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对山西省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实证研究①

2016-11-28 13:12武林太原师范学院山西晋中041004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3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青少年心理

武林(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晋中 041004)

体育活动对山西省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实证研究①

武林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晋中 041004)

面对当今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化。社会环境变化以及升学、转校等一系列变化都会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养成起到一定的积极或是消极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无论是社会报道还是研究也都呈现出了日益深入化的态势。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对青少年的意志、情感还是认知等心理活动都产生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为此,该文以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品质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从几个方面对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通过以下研究能够有助于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养成。

体育活动 山西省 青少年 积极心理品质

社会发展伴随着体育的繁荣,一方面,生产水平的进步使得人们从繁忙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拥有了更多的自主休闲时间去分配给体育运动;另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经济基础的牢固,才能更多的在体育运动中有所投入。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身体的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以激发个人的积极心理,增加主观幸福感、自我满足感以及提高自我的认知感等,积极推动个人心理品质的提升。体育活动可以促进青少年积极心理的产生,可以拓展个人的兴趣面、可以增加生活的乐趣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有助于个人良好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工作和人际交往,有助于学习的进步。根据山西省青少年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调查研究,总结出规律,希望能够为日后学者从事相关问题的分析提供借鉴。

1 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少年的积极情绪

青少年处于成长期,心理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不明确,很容易情绪化,导致认知上的偏差。青少年在学校还要每天忙于学习,在家里家长每天唠叨,很容易产生孤独、压抑、抑郁、学习焦虑、人际敏感、易怒等心理问题。研究发现,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环节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消极症状,相反,还能带来很好的积极心理体验,提高生活的积极性。在这次调查总结中,发现体育活动时间持续时间长短对青少年的主观积极心理影响有所不同,如10 min体育活动可以减轻心理紧张、压抑等,120min就会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在对1200名青少年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平时经常进行慢跑、骑行、打球等青少年,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要高于平时没有什么体育活动的人,且体育活动量基本与生活幸福感呈正相关。在对高校大学生的采访中,大部分人也是认为体育活动能够给自己带来生活的愉悦、心理上的放松、以及乐趣的延伸,这些对心理负面情绪有着很好的抵消作用,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学家通过科学的理论对体育活动促进心理积极向上进行了解读:在体育活动中人身体可以释放一种多肽类物质——内啡肽,这种物质可以刺激人的大脑,使人获得愉悦感。因此,要积极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体育行政部门应该首先解决场地不够的问题,加大场地建设,增加体育运动设施,提供更多的免费或者廉价体育运动场地,将社区场所、体育健身和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全民体育,让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

2 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青少年自尊和自信心

个人自尊最能够体现出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自尊心和自尊心体现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自尊心代表着个人对自我的整体评价。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塑造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研究中发现,较强自尊心的青少年具有更强的心理适应能力,有更强的自我保护行为,自尊心不强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不良的行为,造成自身和他人的伤害。在青少年中,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在体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和引领地位有助于自尊心的塑造形成,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在年龄较小的青少年中。参加体育运动会也可以增强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情况在女孩子中尤为明显。因此,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通过加强对自我的认识与认知,重新对自我进行审视、定位,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学习效率提升。政府体育与思想教育工作要加强“科学性、针对性和预见性”,从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始,从加强对大学生体育活动着手,要深入青少年内部,对青少年的心理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进行了解,针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归类,并进行特征分析、规律总结,区分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使心理教育和体育教育工作真正双管齐下,满足学生需求,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

3 体育锻炼有助于道德品质的培养

青少年涉世未深,对种种社会现象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而网络负面新闻通常是一些灾难、杀人、意外事故、违背道德伦理社会丑恶的一面,很容易引起青少年心理上的恐慌和不安。经常接受这种负面信息,会使得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青少年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对社会心存恐惧,对社会失去信心,对未来不抱有希望等等。例如,“小月月事件”让多少人认识到了社会的冷漠,认识到的道德的滑坡;“多户口房姐、房叔事件”“买房假离婚或假结婚事件”,使人们认识到道德底线深不见底,为了个人利益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搀扶摔倒的老人还得先录视频、找见证人”,使人们认识到了诚信的缺失,道德的败坏,这些都对青少年的道德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引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是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的责任。

德育是进行青少年道德观教育重要的一环,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也就是道德品质培养的过程。在进行体育活动中每个人都是团体中的一员,都要遵守游戏规则,跟社会类似,也体现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在比赛中团结协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运动中受伤,队友的担忧和帮助体现着乐于助人;在比赛中充分尊重裁判和规则,体现着个人的法则规范意识。这些良好品质的塑造有助于健康的成长,有助于走向社会中形成一代有道德、有良知的社会公民。在调查中还发现,成年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由于身体或者心理的原因,都会承受一定的负荷:人际关系、客观环境等,因此,青少年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成年后更加适应社会。因此,道德的培养,需要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出力,针对青少年加强德育工作,既要知识的传授,也要心理的健康发展。完善体育活动促进道德培养的宣传工作,利用政治课堂、校园论坛、校园报纸进行全方位宣传,并设置专门体育必修课,还可以在网站上建立专门的德育板块,针对当前热门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文章的撰写,抓住问题本质,引导大学生思考问题、看待问题的正确思路,培养正确的道德观。

[1]孙仕秀,关影红,覃艳云,等.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感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1):114-118.

[2]项明强.锻炼目标内容对青少年体育锻炼和主观活力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6):552-559.

[3]陈开梅,杨剑,董磊,等.身体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应激、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影响效应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 (10):75-79.

[4]曲毅.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1):141-143.

G812.5

A

2095-2813(2016)08(b)-012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3.123

山西省2015年软科学课题,名称:体育活动对山西省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实证研究,编号2015041015-5。

武林(1971—),女,汉,山西汾阳人,硕士,太原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青少年心理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