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快乐体操运动发展思考

2016-11-30 10:18谢春雨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思考发展

谢春雨

我国快乐体操运动发展思考

谢春雨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海南 三亚572000

摘要:

关键词:快乐体操;发展;思考

前言

源于古希腊的体操在军事训练、学校教育、日常锻炼等活动中的作用显著,在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压制之后,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而不断发展完善。在我国,体操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蓬勃发展,在大众体操开展的同时,竞技体操也逐渐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体操特别是学校体育中的体操教育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遇冷,以增强体质为主的非竞技性体操和竞技体操的发展两极分化和脱节,造成了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严重匮乏和大中小学生体质的持续下降。我国快乐体操运动的开展和推广,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旨在增强少儿身体素质的同时扩大体操人口,为竞技体

操培养后备人才。本文拟探究我国快乐体操运动的发展,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体育、教育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1我国快乐体操发展现状

当前,与欧美国家庞大的体操人口和数量众多的体操俱乐部相比,我国体操发展的状况可谓危险。我国竞技体操发展处于“曲高和寡”、“后继无人”的尴尬处境,而曾经与竞技体操起头并进、相互扶持的大众体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或被体操的衍生项目所取代,或学校体操教育的内容直接被取消,竞技体操和大众体操这二者共生、相扶持的平衡被打破,造成了体操市场萎缩,竞技后备人才严重匮乏、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情况。中国体操训练人口不足和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问题已引起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基于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考量,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体操协会引入“快乐体操”的理念,让体操运动参与者体验“成功的”、“快乐的”、“趣味的”体操运动,以区别于“训练艰苦的”、“危险的”、“容易受伤的”传统竞技体操。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体操部部长王童洁明确表示[1]:“推出快乐体操理念的初衷最重要的是让体操回归体育本质,让所有人都能参与其中,而不是一提到体操就想到争金夺银。此外,我们希望通过快乐体操的推广,挖掘更多有天赋,并且真心喜爱体操的后备人才,打好‘大国家队体系’的塔基。”由此可知快乐体操推广的意义可谓重大,是我国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和青少年体质的提高基本平台和基础工程,是对以前我国体操发展 “三级训练体制” 的补充和完善。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体操协会的倡导下,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自2014年初全国推广快乐体操运动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并不断得以完善。教练员培训班相继举办,统一了教练员标准,器材生产标准及俱乐部推广模式也已形成,《全国快乐体操等级锻炼标准》(草案)业已实施,快乐体操形象代言人、吉祥物和标志等亦在选拔和征集中;同时,社会资金和力量也大量注入,各快乐体操俱乐部相继建立,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与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快体投资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宽了快乐体操的发展之路。我国快乐体操运动已蓬勃兴起,但对于快乐体操开展和推广过程当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去寻求快乐体操活动开展的有效路径,以便有利于我国快乐体操运动的持续、健康开展。

2我国快乐体操运动发展思考

2.1自上而下的开展方式

我国快乐体操运动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体操协会的倡导下发起的,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罗超毅主任强调“中国体操协会以及各省市体操协会都要向市场化迈进,变成社会组织,而不仅限于完成政府职能”[2],但认真观察和思考后我们会发现,快乐体操的开展方式仍然具有“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特征,快乐体操活动的开展,包括教练员培训、运动员等级标准的制定、比赛活动的举办、快乐俱乐部的审批、器材标准的制定等等,无不有政府操办的痕迹。这种行政模式具有很强动员和组织能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掀起快乐体操热潮,但不可避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在当前我国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基层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应有大量自组织的体育社团来操办;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不仅不能亲自操办,甚至还要从限制性的‘业务主管’角色退居为社会组织进行服务性的‘业务指导’。”[3]

因此,快乐体操运动的开展应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发展方式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当前,参与式发展已成为国际发展实践的主流理念,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方式,“参与式发展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参加。因为公众的参加可以是被动的加入上级布置的某项任务或响应其给定的某项号召,这种参加的程度只是表面的,并不能完全真实地体现参与者的意愿。而公众的参与则是从社区公众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认为只有他们才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他们能够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不仅是活动的接受者,而且应该是活动全过程的参与者以及最终利益的分享者”。[4]让群众积极根据自身需要积极参与快乐体操运动的开展,把快乐体操运动推上市场,政府为社会组织提供 “业务指导”,应是我国快乐体操运动开展的有效路径。在快乐体操开展的初始阶段,应形成公益与营利并存、政府与民间结合的开展方式,最终促成学界倡导、政府支持、民众参与的局面。

2.2以俱乐部为主的推广模式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都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快乐体操的推广应面向所有人,更应该面向适龄的儿童和青少年。国家体操队领队叶振南也曾指出:“要解决中国体操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体操进校园,让更多的孩子接触体操这项运动,且有时间从事体操运动,进而提升到竞技层面”[5]。但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导下的快乐体操推广模式是俱乐部模式为主体的,虽然在快乐体操的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推动快乐体操进入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学校,但实施起来却并非易事,需要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以俱乐部的形式推广快乐体操,有其利的一面,即国家与社会一体一起办体育,把体育放到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去运作,改变了以往政府对体育“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但也会出现相应的问题。首先,把快乐体操运动的开展推向市场,必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社会俱乐部办快乐体操不是公益活动,俱乐部要顾及自身的经济效益,那么有偿服务的培训形式则不能避免,那么家长消费能力与有偿服务则会产生相应的矛盾,收费标准如何制定,购买与销售如何协调和平衡有待研究。

