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化产业:乘风破浪闯新路

2016-11-25 18:58
今日海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海南书店

文|本刊记者蔡萌

海南文化产业:乘风破浪闯新路

文|本刊记者蔡萌

过去,我省文化产业给人们留下了“少小散弱”的直观印象。近年来,直面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借助各种有利的政策优势,我省文化产业在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探索不息、大步前行——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产业结构和布局日趋合理。

2015年,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省属国有文化企业焕发活力,全省实体书店逆袭回暖,历史上首次实现全省各市县新华书店全面盈利;电影产业高速发展,高于全国增速15.1%;文化企业股权投资取得实质性进展,广播电影电视传媒集团组建稳步推进……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全面推进、实施,海南文化产业又将绘就怎样一番新景象?

国有文化企业“破茧重生”

刚刚过去的5月,海南书香四溢,为期一个月的第八届海南书香节在省内组织阅读相关活动百余场,吸引读者30余万人次,带动新华书店系统内图书销售量33万余册……打造海南书香文化、搭建全民阅读平台,作为有着70多年历史的国有发行企业,新华书店在这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绝对的优势。

“书香文化氛围的形成离不开实体书店的发展,”书香节承办方海南凤凰新华出版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凤凰新华”)总经理何洋向记者介绍,近两年,海南凤凰新华锐意革新,依法治企,规范管理,积极探索实体书店转型新模式:2012年,整合出版和教材发行资源,打通产业链条;2013年,苏琼两省新华书店结对互助,开启我省新华书店经营管理新局面;2014年,企业加大干部调整力度,队伍建设呈现新生机,年底,我省首个24小时体验书店“太阳城24小时书店”开门迎客;2015年,企业规范化管理又上新台阶,中版图书精品店、微信书城先后成立……“实体书店多样化转型,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将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头戏。”何洋对记者说。

革新的步伐有条不紊、坚定有力,成效亦立竿见影——2015年,全省各市县新华书店首次实现全面盈利,一般图书销售码洋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比上年度增长26.19%。与此同时,海南凤凰新华始终不忘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2015年,平均每1.8天就举办一场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月度荐书成为常态。

海南凤凰新华的转型创新并非偶然个案,记者了解到,“十二五”以来,省委将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当作我省完成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进行攻克,而以海南凤凰新华为代表的一批省属经营性国有文化企业从此进入了“破茧重生”的关键阶段。

2014年,对省属经营性国有文化企业而言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6月6日,省编办正式发文,同意省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挂“海南省属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文资办”)。省文资办的成立运作,结束了我省省属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多头管理,建立起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这一年,省文资办监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98%,总资产、所有者权益和利润总额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省文资办主动为监管企业排忧解难,解决了省电影公司转企改制人员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将省歌舞剧院剧场正式交由省歌舞团接管,让该团有了排练演出场地;建立对省民族歌舞团共建共管协调机制,基本解决演职员工落户三亚问题,企业办公、排演、仓储场地等难题也在逐步解决……

改革的成果丰硕喜人,一组数据足以证明:2015年,9家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3.52%;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同比增长3.95%;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2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8.77%;经济增加值同比增加了1687.64万元。

“2015年,9家监管企业总体运行良好,量效齐增势头明显,其中,海南凤凰新华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创历史新高,海南出版社有限公司、南方出版社等企业利润总额刷新历史纪录……”尽管发展势头喜人,但改革仍需攻坚克难,海南省委宣传部改革办、省文资办副主任曾繁诗对记者直言,我省国有文化企业还面临着盈利业务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综合型人才储备不足、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如果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经营积累、单打独斗,改变“小散弱”现状难度很大。

直面难题,曾繁诗透露,下一步,省文资办将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实施意见》,制定省文资办监管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施方案,继续探索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方式,全面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推行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推动国有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做大。

政策红利滋润文化产业成长

省属经营性国有文化企业的转型创新正是海南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而文化体制改革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则换来了文化产业万物生长的春天。

据省统计局统计,“十二五”时期,我省文化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增加值突破百亿。2011年、2012年、2013年增加值分别为69.52亿元、85.91亿元、100.52亿元,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占GDP比重逐年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科技创意产业和影视动漫产业三大板块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已初步形成。

