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

2016-11-26 14:32马丽华
唐山文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人题材

马丽华

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

马丽华

在崇尚诗词歌赋的古代,桃普遍地出现在名人大家的作品当中,导致我国古代文学当中有多种桃花题材,这些题材中桃所代表的意象也有所不同,本文以唐代为例,对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进行研究。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古代文学作品的题材也丰富多样,桃花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特点之一。人们对桃文化的钟爱以及赞美甚至延伸至今,在倡导传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今天,积极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唐代是我国文化、历史及经济等多方面影响较大的朝代,而唐朝著名词人与诗人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广泛应用了桃文化,桃花题材及意象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一、唐代文学中的桃花题材

具有效数据显示,唐代对“桃”进行描写的诗词在一百五十首左右,诗歌达到了上千首。从这一数量可以看出,唐代文人对“桃”的热爱。在《全唐文》当中,包含桃赋三篇,其中两篇内容为桃花赋,而共一百一十篇含“桃”作品存在于《太平广记》当中。

就词而言,共一百篇含“桃”文化的作品存在于《全唐五代词》当中,而共一千八百零六篇含“桃”文化的词存在于其他唐代文学作品中。由此可见,当代“桃”文化作品是其他朝代“桃”文化作品数量总和的二十一倍。

以桃花为题材成为唐代诗人和词人喜爱的一种方式,这一特点可以从咏桃诗词数量上充分的体现。例如,《文苑英华》当中包含多首咏花的诗词,而包含“桃”文化内容的诗词有十五首,位居整个文集的第三位,在《全唐诗》当中也可以看出唐人对“桃”文化的钟爱,在牡丹为国花的时代,咏桃的作品甚至多于咏牡丹作品。

针对诗歌画意方面,《全唐诗》含桃文化的作品之多足以说明唐代整体文化当中是同“桃”文化紧密相连的。

唐代文人在创作过程中,会对桃花的形象进行仔细观察,并通过多种表现手法来描绘桃花的魅力。

首先,在展现桃花美感的过程中,应用了专题咏桃作品。从以上数据调查中就能发现,唐代咏桃的作品非常多,能够从多个角度对“桃”的美进行描绘;其次,应用一定的背景来衬托桃的美。唐代文学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对设色技巧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进行侧面衬托。例如,《望人家桃李花》由贺知章所作,其中的“桃花红兮李花白”就是通过色彩的方式来凸显桃花的红和艳丽。

同时,唐代文人还善用比兴寄托法来对“桃”进行描绘。应用比兴等修辞手法进行“桃”的描绘,主要是因为唐朝将“桃”作为春意来临的一种征兆,而借桃花可以尽情表达身世悲苦和伤春悲秋的心情。例如,《古意》为王昌龄所作,其中“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等句,在渲染春天气息的过程中应用了比兴技巧,为以下女主人公悲凉的内心情境的描写奠定了基础,起到了较强的衬托效果。

由此可见,唐代在对“桃”进行描写的过程中,文人作者通常会借助于多种修辞手法,既能够将“桃”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还可以衬托出不同的心情。

二、唐代文学中的桃花意象

我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文学作家都对“桃”文化非常热爱,然而在应用“桃”文化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会体现出不同的意象,例如,南朝文学对“桃”文化进行描绘的过程中,最大的意象特点就是仙化意蕴。而到唐代起,文学作品中的桃花意象往往体现为个性化的内涵。

唐代初始,多数文人还是相对认同南朝文学中仙化意蕴的桃花意象的,例如,《游仙四首》是由王绩所作,其中“斜溪横桂渚,小径入桃源”依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者将出家人日常生活之地等同于“桃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通过对“桃”文化的应用,充分体现出作者向往世外桃源的生活心境。

而随着唐代思想及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思想中,有效融合了道、儒、释等家的思想,将向往自由的精神带入了唐文化当中,因此在应用“桃”文化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这一点,由此促使唐代文学中的桃花意象更加具有个性化特点。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在对“桃”进行描写的过程中,融入了道教思想,其著名作品《桃源行》当中有“春来便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其中明确指出“仙源”就是“桃源”,将道家思想进行了展现,类似作品还包含人们耳熟能详的《桃花源记》。而杜甫有关“桃”的作品中,一定程度上融入了“乐土”的思想,作品中常常包含顺其自然以及渴望美好的现实主义精神。由此可见,唐代桃花意象在展现过程中更具个性化特点。

三、结语

综上,我国是历史文化古国,古代文化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古诗词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而桃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特点,积极加强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唐代的桃文化有鲜明的特点,本文从唐代出发,进行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希望对我国唐代文化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马丽华(1980—),女,回族,宁夏银川市人,西南民族大学,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西南民族大学 640041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文人题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文人吃蛙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