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与大学生生理体质的机理研究述评

2016-11-30 10:18石东哲张希云朱琳琳任重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述评亚健康机理

石东哲,张希云,任 伟,朱琳琳,任重宇,杨 光

亚健康与大学生生理体质的机理研究述评

石东哲1,张希云2,任伟3,朱琳琳4,任重宇5,杨光6

摘要:亚健康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率较高的“亚临床”症状,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身受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方面影响的大学生群体,其亚健康发生率持续攀升的现象已被医学,乃至体育领域所关注。有研究表明,运动不足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借助生理体质评价亚健康,并分析其机理途径的研究还鲜有报道。经本文综述证实,运动不足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率升高与生理体质水平下降产生“逆差”关系的核心要素,可通过生理体质完成亚健康的量化表达,将评估大学生亚健康进一步客观化。

关键词:亚健康;大学生;生理体质;机理;述评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已从物质财富的获取过渡到生活质量的提升,而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的便捷、舒适无疑让人们趋之若鹜,与之相伴的健康隐患(自动代手动、高能量食物的摄入等)也日渐凸显。在评定机体健康时,生命中会伴有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间的游离状态,可称之为“亚健康状态”。当下大学生群体受应试、考研、就业等压力的影响极易发生亚健康,而它所引发的体质水平下降,已成为医学和体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为人类生命活动的“特质”现象,体质与亚健康状态息息相关,以往研究指出,病理性体质是亚健康状态的“物质基础”,反映了亚健康形成的内在机理,而亚健康状态则是病理性体质的表现特征和外显形式[1]。有研究证实,运动不足是诱发亚健康产生,最终导致体质下降极为重要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但其内在机理问题与如何借助生理体质提高评价亚健康效果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亚健康发生机制进行梳理、归纳,试析出其影响大学生体质下降的溯源,意在为预防亚健康的发生和改善大学生体质水平提供帮助。

1亚健康状态的界定

“亚健康”这一新型医学名词,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由我国著名学者王育学教授率先提出,意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和心理上会出现种种不适,从而呈现力不从心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称之为“亚健康状态”。可见,亚健康作为健康和疾病中的游离状态,存在因势利导的作用,是一个由量变向质变、由生理向病理转化的动态过程,即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中,既能转化为健康状态,又能转化为疾病状态。

2亚健康状态的评估手段

国内学者对于研究亚健康的评估手段尚未达成共识,目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仪器检测手段,二是量表学评估手段。

传统医学主要运用仪器检测手段,对机体进行临床观察,对疾病的辨识主要以器质性病变为主。立足于确定疾病的生物、理化的特定原因,观察器官、组织或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治疗上寻找消除生物病原或理化因素的手段。

量表学评估手段主要是凭借个人主观评价,衡量人体的健康程度。目前,多数学者采用国内外公认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作为评价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调查量表;也有学者根据不同自然状况(地域、院校等)自制信、效度较高的大学生亚健康调查量表。

总体看,亚健康评估手段种类繁多,尚未达到统一标准,仪器与量表评估手段各有利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仪器评估具有客观性、片面性和高耗性。此手段测量结果更为客观、准确,操作性较强,能对亚健康状态进行诊断性研究,但由于其理化检查的经济费用消耗较高、诊断标准也不尽相同,仅能从生理角度片面评价躯体亚健康状态,难以从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加以考量,同时调查范围也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是量表的主观性、全面性。量表测量是以主述症状为主、调查范围广,可较为全面的测量工具,能从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方面全面衡量人体健康状况,但受被试影响较大。

