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树》中人物的身份构建

2016-11-26 14:32王绍平
唐山文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华裔身份空间

王 琳 王绍平

《天堂树》中人物的身份构建

王琳王绍平

本文基于空间叙事视角对徐忠雄的《天堂树》进行分析,从地志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三方面,解读主人公陈雨津如何构建自身的华裔美国人身份,进而反思华裔如何协调自身双重文化背景,适应新的世界。

徐忠雄(Shawn Wong,1949-)是当代举足轻重的美国华裔作家,他的第一部作品《天堂树》是根据自身以及祖辈四代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创作的,是一部自传性散文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陈雨津(Rainsford Chan)对自己的身份与归属产生了质疑,为了找寻自己的身份,他踏上了寻根之旅。他沿着父母及祖辈们在美国土地上生活的印迹,感受和体验他们在美国不同地方的生活和经历,最终以华裔历史为美国山川、河流命名的方式找到了归属,建构了自身的华裔美国人身份。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批评理论的空间转向,空间叙事理论成为文学研究的新视角。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Joseph Frank)发表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提出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形式”问题。在《走向叙事空间理论》(1984)中,加布里尔·佐伦(Gabriel Zoran)将叙事空间看作一个整体,在纵向维度表现为地志空间、时空体空间和文本空间,在横向维度表现为空间单位、空间复合体与总体空间。可以说,加布里尔·佐伦关于空间叙事的研究建构了迄今为止最具理论高度与实用价值的模型。与此同时,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与西方批评理论的空间转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空间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有亨利·列斐弗尔、米歇尔·德赛都和米歇尔·福柯等。在《空间的生产》中,列斐弗尔把空间区分为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

对身份认同的探究和反思是美国族裔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美国华裔处于两种异质文化的夹缝中,面临的最基本问题就是身份构建问题。本文将结合加布里尔·佐伦和列斐弗尔的观点,从地志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三方面探讨《天堂树》中的空间叙事。

一、地志空间的变易

佐伦将小说的空间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地志空间,即作为静态实体的空间;时空体空间,即行动或事件的空间结构;文本空间,即符号文本的空间结构”。他认为,地志空间是“处于重构的最高层次的空间,被视为是独立存在,独立于时间结构和文本的顺序安排。文本能通过直接描写来表达地志结构,如巴尔扎克小说的开篇,然而事实上,文本的每一个单元,无论是叙述、对话甚至散文式的,都可以有助于地志空间的再现”。佐伦指出,地志空间可以是静态实体的空间,即“一系列对立的空间概念(如里与外,村庄与城市),也可以是

人或物存在的形式空间(如神界和人界、现实与梦境)”。小说可以是在固定地点完成的静态空间叙事,也可以是地点变换的动态空间叙事,地点的变化体现的是情节的变化与叙事的逐步展开。在《天堂树》中,地点的变化恰恰推动了叙事的发展,见证了主人公陈雨津的心路历程。

陈雨津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质疑后,决定寻找身份归属。他开始自己驾车、坐火车追忆祖辈们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在太平洋铁路,陈雨津变成修建穿越内华达山脉铁路的曾祖父;在天使岛,他感受着祖父在那里经受的身体上疲惫和精神上孤独的双重折磨;在关岛和伯克利,陈雨津回忆着自己愉快的童年时代。从中央太平洋铁路到伯克利再到三藩市然后是天使岛,地点的每一次变换,空间场景的每一次推移,都带给陈雨津不同的经历与洗涤,同时也将叙事推向高潮。这些地方是祖辈们在美国生活的历史与见证,同时这些地方的记忆也帮助陈雨津构建了自己华裔美国人的身份。

二、社会空间里陈雨津的身份困境

列斐弗尔认为,社会空间仍然是社会的空间,是社会生活的空间。小说人物所生活的空间不仅包括地志空间,也包括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即社会空间。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生活了一个多世纪,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们却一直遭受美国种族歧视的压迫,被排挤在美国社会边缘地位,受到不公正待遇。陈雨津在美国主流社会屡遭歧视和排挤,陷入了身份归属的困境。

主人公陈雨津是第四代华人,生在美国长在美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自幼接受美国主流社会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模式,却经常因为黄皮肤、黑头发而受到主流文化的排挤。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被美国主流社会接纳,他不断锻炼、鞭策自己,最终成为一名游泳健将和水球选手。15岁时,陈雨津在一场水球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赢得了最有价值球员奖牌。可是他的美国教练仍然将他视为“异己”,说他是“本所中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华人在运动上获得该奖励……雨津是本队、本校也是他的民族的光荣……”。教练的这番话实际上代表了当时主流社会的一种普遍看法。在他们眼中,无论陈雨津如何努力和优秀,他的黄种人身份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他始终只是一个徘徊在主流社会之外的异乡人。但是陈雨津拒绝这种身份,他认为这种身份是白人强加给他的。

