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行业主要疫病监测预防

2016-11-24 09:39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兽医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种猪养猪病原

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中国养猪行业主要疫病监测预防

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杨汉春教授认为,猪场疫病监测的意义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猪场疫病监测可以系统掌握猪场疫病发生的流行状况及危害程度。首先要摸清猪场疫病的本底——病原与疫病的种类,了解病原感染状况、各类疫病的临床发生状况——发病率与死亡率,清楚疫病在猪群中的传播与流行状况,评估各类疫病的危害程度,制定和调整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是发现疫病,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猪场疫病监测可以使我们及早发现传染源、发病个体与群体,及时准确地诊断疫情,采取扑灭与控制措施,降低疫情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是评估疫苗的免疫状况与群体免疫效果。要清楚猪群的群体免疫状况,各阶段猪群的免疫状况,以及免疫程序的制定、调整与完善,评估疫苗的免疫效果,做好疫苗的选择和更换。

四是监测猪场相关病原的变异、新毒株及新病原的出现。及时洞悉病原的变异,及时发现出现的新毒株,及时确认出现的新病原,及时调整猪场预防与控制疫病的策略。

五是引种与疫病净化的需求。

做好引进种猪的监测,防止引入病原;做好精液的监测,淘汰阳性种猪,构建阴性种猪群。

杨教授还详细介绍了我国当前的疫病监测体系,以及猪场关于猪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猪病毒性腹泻病、细菌性疾病等主要疫病的监测。

杨教授还针对当前猪场疫病监测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指出,临床监测是基础,是疫病诊断的前提和依据,病原学与血清学监测应与临床监测密切结合,病理学监测对于猪病监测与诊断是不可缺少的,应采用特异、准确的监测技术,猪场疫病监测工作应制度化和合理化,但不可过于复杂化。猪场监测方案的制定应结合猪场疫病状况、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实验室条件来制定,大型养猪企业应建设相应的诊断和监测实验室,猪场开展疫病监测工作应与具备相应条件和水平的相关实验室结合,猪场疫病监测的结果与数据应对疫病预防与控制有指导意义。(本文根据讲课录音和资料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意见为准。)

猜你喜欢
种猪养猪病原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养猪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