3大学生的亚健康问题

亚健康问题已成严重威胁健康的流行病。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亚健康发生率,近年来持续走高。有研究显示,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在9.4%~86.88%左右[2-23],其中躯体亚健康发生率为15.1%~30.0%,包括躯体活力不足、生理功能低下和抵抗力下降,发生率分别为27.0%、42.0%和34.1%,三个因子均具备的人数比例为9.8%;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7.8%~36.5%[24],包括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发生率分别为68.6%、35.5%和85.8%,同时具备三要素的人数比例为29.1%。有学者将亚健康状态分为轻、中、重度后的发生比例依次为30.7%、20.9%、10.2%[25]。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在不同人口学变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差异方面,女生亚健康发生率要显著高于男生[26-29],可能的原因是与男生相比,女生偏于情感[30],具有敏感、心细的特点,情志活动易出现异常,易出现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情绪,使女大学生承受更重的心理负担,而心理障碍的产生往往归咎于躯体的病变,进而出现躯体症状或精神障碍躯体化[31];男生则不然,男性受社会观念影响,具有“阳刚之气”,强悍不可战胜,容易掩饰真实自我,直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年级不同,亚健康发生比例也不尽相同,总体间差异明显,各年级大学生均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原因可能是大一新生在经历繁重的高中学习,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憧憬投入到大学后,对新的环境、人际关系、教学模式不适应,未能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到大四后受就业、考研等压力的影响,心理波动较大,易引发亚健康。

作为青少年健康行为形成的首要环境,家庭因素与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的高低密不可分,特别是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期望程度、家庭结构等对大学生亚健康的发生起着主要作用。研究发现,不同家庭结构对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的影响较大,单亲家庭的亚健康发生率显著高于双亲家庭和其它家庭(单亲与继父(母)抚养组、父母祖辈共同抚养组和祖辈抚养组等),而其它家庭类型的亚健康发生率又显著高于双亲家庭[32]。这可能与不同家庭类型大学生的健康行为有关,双亲抚养青少年的健康行为总体状况略优于单亲抚养和双亲祖辈共同抚养的青少年,单亲抚养的青少年比双亲抚养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膳食结构不合理、运动不足等不健康行为。

4影响大学生亚健康的多维因素

引发大学生亚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采用科学、合理、实效的进行干预亚健康之前,首要明确是其产生的原因。通过总结后发现,主要有运动不足[33-34]、学习压力大(学习单调无味、对专业无兴趣)[35-37]、就业压力大、网络成瘾、心理失衡[55]、营养缺乏、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差[39]、不良行为习惯(吸烟,饮酒)、家庭因素(父母身体差,经济条件差、父母学历、家庭幸福感、父母身体状况、家庭负担重)、不良饮食习惯(饮食无规律)、心理因素(精神高度紧张、对前途担忧、学习压力过大等)、人际关系、起居无规律、气候影响、人体生物周期的低潮时期、恋爱问题等。同时,运用回归方程分析发现,适量运动、个人生活经济条件宽松、安全感、良好的生存环境是降低亚健康发生的保护因素。

5亚健康与大学生生理体质的关系

亚健康的出现,已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而借助生理体质评价大学生亚健康的研究可能是今后发展方向。大学生体质水平下降所衍生的问题不仅是以机体疲劳为主的躯体亚健康;除此之外,焦虑、抑郁等心理亚健康也能引发消极的体育态度及由此导致的大学生运动不足,进而带来的生理体质水平下降。

5.1躯体亚健康与大学生生理体质的关系

躯体亚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呈现亚健康状态。大学生躯体亚健康症状表现为持续的疲劳、四肢无力、抵抗力下降等[40]。研究发现,大学生躯体疲劳发生率较大,躯体疲劳使机体难以承担较大运动量,而良好的身体素质需要适宜的体育锻炼支撑,相关文献指出,机体疲劳程度越高,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越短[41]。回归分析证实,运动频率、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对耐力项目有回归效应,可解释为11.0%的变异,其中运动频率、运动时间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而运动强度则有负向的预测作用,运动强度对立定跳远有回归效应,可解释为4.40%的变异,对立定跳远有正向的预测作用[42]。可以说明,躯体亚健康使机体难以承受较大运动量,会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

身体形态是身体的概观性特征,包括器官的外形结构、体格、体型和姿势。形态测量,包括观察与计量两个过程,而身高、体重和胸围等指标正是计量过程的体现,也是评价人体肥胖的重要指标。由躯体亚健康所导致的运动不足作为诱发机体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使机体的基础代谢率(血液内游离脂肪酸的利用率)降低,脂肪合成酶活性增强,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酸和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于皮下组织或内脏器官[43-45]。此外,网络成瘾、睡眠时间少[46],也是导致躯体亚健康产生的重要因素。

