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趣味体育课堂,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2016-11-30 12:16孙远安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山东泰安271611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8期
关键词:传接球趣味体育课

孙远安(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山东 泰安 271611)

构建趣味体育课堂,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孙远安
(山东省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山东 泰安 271611)

1 当前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体育教学多注重运动技术的传授,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自由自觉的个性意识的培养存在不足,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在教师的指挥下为学习而学习,为练习而练习,忽视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消极思想。特别到了初三,体育课都是按中考要求项目,不是跑就是跳,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完全失去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也出现了“放羊式”的体育教学现象,上课一味地以学生为中心,淡化或放弃了体育课的“三基”教学。据资料显示,目前学生中有31%的男生和35%的女生不喜欢体育课,其中有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教材内容陈旧、枯燥、单调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自由活动时间少,场地器材不够,天气差,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差等多种因素,致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不尽人意。

2 趣味体育课堂的内涵

趣味体育是从趣味游戏中纯化而来,所谓纯化,就是将游戏中最重要的趣味性加以集中和浓缩,达到一种艺术性和情节性活动的完美结合。“趣”是个体或者共同体在对某一事物的了解和认识过程中在情感上获得一种体验;“味”是指个体感官在外界的刺激和作用下产生的感官体验。趣味体育在内容上能使大众所喜爱,在组织方式和运动形式上适宜于大众学练,并且通过练习者的参与,能够发展参与者身心,使参与者在感官上获得满足,是人们为了达到增强娱乐健身的目的而采取的具体健身方法。

3 趣味体育在课堂中的合理安排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实践证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的体育内容及组织形式,是学生乐于接受和乐于学习的。

3.1改变运动条件,使教学内容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任何形式的身体练习都是由运动课题、运动条件、运动方式三要素构成,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运动条件和运动课题的方法使运动内容和运动方式变得更加有趣。

3.2改变评价方式增强学生学练兴趣

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优生的表现,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关爱有加,保护其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激情,促使学生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心理素质、体能和运动技能等均有所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评价标准,降低要求,让学生丢掉精神枷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锻炼之中。

3.3变换运动组织形式增强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篮球的教学中,学生掌握正确的持球姿势、传接球的动作方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场地、器材、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创新传接球的练习形式,如三角形传接球、四边形传接球、扇形传接球、圆形传接球、5人2球、10人4球等。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点拨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学生会乐于接受,练习更加有兴趣,不仅仅在“玩”中熟练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3.4改变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差异

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或以前学过的,教师不再重复;可以通过相互帮助就能完成的动作,教师不必参与,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适时地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自编热身操和体操组合动作等,各展所长。

教师应该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意识,充分尊重体育“困难生”的人格,加强师德修养,耐心帮助和扶持“困难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消除心理障碍和恐惧心理,建立自信心。例如,对于身高不足或身体肥胖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和运动能力,在技术学习时降低要求和难度,对心理素质差的学生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让体育小骨干和他们一起学练,在合作中相互鼓励,共同提高,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敢顽强、战胜自我的勇气,只要他们有进步,就要肯定表扬和鼓励。

4 结 语

4.1运用趣味体育应注意娱乐性

教师要调节课堂情绪,营造娱乐环境,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得到锻炼,在娱乐的同时不觉疲倦,在娱乐中尽情地释放自我;同时又亲身体验到体育活动是一种调节情感、增添快乐的过程,从而形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追求快乐体验的思想,达到真正地享受体育。趣味体育操作简单,易学易懂,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可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身体锻炼。趣味体育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的意识,让学生身心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4.2运用趣味体育应注意开放性

趣味体育运动项目和运动规则可根据参加者和组织者的不同适时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将练习中的内容进行改变时,教师不要随意指责,而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更好地组织参与活动,从而达到健体和益智的目的。

5 建 议

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积极思考,勤于观察,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贴近生活的形式帮扶学生,运用多种趣味教学法,在提高优生素质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体育弱生的点滴进步,针对不同个体的学生多采用正面、积极、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在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上有所收获和进步,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1]卞春艳.浅析小学体育的趣味化教学[J].小学生:教学实践版,2012(7).

[2]张磊.以生为本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版,2012(12).

[3]董朝亮.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浅谈[J].学周刊,2012(33).

G807.3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8-058-02

2016-06-15

孙远安(1970~),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传接球趣味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体育课
脚内侧快速传接球教学设计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