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文化之翼 助飞海南旅游

2016-11-25 18:58吴鹏
今日海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海南文化遗产旅游

文|吴鹏

插上文化之翼 助飞海南旅游

文|吴鹏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发展,省委书记罗保铭指出,海南不仅要打造旅游岛,也要打造文化岛,使海南的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注入文化的灵魂。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深入推进,来琼游客与日俱增,对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和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加快文化旅游开发建设愈显迫切。

如何深挖海南文化旅游发展?对此,笔者有以下五点建议:

(一)突出海南特色,让独具魅力的“琼”字号文化旅游品牌“靓”起来。

提升旅游层次,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关键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要抓住游客普遍的旅游差异性心理需求,充分发掘和利用海南特色资源,突出市场性、创新性,打造具有海南地方文化特色的系列旅游精品,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努力把提升文化内涵、体现人文关怀贯穿到旅游全过程。比如,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利契机,探索开展以商贸游、会展游、骑楼体验游、邮轮游等为代表的海上丝路主题游;构建以海上丝路·骑楼文化旅游区、观澜湖·冯小刚电影公社、高尔夫四大赛事为代表的国际旅游吸引物。创新文化娱乐消费,做大做强三亚“千古情”、琼海“红色娘子军”等一批引领性的文化秀演品牌。探索开发一批旅游纪念品,除了创新目前已有的海南黎锦苗绣、椰壳贝艺、海南木雕外,还可以以旅游目的地的风光、建筑物及人物民俗为题材,利用本地特有原料,邀请省内外文化企业进行产品的创意设计和开发。鼓励景区打造主题体验店,4A级以上景区探索开发自主产权的旅游商品。大力推进海南文化融入餐饮、住宿、公共服务等旅游消费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海南特有的文化旅游氛围。建议各级政府按照全省一盘棋思想,牵头协调各方力量,以开展省域“多规合一”和打造全域旅游为契机,编制海南文化旅游规划,将全省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有机衔接起来,连点成线、以线带面,形成海南文化旅游的立体网络;组织各级史志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旅游部门加强对海南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梳理,将海南各种历史传说、典故、民间传统、诗词、人物传记等进行整合提炼,做好包装、策划和宣传,使其融入景区景点之中,进一步增加海南文化产业内涵。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让海南地方文化遗产“活”起来。

习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建议在全省开展更加全面细致的文化遗产普查,逐一分类登记造册;划定文化遗产保护区,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不仅保护建筑物本身,还应保护周围环境,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某些部分和功能,可以在不影响观瞻的前提下进行适度改造。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景区吸引力,推动二次消费。探索成立非遗文化和手工艺研习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习制度,以现代化手段将哩哩美渔歌、竹竿舞、崖州民歌、公仔戏等民俗歌舞提升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民俗文化演艺,同时由政府主导搭建文化演出平台开展推广演出。设立专项扶持资金,表彰奖励对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发掘传承有突出贡献的人士,通过媒体报道等形式为他们鼓劲点赞,让他们感受到社会认同,提升其荣誉感。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丰富“文化遗产日”活动内涵,扩大影响力,帮助民众了解和欣赏文化遗产,增强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消除面对社会主流文化时的自卑心理。

(三)积极“走出去”“引进来”,推动地方传统文化和外来优秀文化交流“热”起来。

以更包容的胸怀和更开放的姿态,大胆向优秀外来文化学习,推动海南文化旅游走上新的更高的层次。以国家建设“一带一路”为契机,深入挖掘海南南洋文化资源,深化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国际旅游开发方面的交流合作,发展海南特色海上丝路旅游产品,比如依托三亚伊斯兰古墓群、海口骑楼文化街区、东方边贸旅游城、潭门南海风情小镇、兴隆南洋风情小镇、澄迈陶瓷遗址等海上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联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开发古今时尚海丝文化体验旅游项目,全方位立体展现海南深厚的南海丝路历史文化。引进水秀、杂技秀、魔幻秀、歌舞秀等时尚演出,与南海渔家文化、琼岛历史文化等本土文化相融合,打造高水平旅游秀演剧目。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类旅游交易会及宣传促销活动,利用各类巡演活动、表演舞台、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等平台,针对不同人群和市场,设计层次感较强的文艺作品,对外推介海南文化,形成舆论话题热度。借海口建设长影世纪影城、冯小刚电影公社等,吸引有实力的文化公司、剧组来琼拍摄影视剧集,让更多人了解海南文化,喜欢上海南文化。

(四)抢搭“互联网+”快车,推动海南智慧文化旅游发展“快”起来。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利用大数据、O2O、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推进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全面升级。比如,整合各旅游要素,包括城市资源、气象、交通等方方面面,为游客游前、游中、游后提供丰富的资讯保障。借助高速的移动通信网络及先进终端设备执法,进一步提高处理违章违法事件的效率,为游客提供安全、通畅、高效的旅游环境。支持社会资本和企业发展特色文化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支持企业通过文化旅游APP、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宣传推广特色文化产品,尝试推广“线上下单、线下购物”的在线旅游购物模式。加快光网智能岛建设步伐,加快推进机场、车站、码头、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店、主要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区域及重点旅游线路的无线、4G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省4A级景区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五)多管齐下提高能力素质,让海南旅游人才队伍“强”起来。

要立足本土培养,在学校植入传统文化教育,强化人才的乡土观念和素养,特别要下大力培养和扶持本土文化人才和非遗传人,为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提供保障。探索设立一所综合性旅游大学,借鉴世界上同类学校的办学模式,把学校办成集教学、培训、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院校的务实合作,优化师资力量,培养全方位实用型管理操作人才。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再教育,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岗位资格考评制度,提升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树立国际旅游岛整体形象。继续开展“最美导游”等评选活动,鼓励导游群体创先争优。进一步加大海南旅游“智库”建设,通过文化交流研讨、文化论坛等活动储备文化产业人才,形成一批专家学者长期智力支持系统。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家庭成员、住房、工资收入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更多外来人才。加强对本地居民语言能力、待客之道、文明礼貌、环保意识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提升文化涵养,树立与国际旅游岛相吻合的居民素质形象。H(作者单位: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猜你喜欢
海南文化遗产旅游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砥砺前行
Tough Nut to Crack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旅游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