身体机能包括心血管机能和呼吸系统机能。大学生心肺机能低下的原因包括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社会环境、遗传因素等;而在诸多因素中,运动不足与大学生身体机能下降直接相关,以往研究指出,由学习负担重、就业压力大等原因所导致的大学生躯体疲劳与运动能力低下密切相关,众多研究表明,每周运动不足3次,每次运动时间不足10min,运动强度偏低,运动时心率低于110次/min,则视为运动缺乏。运动缺乏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表现在,呼吸表浅,每分钟呼吸次数增加,呼吸肌的调节能力减弱,进而导致呼吸功能降低[47]。此外,运动不足对心血管机能也有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运动不足可导致氧运输能力低下,血管弹力减弱,心功能降低,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流缓慢,加之,体内能量物质的合成高于消耗,可导致体内动脉壁内淤积大量脂类,使血管管壁增厚,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引发血压增高[48,49]。由此可见,躯体亚健康会降低运动能力,最终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5.2心理亚健康与大学生生理体质的关系

心理亚健康是指未达到心理疾患程度的偏常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远未达到“心理障碍”或“精神疾患”的严重程度[50],主要表现为急躁、焦虑、担心、抑郁、悲观等心理状态。多数学者认为,心理亚健康可间接影响大学生生理体质,其中心理亚健康临床表现具代表性的为抑郁和焦虑,研究发现,抑郁、焦虑对干扰大学生的控制加工有较大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个体的整体认知容量减少,但并未完全丧失,仅能利用较少的认知资源完成控制加工,且认知容量减少程度及所导致的控制加工干扰程度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二是抑郁者认知容量并未减少,而是将注意转移到与任务无关或与抑郁有关的事情,导致注意范围缩小。

作为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基础,认知能力直接影响态度的形成水平。体育态度作为态度的分支,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51]。通常认为,良好的体育态度将促进体育行为,相关研究表明,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具有高度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5)[52,53]。体育态度不同,学生对某种体育行为的情感体验不同,正确的体育态度是体育行为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54]。而态度是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对体育行为产生巨大影响,个体的认知产生相应的行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直接影响其体育行为,特别是在态度决定行为的同时,大学生通过体育行为得到的良好体验和效果又反之影响其态度,促进良好体育态度的形成。由此可见,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55]。借此提示心理亚健康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56],从而作为影响大学生生理体质水平下降的重要心理因素。

6小结

综上所述,因亚健康所引发的运动不足、运动能力低下、能量收支不均衡以及不良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均可导致大学生生理体质水平下降。其中,运动不足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率升高与生理体质水平下降产生“逆差”关系的核心要素;运动不足可借助生理体质完成量化表达,而生理体质可将评估大学生亚健康进一步客观化。这既为大学生科学、合理制定锻炼计划,有效预防和改善亚健康、增进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了理论参考,又为该领域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孙理军,张登本.论体质与亚健康状态的预防[J].中医药学刊,2004,22(11).

[2]邱倩仪,马金香,邝燕兰等.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对比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4):333-336.

[3]俞捷,黄顺强,许洁,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446-1447.

[4]高玉霞,张巍,张秀敏.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与亚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10):55-56.

[5]夏华安,王惠珍,刘宏华.护理本科新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2):23-24.

[6]何燕,刘建涛.某校医学本科生亚健康疲劳状况调查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1):4099-4100.

[7]郑良琴,毕建璐,陈 晶等.女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与气郁质关系的调查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5):593-595.

[8]马 锋.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亚健康调查[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24(4):126-128.

[9]陈丽仙,莫传伟,陈文锋.某校中医临床专业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2010,24(6):472-473.

[10]贾文英,马彦民.不同类别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21(5):349-350.

[11]李旭华,胡高楼,陈根芝.师范大学学生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34-35.

[12]潘海林.城市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况调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10):155-156.

[13]占 华,卢晓文.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及成因分析[J].中国校医,2010,24(2):160-161.

[14]田佳星,罗淞元,林凯璇,等.大学生亚健康与压力症状相关性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6):1951-1952.

[15]翁黎刚.健康行为干预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改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8):4965.

[16]查李妹.某师范学院学生亚健康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校医2010,24(9):652-653.

[17]刘小娟,杨思,李丞凤,等.大学生亚健康群体生存质量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5):491-495.

[18]李 军,欧阳轶.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南华大学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88-90.

[19]徐长恩,王若蛟,郝加虎,等.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新划界标准的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2):1423-1425.

