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对应于教师的思变①

2016-11-28 13:12杨建鹏雷巍西藏大学师范学院西藏拉萨850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结构体育

杨建鹏 雷巍(西藏大学师范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对应于教师的思变①

杨建鹏 雷巍
(西藏大学师范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为课程教学提供导向作用,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可以为教师扩“思路”,为教学谋“变化”。该文在分析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构建的基础上,寻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客观、可行的入手点;同时对教学理念的转变、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资源的整合、师生观念的转换进行论证。

体育与健康课程 结构 教师 转变

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理论的理解程度不一,给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带来诸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构建的基础环节和理论根基进行分析和研究。

1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构建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部类型、要素和成分等之间相互结合,合乎规律的组织构建形式。[1]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部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构成思想的深层解读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关键。

1.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三级课程结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三级课程结构是一种课程形态结构,主要探讨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合理分配和灵活运用问题。陈旭远认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所占比例分别为80%、15%、5%。但鉴于地区性差异,应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更符合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的理念和各地方的实际情况。

1.2体育与健康课程载体结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体育运动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其结构构建具有足够的弹性。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传递运动技术文化的载体,处理各运动项目的关系以及发挥他们之间的耦合功能。[2]

1.3体育与健康课程内部要素结构

课程内部要素包括“五个方面的经验”,即学科内容、学习者、社会环境、教师和课程编制。体育与健康课程内部要素结构就是对体育教学内容、学生、社会环境、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程编制之间关联的相互构建。

2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对应于教师的思变

2.1教学理念的转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形成较完整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达成四个基本理念:第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第二,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第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2.1.1课程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在“以人为本”目标指导下,构建体育教育与社会人文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目标服务,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2.1.2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达成课程目标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了解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以及对体育各运动的接受能力;其次,制定学生面对的体育与健康的学习方法。

2.2综合素质的提高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要尽快地适应和接受这种改变,教师首先要从自己的业务能力的抓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

2.2.1政治素质的提高

政治素质是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的灵魂。 因此,作为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人生观、道德观;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将课程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联系在一起。

2.2.2专业素质的提高

为了使课程教学目标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需求,体育教师必须要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诸多关联内容透彻理解和正确掌握,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施教经验,将单一课程教学转变为多元课程教学模式。

2.2.3科研能力的提高

钱伟长先生曾说:“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现在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有终身学习和时时专研的观念和精神,做到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完善教学。

2.3教学资源的整合

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取消了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具体的规定和指导,而地方也没有及时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3]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中载体结构和三级课程结构为依据,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在选择项目时应做到继承与创新的整合。

2.3.1竞技体育项目的整合

竞技体育项目一直都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促进学校体育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教学理念的发展其弊端也显现出来。竞技体育的目的是培养精英人才,所以其手段和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与学校体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竞技体育要想为学校体育服务,必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本地、该校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

2.3.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合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很高的教育价值。经调查有72.5%的学生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能够促进同学之间关系,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有80%左右的学生改变了对体育课的态度,尤其是女生更喜欢体育课;有69%的学生希望学习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说明了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体育教学课程的必要性。

2.3.3游戏及群体性项目的整合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很多方面都打上了竞技体育的烙印,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可接受性,使得原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很难突破竞技体育的束缚[4]。游戏及群众体育项目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很少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且有利于学校体育与社会的沟通与联系。

2.4师生观念的转换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社会需求人才。从课程构建各个环节,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达成 “健康第一”的目标。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审视其构建对角色的重新定位。

2.4.1教与学的转变

体育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知识的过程,包括教师的“学”与“教”和学生的“学”与“教”共同组成。

(1)教师的“学”是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的解析和研究;对现代社会环境的了解和研究;对新旧知识和资源的整合研究和合理运用等。

(2)教师的“教”是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接受能力的差异传授学生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的学习方法并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延续为学生终生体育的目标等。

(3)学生的“学”是在了解自我能力的情况和教师的安排指导下,完成课堂体育教学内容;完善自己对体育的兴趣和偏爱项目,最终成为终生体育项目。

(4)学生的“教”是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兴趣、爱好、体育能力、可接受的方法等)传递给教师;在有能力和机会的情况下,协同教师为其他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技能等。

2.4.2师生关系的转变

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间进行沟通和探究的互动过程。师生间应该是互敬的关系,交往是平等的、对话是民主的、沟通是和谐的、探究是互通的。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知识和见解需要互容,既是师生关系,又是互相学习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3 结语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化,作为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正确理解与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涉及的课程、载体和要素的关联理念。深入地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明确课程目标与社会环境需求目标,从思想到实践都自觉地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构建。另外,要实现体育教学设计原则、项目选择向导和实施内部要素的关联性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构建需细化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资源价值和“健康第一”价值的一致性。为课程的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并为学生适应的社会环境需求化发展提供条件,更好地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30.

[2]潘雪梅,王继帅.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相关研究及评价[J].浙江体育科学,2010(1):64.

[3]毛振明等.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下)[J].体育学刊,2007(7):2.

[4]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136.

G807.02

A

2095-2813(2016)08(b)-009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3.096

西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西藏大学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培养计划》,项目编号:xzdxrcpy201406。

杨建鹏(1975,11—),男,汉,湖北仙桃人,西藏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结构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结构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论《日出》的结构
我们的“体育梦”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