陈雨津经常梦到一位15岁的金发女孩儿,在某种程度上,白人女孩儿就是美国主流社会的象征。这位白人女孩儿说爱他,可是他不需要她的爱,因为她的爱带有偏见,是“种族主义”的爱。最后女孩儿说:“滚回家去吧”。白人女孩指的是中国。中国是陌生的,是陈雨津从未去过从未见过的地方。对于陈雨津来说,美国就是他的家,他就是在家中——他生长的美国。虽然他是第四代华裔美国人,可是他仍被美国主流社会看作中国人。

随后白人女孩儿向陈雨津吹嘘她哥哥有多棒,陈雨津也向她证明自己比她哥哥更优秀。“‘我哥哥曾经是童子军。’‘我也是,我还是幼童子军呢。’‘他打过少棒。’‘我也打过。’……‘他当选优秀运动员三次。’‘我当选五次,而且还被票选为最有价值球员’”。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无论陈雨津多么努力,白人女孩依然将他视作“异乡人”。陈雨津仍然无法摆脱美国白人对华人的刻板形象,他依然是受到歧视的中国人。

三、心理空间里陈雨津的身份构建

列斐弗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指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空间实践想象出了各种新的意义和可能性”。正是地志空间或社会空间的变化引起了心理空间的波动。陈雨津沿着祖辈们在美国的生活足迹,重新感受他们在美国的生活和经历。从内华达山脉,到天使岛,再到关岛和伯克利,地点的每一次转换,陈雨津的心理也发生着变化。

在《天堂树》中,父母双亲去世后,身为孤儿的陈雨津明白了自己是曾祖的儿子,因为“我曾祖父在这个国家开启了成年孤儿的传统”。基于此认知,他在追寻自我的过程里不能无视祖辈们的过去。“除非我追求父母的生命,追求我祖父、曾祖父的生命,否则我的生命终究微不足道。陈雨津感到,他必须像祖辈们那样旅行,以便追寻他们的轨迹,探索自己的价值,追寻自己的身份认同。

陈雨津化身成修建穿越内华达山脉的曾祖,他“看到”完成的太平洋铁路,那是曾祖和其他华工在美国创造的奇迹。这是一段被美国主流社会湮没和曲解的历史。站在内华达山脉上,陈雨津感受着周围的山川、河流,感受着曾祖的痛苦和无助,他也深深地了解曾祖想在美国安家的渴望。在天使岛,他梦到了经受严厉审问的祖父。祖父靠着顽强毅力在奥克兰开始新的生活并定居下来。与曾祖不同,祖父开始试图通过努力在美国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家,追寻自己的身份。当陈雨津从姨夫口中得知,他和姨夫、姨母居住的加州海边小镇留有祖父生活的足迹,陈雨津开始想象祖父在这里的生活,用心体验祖父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历史。这对陈雨津追寻自己的身份认同和身份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关岛和伯克利,陈雨津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在关岛,“我母亲将我们关岛家门前的泥土路命名为‘海鲜街’,并赋予了街上房子唯一的门牌号码25。我们开始接到家里寄来的信件”。在父母亲看来,他们是这个家的主人,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父母的这一行为潜移默化中也影响了陈雨津,为他的身份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陈雨津小时候,父亲一直用所有的英雄故事来教育他,满足他对“飞机、汽车、牛仔、漫画英雄和火车的幻想与强烈爱好”。父母亲去世后,陈雨津虽然成为孤儿,但他在双亲的影响下,提早成熟,蜕变成自立、自强、大胆的男子汉。

陈雨津在想象、回忆和梦境中,探索着家族史,重新发现了被美国主流社会隐藏的历史。在小说最后一章,陈雨津“援引神话,用父亲、祖父和曾祖父的名字来称呼这个国家的峡谷、乾河床、山岳”。陈雨津为这些地方重新命名,代表了华裔在美国的奋斗历史也是美国历史的一部分,美国的发展离不开华裔的贡献。同时,这一举动也代表着陈雨津最终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构建了自己的华裔美国人身份。

美国少数族裔身处两种异质文化的夹缝中,他们只有重新考虑自身的存在状态,重新定位自己的文化身份,才能构建自己的杂糅身份。《天堂树》中,陈雨津追寻着祖辈们在美国这片土地上的印迹,在回忆、想象和记忆中完成了对自我身份的认定,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华裔美国人。

2015年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立项项目“从空间叙事角度探究华裔美国人的身份构建”,2015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回望东北亚:美国亚裔文本的跨文化书写》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W2015101)。

王琳(1989—),女,汉族,河北保定市人,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亚裔美国文学。王绍平(1964—),女,汉族,辽宁大连市人,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116044;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部 116044

猜你喜欢
华裔身份空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空间是什么?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创享空间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