此外,快乐体操进入校园应是推广普及的关键所在,仅靠社会俱乐部的推广恐难以实现快乐体操运动的普及,因为“俱乐部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单一化的俱乐部形式和俱乐部的数量难以满足大众化的需求”[6]。而快乐体操进入校园也会有相应的问题出现,如快乐体操器材购置费用及师资问题,体育教学内容改革还是在体育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附加快乐体操的教学内容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体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面的协调和沟通。最后,学校和俱乐部教学、训练时间和质量的监管等相关问题,虽然教练员资质已经过教练员培训班进行统一,后续的监督和管理等诸多问题仍待研究。

2.3等级标准及比赛方式

2014年12月25日—28日,首届全国快乐体操赛在广州市花都区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国12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40支代表队伍参赛,进行三级组和四级组两个组别5个奖项冠军、亚军、季军的角逐。作为快乐体操推广以来的首届赛事备受关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广东省市区体育部门相关领导人出席此次活动,奥运冠军杨威也到现场助威。快乐体操赛的举办对快乐体操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但推广和宣传快乐体操仍采用比赛的形式是否有违快乐体操理念的初衷有待商榷。与此同时,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还颁布了《全国快乐体操等级锻炼标准》,等级标准的制定会不会再次演变成少儿练体操所追逐的目标也值得思考。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罗超毅曾指出:“快乐体操就是带着玩的心态练体操,但树立目标、克服困难、努力实现,从而获得愉悦身心的满足感,才是快乐体操的内涵”[7]。因此,笔者认为快乐体操活动应不分年龄,让人人都能参与,让孩子们从“要我练”到“我要练”,再到“练体操”到“玩体操”的转变,应在纵向上设立目标而非横向的与他人进行对比,让孩子在运动中体验成功和愉悦才是对“快乐体操”内涵的正确解读。

快乐体操的宣传和推广采用比赛的方式会不会又让体操回到了竞技和锦标主义的老路子上去值得思考,因为既然有名次之分,就会竞争和优劣等级,那么就会有人胜出有人被淘汰。笔者设想可否采用体操展示或表演的形式,不设奖牌、不计名次,主要是“相会与交流”,让各参与者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而不去过于关注比赛的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自身体操技能的增进和身体素质的提升给快乐的去玩体操。周福弟描述的美国快乐体操俱乐部中训练的情景,为我国快乐体操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我看到和听到的是教练员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肢体和言语,来积极鼓励和表扬她们的进步。而学生们几乎是看不到有丝毫偷懒和消极的一面。更多的是在努力地展现自己和提高自己。一旦一个新动作掌握了,全组同伴就热烈地欢呼、尖叫,为她鼓掌加油。”[8]

3结语

快乐体操活动的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于体操训练人口的扩大和学生体质的增强及至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国体操自80年代遇冷以来的回暖。“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探讨快乐体操在开展方式、推广模式及赛事举办等方面的诸多已经遇到或将要遇到问题,是学界应当关注的领域。我们相信,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型、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及全民健身意识增强的形势下,体操教育兴起的春天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付媛杰.快乐体操好、玩又聪明——总局体操中心体操部部长王童洁在线访谈摘编[N].中国体育报,2015-12-25(1).

[2]邵帅,周宇,等.推广快乐体操——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罗超毅“在线访谈”摘编[N].中国体育报,2014-07-11(1).

[3]胡小明.原生态身体文化的田野调查[J].体育学刊,2015,(5):1-10.

[4]张晨.李天祥,等.“参与式发展”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5):23-25.

[5]中国女子体操腾飞待来年[EB/OL]. http://news.163.com/14/1010/05/A862RIFK00014AED.html.

[6]江广和.快乐体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8):56-58.

[7]邵帅,周宇,等.推广快乐体操——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罗超毅“在线访谈”摘编[N].中国体育报,2014-07-11(1).

[8]周福弟所见所闻:由中国人创办的美国体操俱乐部[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6533824/n6533985/7038205.html.

Thoughts on Chinese Happy Gymnastics Development

Xie Chunyu

Abstract:By using literature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appy gymnastics,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aspects such as: from top to bottom development pattern, club-leading promoting mode, grading standard and competition forms, aims at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sport and education policy-making departments.

Key words:Happy Gymnastics; Development; Thinking

作者简介:谢春雨(1981-),男,河南许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操教学与训练。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快乐体操运动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认为我国快乐体操运动在自上而下的开展方式、以俱乐部为主的推广模式、等级标准及比赛方式等方面尚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旨在为体育、教育决策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6-0102-2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6.046

Sport and Recreational Department of Hainan Tropical Marine Institute, Sanya 572000, Hainan, China.

猜你喜欢
思考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