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居民体育锻炼问题研究①
——以河南为例

2016-11-28 10:01多壮志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5期
关键词:失地体育锻炼居民

多壮志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河南郑州 450000)

失地居民体育锻炼问题研究①
——以河南为例

多壮志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河南郑州 450000)

该文基于对失地居民社会融入过程中的体育参与困境,从4个方面分析:(1)经济问题导致体育参与边缘化;(2)原始社会背景对体育参与的影响;(3)文化、心理认同阻碍;(4)现代体育参与意识的缺乏。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如何加速失地居民社会融入、走出体育参与困境的对策。(1)政府要建立健全失地居民拆迁制度,明确制度的职责和监督,增加失地居民经济收入。(2)“以人为本”建设现代城市生态文明的社区“场域”。(3)多渠道宣传、引导、教育,提高失地居民社会、文化、心理、身份和体育参与方式的认同,改变体育参与方式的意识。(4)建立有效的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监督机制。(5)保护和支持失地居民群体体育组织,有效利用、整合内外资源。(6)帮助失地居民树立体育锻炼主体自觉意识。

河南省 失地居民 体育锻炼 体育参与

1 研究的目的

1.1 研究的意义

失地居民城市化过程中,为了更好生活和发展自己,由原来自身的强势文化逐步演变为弱势融入适应主流的现代城市社会文化。体育参与亦然如此。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为更好更快的社会融入和社会资源整合提供良好条件,通过体育锻炼夯实身体各生理器官的良好功能,为保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提供基础保障。该研究尝试通过对失地居民体育参与状况的调查,基于他们是一个不同于农民与市民的特殊群体,认为其在体育参与方面既不同于农民也不同于市民;失地居民的体育参与文化具有独特的内涵;通过体育参与现状可以发现他们体育参与以及市民化层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体育参与的因素,透过体育参与来展现市民化的情形,分析体育参与文化的内涵,将体育参与情形与城市市民以及农民进行比较,尝试探讨改善他们的体育参与对策模式,最终促进失地居民的市民化融入和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该研究选择失地居民体育健身参与进行研究,可以弥补学术界对于失地居民体育参与的不足,在某种层面上可以认为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与开拓。该文利用人类学的研究方式和理论模式,从区域结构上探讨失地居民体育健身参与问题,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丰富对失地居民体育参与的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3 预期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立足于河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失地居民体育参与的田野调查资料,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体育参与状况与需求,实现参与结构的完善,“促进对失地居民体育参与的开展与管理力度;而且可以为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群众体育工作、强化他们的社区体育参与、实现生活方式现代化、提高生活质量进而加速其失地居民市民化融入提供必要参考借鉴,最终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维护社会环境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1]

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 该研究调查对象的“场域(field)”地理位置

“该文将以河南省郑州市、南阳、商丘、新乡、三门峡等多个地域作为个案研究的‘场域’,考察河南省失地居民城市化过程中的体育参与锻炼问题。郑州市作为该省经济发展新型城市,近些年来突飞猛进并取得物质和精神建设双丰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失地居民规模比较显著。该研究田野工作把河南等城市作为对象不但可以对该地有一定实践参考价值,而且对周边省份城市发展也有参考借鉴意义。

2.2 该研究调查对象

该研究考察的具体对象属于拆迁安置性质的小区和放弃农村生活到城市定居的农民。因调查河南省多个社区,从调查的社区对象来看,该社区失地居民居住多以回迁失地居民和放弃农村生活到城市定居的农民,其他地域类似“场域”也是有相同点的。

2.3 研究方法

基于实证主义、现象学等科学研究方法论指向(perspectives),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田野工作、访谈、分析解释等方式。调查过程中结合当地社会现实,通过长期田野工作,取得了与该研究相关的事实东西。结合文化人类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

3 制约失地居民体育参与锻炼因素解读

3.1 经济因素致使体育锻炼困境

“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失地居民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经济问题的困扰,有些是现实生活需要的,有些是长期生活供给经济窘迫,所获得的土地补偿勿论多寡,但总是有限的。一些本身获得补偿有限又面临着严重危机的家庭,因为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支持或稳定的经济收入,很快便陷入了经济危机中去。而对于获得补偿较多的家庭,要保障将来的收入安全,保持相对的收支平衡,也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失地居民在非农化职业身份转变过程中,显然自身的资源、技术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这也是导致经济危机重要的因素。一些人表示,闲暇时间少,没有多余闲钱购置健身器材和参与收费健身项目。”[2]

3.2 原始文化的烙印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可以看到,失地居民从农村到城市环境生活转变过程中虽然带有了一些现代城市人特征,但仍然保留着当地农村人独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特点,角色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转变,甚至说一些具有城市化生活经验的失地居民,难免保留着一些过去的印迹。

3.3 现代体育参与意识的匮乏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生存的农民,到了城市里,因为环境及其活动模式的变化,身体状况也就必然会随之而改变。这个时候,如果不把传统农业文明中的娱乐休闲方式转向工业文明的体育锻炼模式,那么经过这种转型的失地居民就很可能会面临身体状况的改变,开始出现不良的发展趋势。而事实上,良好的身体状况是一个相对时间较长的量变积累的变化过程,这就造成了体育锻炼的需求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需求,这种需求则要经过一个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才能为其本人所意识到。

4 结语

成为不合理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现实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现实的东西。凡是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的,因而按其本性来说已经是不合理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3]因而,恩格斯把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向前运动而得出了新的革命性论题。

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告诉人们,分析该问题要以静态和动态角度考察其两面性。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失地居民现实中的体育参与意识、行为状态它的存在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有助于当下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尤其是放在过去生活的社会环境这一特定时空中和现实生活中他们自身仍然保留着过去的文化、意识、习惯状态下还是有生命力的。

政府不仅要“科学”“合理”建立健全失地居民回迁或迁入制度,明确制度的职责和监督,还应增加经济收入、建设现代城市生态文明的社区“场域”的重点是“以人为本”。

综上所述,各级政府负责解决失地居民体育融入问题,着力采取有章可循的措施,专款专用,加强管理和考核,以期该问题得到较好解决;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合理配置社区体育指导员也是良好体育活动开展重要保障。体育指导员具有多元身份象征,有管理功能、组织功能、教育功能等。配置体育指导员要结合社区人数合理配置,服务指导项目丰富多彩,老少男女兼顾。营造多元的社区体育竞技、休闲活动局面。

[1]多壮志,孟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回迁社区居民体育参与困境的文化解读——以郑州市回迁社区NYZ为个案[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3):151-152.

[2]兰孝国.失地农民体育参与困境的三个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5):124-126.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188

G812.4

A

2095-2813(2016)12(b)-0188-02

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关于失地居民体育锻炼问题研究——以河南为例(2015-GH-385)。

多壮志(1964,6—),男,汉,河北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失地体育锻炼居民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石器时代的居民
10kV线路单相失地故障处理浅谈
填海围垦下湿地变“失地”
立足可持续发展寻求失地农村经济新出路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高台居民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