高速增长的背后显然离不开政策甘露的滋润。以实体书店为例,据悉,三年来,我省拿出约2000万元文化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书店系统的发展。“从省级财政资金中设专项资金扶持实体书店发展,这在全国都是先人一步的。”就任5年多,何洋深感政策红利之于国有文化企业的关键性作用,他坦言,“之前,特别是下面市县书店还存在书架陈旧、空调不制冷等现实窘迫,当店面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后,读书氛围变好了,年轻人也更愿意来书店看书买书了。”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文化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文化产业扶持上不断发力——

2011年,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从土地、财政税收、市场准入、人才等多个方面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定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用地实施优先供地和优惠供地,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企业实施税收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一批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和加快发展。2013年,《海南省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海南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了我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此外,还设立了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文化产业进行真金白银的支持。“5年来,专项资金共投入3.4亿元,支持了248个项目,充分发挥了引导及杠杆作用。同时,我省先后认定的53个省文化重点项目、2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和9个示范基地也享受着产业资金、资源配置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重点扶持。”海南省委宣传部改革办、省文资办副主任符诗积告诉记者。

2015年,全省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1亿元,对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出口、重大体育赛事、组建文化产业集团补充国有资本金等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对影城数字荧幕和实体书店进行了专项扶持。这些项目不仅奠定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也使文化产业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尤其是电影业高速发展,2015年全省电影票房3.54亿元,比上年增长 63.8%,高于全国增速15.1%,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4倍多。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还严格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等文件,切实落实中央赋予文化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全省文化企业税收减免额达7764.78万元。不久前,省政府已批准将省歌舞团及省民族歌舞团转企改制过渡期在5年期满后再延长3年。过渡期内,由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经费,继续支持、保障两团正常运转。“在市场还不成熟、院团‘造血’机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艺术院团离不开政策扶持。”海南省歌舞团团长彭煜翔对记者说。

据悉,今年,省委、省政府还将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转型资金扶持、引导和杠杆作用,继续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1亿元,重点支持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创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影视制作、文化与旅游融合、海南地方戏曲艺术等产业加快发展。同时,将从今年起设立海南省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此外,还将加快文化立法工作进程,研究制定《海南省文化产业促进条例》,推动文化资源联合重组。

文旅融合,弯道超车的海南模式

曾几何时,海南曾被外界矮化为“文化沙漠”,但实际上,海南建省时间虽短,却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了黎族苗族文化、历史文化、南洋文化、归侨文化、热带雨林文化、海岛文化等多样文化生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态又催生和丰富了海南的旅游业。

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十二五”时期,我省把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来抓,文化、旅游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了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为我省特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一个范例,大型歌舞《三亚千古情》被誉为“以亩产效益论英雄”的海南范本。这个由宋城演艺投资的项目,把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通过“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出”模式赢得了口碑,更赢得了市场。自2013年9月25日开园以来,《三亚千古情》累计演出超过2000场,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超过600个,带动宋城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近700万人次,收入近6亿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120个行业小类中,“旅游景区管理”行业增加值持续名列前茅,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三亚千古情、海口观澜湖冯小刚电影公社、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等景点景区,创造了一个个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特色品牌,实现了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从2014年对首批33个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调研情况看,文化旅游项目达22个,总投资额1034.6亿元。”符诗积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年接待游客达百万人次以上景区达11个,突显出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势头。

“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几年,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普遍趋缓的背景下,海南文化产业发展形势良好,增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文化旅游产业表现更是抢眼。但由于基础差、总量小、积累少,海南省文化产业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和空间布局仍不成熟,尤其是数字创意产业领域发展还很落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张晓明建议,在未来文化产业发展中,海南要把握好“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从宏观战略和顶层设计上为产业发展做好规划;要抓住“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的历史机遇,抓配套、抓融合、抓尖端、抓人才,制定新型的、具有海南特色的相关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资金、项目,推动尖端数字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对海南而言,文化旅游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下一步,在‘全域旅游’概念规划下,海南应平衡区域产业发展,进一步挖掘中西部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强中西线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以旅游产业为中心,加强城镇化建设,因为城镇化发育不足会导致文化项目无法衍生、带动性不强。另一方面,应通过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引入文创人才,强化尖端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这也是国有文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此外,还应强化产业融合,在文化产业与旅游、农业,甚至养老产业融合中开辟新的产业空间。”张晓明对记者说。

如今,站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面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全面推进、实施,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启了新征程,海南文化产业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文化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推进我省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文化整体实力。”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光强表示,目前,我省正在编制“十三五”文化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文化+”,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文化对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外溢效应。有理由坚信,通过科学合理的谋篇布局,我省文化产业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H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海南书店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砥砺前行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最美书店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