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2016-11-28 17:14常恒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人间 2016年4期
关键词:解放战争特点中国共产党

常恒(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常恒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之一,本文在研究解放战争时期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探究了其主要特点,为提高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一、方法多样高效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多样并且高效,通过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和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加深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灌输与渗透相结合。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广大军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军民灌输和平、民主、统一等重要思想,对他们进行持续深入的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强调灌输的同时,注重思想渗透,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渗透到各项具体活动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出丰富、生动的鲜明特色。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要求及时开展了一些主题鲜明、富有教益、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团结互助运动等,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有益的活动之中,增强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解放战争时期,通过进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肃清思想、排除困扰,在解放思想问题的同时,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给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看得见的好处。如在解决土地问题时,党中央尤其注重少数民族的土地问题,强调在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础上,根据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特殊对待,灵活运用。这些具体详细的规定,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党和人民解放军在民族地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赢得了人心,在办实事、办好事中发挥出更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二、目标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策略性

解放战争期间,党所做的一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为了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而进行的。抗战胜利后,我们党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切身利益,立足于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觉悟和军队战斗力,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民族理论教育,同时团结各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少数民族,建立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推动少数民族解放武装斗争。在少数民族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开展大规模的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以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积极性。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这些大事紧密结合,互相合作,互相促进,面对不同民族的具体特点,特殊情况特殊对待,针对性、策略性强,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觉悟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三、注重政策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族政策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通过民族政策的教育,转变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固有思想,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制定和完善民族政策。

(1)完善和发展民族平等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平等教育,并且在坚持以往民族平等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了民族平等的含义。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在内蒙古“根据蒙汉平等保护汉人的权利”,表明了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民族地区也开始关注当地人口相对较少的汉族的平等权利。民族平等含义的扩大有利于消除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隔阂,加强了民族团结。

(2)明确和充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基本内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复重申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这一时期内蒙古建立自治政府,确定自治区域,这是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民族区域自治的一次新的重要的实践。同历史上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相比较,范围广大、组织形式也较完备,把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过程,也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这些民族政策作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原则,不仅直接推动了民族管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时间创新,而且为解放战争最终胜利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二,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广大少数民族党员及党员干部的政策教育。党中央多次强调政策的重要性,并要求全党要重视政策。1948年3月20日,毛泽东在《政策和策略是我党我军的生命》指出:“政策与策略,是我党我军的生命。如果有离开或多少离开了党的路线的,必须认为是极端严重的现象,应立即加以检讨。”①通过对广大少数民族党员及党员干部进行的政策教育,提高全体党员的政策意识,以此巩固与增强政策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四、以宣传教育为主要途径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以宣传教育为主的。抗战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争取和平民主发展和准备自卫,为此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各民族对党的政策和理论最大限度的了解,从而建立了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并且通过深入宣传,谴责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少数民族的压迫和剥削,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民族政策和政治腐败。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加强宣传教育,动员和组织少数民族革命斗争,以增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决心和信心,最终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均已获得解放,少数民族聚积的地区也先后解放。这一阶段,党扩大政策宣传,党员同志和少数民族干部深入民族聚积区,挨家挨户的向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保护少数民族利益,彻底瓦解了国民党反动派势力,使各民族地区的解放运动取得很大胜利,为建立新中国做好思想准备。总之,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宣传教育。

注解:

①《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83页。

参考文献:

[1]徐柏才.刘启春等.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2]江平主编.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3]徐柏才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4]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43-01

作者简介:常恒(1989—),女,陕西安康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解放战争特点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渤海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特点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解放战争时期延边地区的剿匪斗争
解放战争究竟打了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