[20]朱 毅,岳雨珊.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与压力的相关分析[J].中国康复,2010,25(6):462-463.

[21]练桂雄,苏绮雯,李铁刚.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8):957-958.

[22]高玉萍,赵乐东.健康干预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改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691-692.

[23]肖 宁.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干预的调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4):367-368.

[24]刘星亮,王迎春,葛 岚.普通高校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成因调查与分析-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调查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3):342-344.

[25]李力生,井 蕊,王泓午.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90-992.

[26]何 燕,刘建涛.某校医学本科生亚健康疲劳状况调查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1):4099-4104.

[27]傅兰英,凌文杰,郑 聪,等.新乡医学院学生亚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239-240.

[28]胡桂芳,龚 成,李清媛,等.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外医疗,2008(34):10-12.

[29]岳雨珊,俞 君,朱 毅.江苏省南京市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2):130-132.

[30]王 秀,何裕民.中国不同性别亚健康人群差异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5-16.

[31]何裕民,叶锦先.心身医学概论[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154.

[32]姚荣英,陶芳标,庄 颖等.蚌埠市大学生亚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J].卫生研究,2010,39(2):212-214.

[33]周玲玲.医学女生亚健康的多因素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6,6(5):921.

[34]汪 敏,姜媛媛.大连市高校学生“亚健康”人群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3):361-363.

[35]李成华,张立侠.师范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及干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54-55.

[36]杨现新,凌文杰,李玉周.普通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原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147.

[37]凌文杰,安东霞,程秋珍.河南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4(4):76-77.

[38]高耀武.大学生亚健康现状与分析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27(5):149-150.

[39]郭建中,李 杰,姜 亢.北京某高校学生疲劳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589-590.

[40]洪家云.对海南省大学生“亚健康”现状的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3,22(1):40-41.

[41]刘 静,解 颖.中国医科大学学生疲劳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8,37(5):706-708.

[42]郝海涛,全先成.大学生体育锻炼、体质健康和身体自信的关系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5):115-118.

[43]张晓玲,吕晓华,全立明等.大学生饮食与运动现状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5):826-827.

[44]赵长海.科学健身300问[M].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37-40.[45]陶宁萍,吴炯华,蔡韬,等.上海某大学学生饮食习惯与膳食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2010,24(5):376-380.

[46]杨建文,李世荣,何广立等.江苏省大中小学生学习和睡眠时间现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7,21(4):379-381.

[47]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19.

[48]杨艳君.体育锻炼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3):87-89.

[49]季丽萍,仇乃民,沙 峰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8):150-151.

[50]王希尧.大学生亚健康心理及其根源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5):86-89.

[51]祝蓓里,季 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46.[52]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28-31.

[53]梁思雨,杨 光,白翠瑾.体育行为对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作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4):36-40.

[54]刘 刚.浅议体育行为学[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51-52.

[55]刘 翔,郭宗国.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研究现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24(3):33-34.

[56]滕海颖.抑郁、焦虑情绪与高职生体育课外锻炼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1,33(2):57-60.

Review on Sub-health and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ological Fitness

Shi Dongzhe1, Zhang Xiyun2, Ren Wei3, Zhu Linlin4, Ren Zhongyu5, Yang Guang6

Abstract:Sub-health is a comparatively high susceptible sub-clinical symptom worldwide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living quality. The phenomenon of increasing sub-health incid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ho suffer the pressures both from study and employment has been concerned in both medical and sport field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lacking of exerci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is. However, researches on evaluating sub-health with physiological fitness and analyzing its mechanism approaches are rarely reported. This review shows that, lacking of exercise is the core element that causes the “deficit” between increasing sub-health incidence and declining physiological fitness. The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sub-health could be expressed via physiological fitness, which could make sub-health evaluation more objective.

Key words:sub-health;college students;physiological fitness;mechanism;review

第一作者简介:石东哲(1989-),男,广东广州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体育部,广东 广州510520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6-0125-4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6.057

Sport Department of Xinhua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Guangdong, China.

2.日本仙台大学运动科学研究科

3.中国人民解放军65585部队医院

4.青岛长沙路小学体育部

5.日本东北大学医学系研究科

6.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述评亚健康机理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党员“亚健康”,咋办?——咸阳探索“党性体检”
跟踪导练(一)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跟踪导练(一)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