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作品中教师形象分析

2016-11-26 14:32杨严严
唐山文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贾雨村世俗理想

杨严严

明清文学作品中教师形象分析

杨严严

明清的很多小说、戏曲作品中都有对教师的描述,古代教师在世俗生活中的形象在这些作品中都有展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教师形象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文从分析这些作品中的教师入手,探索当时人们眼中的教师形象,使教师形象从官方宣传中的“应然”形象走入平常生活中的“实然”形象。

一、《儒林外史》中塑造的教师

通览《儒林外史》全文,近三百名人物中,教师只有 9 位,数量少并不代表不重要,首先,这 9 位教师在文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相反他们对故事发展与情节设置具有重要的贯穿作用,如作者为了描写周进,围绕周进又介绍了一些栩栩如生的辅助人物,通过这些人物为读者打开千形百态的士林社会,又由周进引入文章重要角色范进,转而从主角变成下一人物的配角,使文章回回相扣;其次,教师形象对于全文的主旨揭露有必不可少的作用。《儒林外史》讲述的是士林社会,以明清的知识分子为研究对象,这必然会联系到当时的教育,而讲教育又必然少不了教师这一教育中的重要角色;吴敬梓对他们或批评、或讽刺、或赞扬,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教师形象状况提供了具体案例。

在科举盛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教师们是文化知识的象征,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是值得尊敬的一类人,第七回写荀玫中了秀才后,拜见母亲,母亲欢喜到“自你爹去世,年岁不好,家里田地渐渐也花费了,而今得你进个学,将来可以教书过日子。”从胡屠夫和荀玫母亲的言论中,教师是个体面可以维持生计的职业,是读书人比较理想的出路。

老百姓对待官学教师与私学教师、是否取得功名的教师存在一定差别。对于“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的周进,学生家长因为一件小事而对周进心存偏见,并把他辞了来家。第十二回中船家对权勿用的评价则更直接,“他是个不中用的货,又不会种田,又不会做生意,坐吃山崩,把些田地都弄得精光。足足考了三十多年,一回县考的复试也不曾取。他从来肚里也莫有通过,借在个土地庙里,训了几个蒙童。”可见,无一技在身并无功名的教师是被老百姓所不屑的。有无功名就意味着不同的待遇。

二、《红楼梦》中塑造的教师

曹雪芹笔下的贾雨村经历了到贾府做塾师、跻身于仕途到最终遭遇仕途沦落的过程,隐含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和人生价值观。对于贾雨村这样的“流俗”之辈,作者没有做出鲜明的好恶价值判断,在于作者揭示的不仅是某一类社会阶层的历史流变,而是揭示当时社会制度的演变与没落,意味着游动在这一社会制度下的所有维护者也必将走向没落的结局。“贾雨村”的没落代表着“贾雨村”式人生理想的教师的没落,他们的没落正是旧有制度和科举制度下传统社会形态衰败的象征之一。

三、《梅花缘》中塑造的教师

《梅花缘》中的“王延睿”既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同时也是作者塑造的私塾教师形象。王延睿是个饱学的秀才,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经父亲生前好友推荐做了退职太守方莹之子的家庭教师,从贫困不济到做家庭教师以教养读,再到“中会元”,后又得授礼部侍郎。很显然才华横溢和品行高雅的王延睿是作者比较认同的教师形象。王延睿的人生经历包含着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理想诉求,而王延睿人生理想的实现暗示着作者人生理想的替代性实现。

以上文学作品既是当时社会变革的产物,也是作者本人对人生践行和反思的产物。作品中的教师大多数为私塾教师,同时也包括官学教师。他们人生经历、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或是作者本人人生经历和价值观念的写照,或是对当时教师人生经历和人生价值的态度和评判。无论属于哪一种,都是关于明清教师世俗生活的宝贵资料,这些资料让我们看到了明清“草根教师”人生的酸甜苦辣。

教师形象一直都是教育学、文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关注的焦点。教师形象的变迁不仅反映了教师自身能力、素质、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改变,而且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变更。这就要求在研究教师的视野上除了关注教学生活中的教师,还应关注世俗生活中的教师,然而,要实现这一点仅靠教育类的资料显然是不足的。原因在于社会给教师规定的信念和教师自己的信念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区别,要了解这些信念指导下教师的真实生活,就需要深入到教师的世俗生活中去探寻,或可找出当前教师存在某些问题的社会原因,从而有利于教师问题的及早解决。以描写世俗人生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尽管就某一部作品某一个具体角色而言,不乏有润色之嫌,但作品反映教师的某些普遍情况具有考据价值,给我们提供了世俗生活中的教师原形,我们可以从中体验教师们的喜怒哀乐,将研究从官方的“应然”视角进入“实然”视角,还原教师的多样性,拨开社会赋予教师的神秘色彩,使教师形象更加生动具体,使社会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注与理解。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00387

猜你喜欢
贾雨村世俗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红楼梦》中小人物的爱情对人性的启示
论贾雨村《口占五言一律》的诗语叙事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别去问值不值得
只和土豪做朋友
贾雨村:当坏蛋不是我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