有升举阳气作用而且有醒脑开窍之效,同时配合膀胱锻练心理治疗标本同治可提高疗效。

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此方法是治疗小儿遗尿较有效的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另外应鼓励患儿消除紧张情绪,并嘱患儿白天不易过度玩要,以免夜间疲劳贪睡,晚饭后注意控制饮水量,并督促患儿临睡前排尿,夜间按时唤醒1~2次,逐步行成自行排尿习惯。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02.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马力)

R256.54

A

0256-7415(2016)11-0137-02

10.13457/j.cnki.jncm.2016.11.060

2016-05-08

陈边防(1971-),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常见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猜你喜欢
骶管遗尿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幼儿园中的遗尿风波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
650 nm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观察
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改良长效低浓度骶管阻滞用于药物中期引产43例
温肾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