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办高校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创新机制研究

2016-11-26 14:32汤冬冬徐兴林张宗元
唐山文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文素质

汤冬冬 徐兴林 张宗元

基于民办高校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创新机制研究

汤冬冬徐兴林张宗元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涵盖做人、技术能力、专业素养、人格魅力、人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塑造等。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重视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尤为重要。只有具备健康、正确的人生目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青少年才能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结合自身基层教学经验,探讨当前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力图构建创新机制,推动人文素质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急需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有机统一,成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石。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伟大创造,更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最强音。唱响新时代的伟大号角,把握时代脉搏,找准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行列中创造出独具匠心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效果,才能将教育的精髓及其效应发扬光大,才能推进国民教育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深刻探讨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一、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适应国家新政策,过分重视学历文凭

2014年8月19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致考生朋友的一封信》中表示,严禁各高校未经批准擅自进行春季招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严禁采取预科生班、超计划招生、体制外招生等各类变相生源,不能规避国家各类法规、政策,作出不符合国家政策、不符合学校实际的招生承诺,严禁出现社会稳定问题和不合时宜损害学生、家长的各类办学招生。在2015年以前,山东省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存在招收预科生的情况,这与学校注重生源数量和财源收入、学生过分重视文凭有关。这种不健康的教育理念与有限的社会教育资源严重冲突,由于招生计划有限、学生综合素质和考试成绩偏低无法录取,导致了学生聚集事件的发生,一定范围内影响了社会稳定,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这违背人才培养规律,何谈人文素质教育?

(二)人文素质教育师资力量欠缺,相关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难以量化

教育的真谛是爱,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乎人灵魂和信仰的教育。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尚属于起步阶段,此领域专家学者数量有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资力量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单一,办学经费比较紧张,教师的各种待遇与公办高校不可同日而语,导致优秀师资匮乏。在业内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教师经常跳槽,非常不稳定。受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严重不足,学科带头人与相关学科学术交流很少,尽管聘请知名学者授课但是效果不佳。

基于以上现实分析,民办高校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课时甚少,人文教育实践效果无法体现,成效不能立竿见影。为此,从业者要有信心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的常态化,力争早日实现预期的目标。人文素质教育涉及人格魅力、涵养、思维、创新和情商等等,取得的成绩等指标体系很难量化,很难对学生进行考核。人文素质教育是构建高等院校和谐文化的前提,忽视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就会使得校园文化缺失,学生踏入社会就会缺少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

(三)民办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创建本校特色文化

人文素质教育离开了环境的熏陶就失去了教育的载体,一味的书本学习,从书本到书本,不重视结合人文素质的实践,必然会造成人文素质的空虚和浮躁,只有创办区域特色、本校模式的人文素质修养基地,并借助一定的实践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民办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机制不畅通

当前各民办高等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一味的喊口号,雷声大、雨点小,不重视人文课程的体系化建设和人文课程的统筹安排,各种体制机制缺失,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机制不畅通,表面文章多、实质内容少。

(五)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网络暴力、色情等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迷失了方向,片面追求物欲、情欲享受,在人生观方面陷入了自我堕落的泥淖。种种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对青少年学生造成腐蚀,民办高校缺乏应对措施,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致使人文素质教育质量不高。

二、民办高校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机制的建议

(一)适应国家新政策,重视学生全方位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坚持教育政策为先导,严格依法办学。在当前法治社会的潮流下,各方面的教育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条例相继出台,要求教育从业者坚持法制办学、依法办学的理念,专心致力于教育,使教育环境逐渐趋于公平。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真正做到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才能对社会负责、对学生家人负责,对青少年将来走向社会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身心健康发展、人格健全、拥有持续发展动力的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才能使人文素质教育走向深入,让学生首先学会做人、然后学会做事,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为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注入活力和潜力。

(二)加大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师资力量建设,构建科学人文素质考核指标体系

理清教学相长、教学做合一、教书更要育人的发展思路。民办高校的教师在青少年人文素质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大投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是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实施的一项复杂社会系统工程,涵盖了全体教职员工,各类专家、教授和学者、人文素质教育专职教师、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各类服务管理人员的总集成。同时,还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才会枝繁叶茂,繁花似锦。

全体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提升。为此需要加大专职教师、专家的人文素质师资力量的投入。作为沿海地区民办本科院校的领先教育者,我们青岛黄海学院更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断加大投入加大人文师资队伍建设。该校倡导“知行合一”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并以此为校训,“知行合一”出自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的教育思想,言简意深,辩证统一,得到了众多历史伟人、名人的推崇。青岛黄海学院以“惟德惟能,止于至善”为校风,坚持立德树人,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民办高校教师自我教学评价体系,让教师时刻警醒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构建大学生人文知识自我评价体系,构建青少年人文素质、人文实践的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实事求是查找青少年对专业技能、人文修养、品质、人文修养、大局意识、团队意识、集体观念、综合气质、人格魅力、文化内涵、意志力等方面的亮点与不足,激发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能力的提升,鼓励民办高校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完善自我人文修养。

(三)结合自身办学特点,以人文素质基地为平台创建特色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青岛黄海学院结合创办国学讲堂、雷锋讲坛,结合青岛东方影视文化基地建设,引导教师拓展人文素质的广度和空间,坚持本土办学特色,让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长,以此改善人文环境,坚持教学相长,有效利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华,拓展教学空间和教学平台,坚持地方办学特色,丰富人文素质教育资源。

(四)建立健全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各民办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人文课程建设,将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拓展课程、隐性课程形成必修的综合课程体系,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文学、艺术、哲学等课程纳入人文素质的必修课程,通过教师的授课和自身人格魅力、人文知识的渗透,通过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影响青少年人文气质的塑造,通过聘请学者、专家进行互动教学影响青少年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在校园受到熏陶,确保人文素质教育机制的畅通。

(五)树立青少年正确的理想与信念

社会上一直对中国教育的诟病就是读死书。民办高校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乡土风情、语言文化艺术、节日习俗、传奇故事等人文教学着手,充分挖掘、疏理、诠释优秀民俗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可操作性。对三字经、弟子规等优秀作品要求学生不仅熟读成诵而且明白内涵,并落实到日常实际行动中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适合他们的社会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的学生们能近距离地观察社会、认知民情、体验生活,引导学生拥有积极的心态、开阔的心怀、善良的心灵和健康的心理,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对青少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科学素质及综合素质的总体提升,是民办高等教育在新形势、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民办高校要以此为契机,让人文教育回归自然,创造接地气的教育品牌,塑造教育的时代灵魂。诚然,在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要走的路还很漫长,每个基层教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健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人文修养,才能更好地让自己在教育的大舞台上乘风破浪,才能更好地带领自己的学生在中国梦、强国梦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才能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浪潮中成为好的掌舵者和弄潮儿。

汤冬冬(1983—),女,山东莒县人,青岛黄海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研究与英语教学。

青岛黄海学院 266427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人文素质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人文社科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