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如何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对策

2016-11-30 10:18罗华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健康教育高职院校

罗华平

高职院校如何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对策

罗华平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课部,湖南 株洲412004

摘要:很多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的高职学生很大一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体质健康水平偏低,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此,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精神和相关要求,就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素质的相关对策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质健康;健康教育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发展趋势下,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开始不断提高,并下定决心要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多,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如高职院校学生的超重、肥胖、肺活量下降以及上网成瘾等人群数量都在不断增多,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质健康知识,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精神和相关要求,高职院校需要提高对于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改善校园体育环境,增加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的投入,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良好体育健身习惯的养成。

1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1.1体育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的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为主,对体育教育相对忽视,没有树立起科学的体育教育理念。体育教师作为高职体育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把握不够准确,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体育教学活动也过于传统化和单一化,脱离于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所以其体育教学效果相对有限。

1.2体育场地器材满足不了学生的运动需求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在校生数量在不断地增多,但是体育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却没有实现明显增长,这就使得高职学生人均占有体育健身资源的数量在开始不断地走低,加上很多体育健身器材的老化和年久失修,越来越满足不了学生的运动需求,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1.3高职体育课程未能充分发挥教育职能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目前主要是在新生入学阶段进行开设,后期多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所以体育课程的授课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体育教师能够实施体育教育的空间和时间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多数情况下只能开展一些常规性的技能训练,无法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情感进行系统培养,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作用也有限。

1.4忽略了学生体育兴趣、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严重影响,在平时能够参与体育运动与学习的机会非常少,所以即便是进入高职院校,个人的体育学习视野通常比较狭隘,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会相对较少,更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而在现有的高职体育教育体系中,对学生体育兴趣、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同样是相对忽视的,所以大部分学生在课外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整体上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非常少,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也就在所难免。

2高职院校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对策

2.1增加体育经费,改善高职体育教育条件

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改善,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所以高职院校要想方设法的创造条件,积极解决高职体育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现状,在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来源、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增加投入,确保高职体育教育投入的持续性、稳定性。高职院校要合理划分出学校体育经费在整体教育经费支出中的具体比例,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改善高职体育教育条件的专项资金,并明确规定体育教育经费的具体流向和使用范围,做好体育教育经费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从而使有限的体育经费资源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益。此外,高职院校要重视对于体育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确保体育器材的科学使用、合理使用和安全使用,尽可能的延长体育器材的使用寿命。

2.2创新高职体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体育课程教学是增强学生体育健康的主要阵地,也是宣传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所以创新高职体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是改善高职学生学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适当的体育教学方法和富有吸引力的体育教学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潜能,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快乐感。对此,高职院校应该创新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努力进行多方向、多层次的教学,要做到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在体能、兴致、特长、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均衡发展。例如,针对足球、篮球、排球等团体性的体育项目,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将学生划分为兴趣组、提高组和重点发展组,并在每个小组内多采取一些“以赛代练”的教学形式,避免机械性训练的不适感和枯燥感。此外,针对高职体育教学中的田径、体操、武术等技术动作复杂多变的课程,体育教师如果单纯进行动作示范和语言表达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体育教师还应当加强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如用智能手机录制学生的动作视频等,这样都可以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2.3重视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在高职体育教育课堂上,教材内容是相对固定和统一的,教学模式又是相对传统,所以有很多学生对体育运动缺乏参与兴趣,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更是难以提上有效日程。对此,高职体育教师在组织课堂内外活动时,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认真筛选与高职学生体育学习和学习需求相符合的体育课程内容,必要时,要对整个高职体育教学体系进行重构,以更好的满足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要求。同时,高职体育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积极克服自身体育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困难,集中起现有的体育教育方面的优势资源,开展趣味化、快乐化的体育教学,有效开发他们的体育潜能,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使高职学生真正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和乐趣,促进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4引导学生在课外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主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增强自身在课外开展体育运动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才能循序渐进的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而这离不开校方以及体育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我国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明确规定了自主学习的不可或缺性和重要性,且越来越丰富的体育资源和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昭显了高职生自主运动习惯养成的可行性。具备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学生,往往会拥有更加健康的体质,对体育兴趣的参与热情也会更高,所以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端正体育运动态度,树立积极的体育运动情感,不仅要在体育课上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课下同样需要积极的开展自主体育运动,只有当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才能真正实现从被动体育运动向主动体育运动的积极转变。

结语

总之,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高职院校要增加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体育教育的投入,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健身环境和锻炼条件,并加快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改革,提高体育健康教育水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促使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实现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J].中国学校体育,2007,(4):6-7.

[2]姜晓珍.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因素的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6所普通高校调查分析[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3.[3]刘泉.结合专业要求实施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1):146-147.

[4]商伟,薛峰.大学生体育课兴趣对体育课投入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13,(3):49-51.

[5]洪晖,刘炜浩.我国高校学生体质下降原因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9):117-120.

[6]徐健,徐金芳. 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为例[J]. 运动. 2010,(10):104-105.

Approaches to Enhanc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uo Huaping

Abstract:Many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much of current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re in sub- healthy status and their fitness level is comparatively low. So it becomes important to find a way to improve their fitness level.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physical fitness level, and following the demands and spirits of “national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 researches approaches to enhance student physical fitness level.

Key words:Vocational Volleges; Physical Fitness; Health Education

作者简介:罗华平(1981-),男,湖南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6-0073-2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6.032

Foundation Courses Department of Hunan Chemical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Zhuzhou 412004, Hunan, China.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健康教育高职院校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