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要与法人治理有机对接

2016-12-02 14:30姚焕
财经国家周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国资中央党组织

姚焕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生命线”。

在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关键时期,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升到新高度。

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更应该加强党的建设。可以说,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生命线”。

国企党建不应削弱和淡化

国企是国有经济的核心载体,是执政的强大经济基础,也是党实现经济社会管控的重要组织手段。没有具有强大活力、控制力和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就不可能主导国民经济,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属性就难以保证。

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从严治党和从严治企相结合,必须牢固树立和强化底线思维:国有资产不能流失,国有企业不能丧失对国民经济的支配和控制地位;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能削弱,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能淡化,党的组织不能边缘化。

对国资国企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规划,必须同时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进行相应规划和设计,保证国企党的建设同国资国企改革同步推进,坚持国资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

客观分析形势是作出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看待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形势要观大势、看趋势,要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大形势,从国企党员队伍精神面貌和战斗力,从我们所做的工作及效果来全面分析把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形势。

国企是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

当前国企党建工作正在转型,正在爬坡过坎,总体上处于探索创新、改进加强,但也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

第一,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党组织功不可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十六大以来,国有企业发展质量、运行效率不断改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就中央企业而言,2002-2015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7.1万亿元增加到47.6万亿元,年均增长15.6% ;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由6家增加到47家。

这些成绩是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的。期间,大量企业关闭、破产、重组,大量职工转岗、分流、安置,企业经受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多重压力和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

事非经过不知难,国企改革发展,企业党组织功不可没,没有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艰苦努力、顽强拼搏,国资国企改革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

第二,国企坚决拥护党,是党和政府直接掌控的可靠力量。这几年,无论是战胜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还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风波等重大经济风险,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被党和人民称为“共和国长子”。

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同人民军队一样,是党和政府成功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特大自然灾害、重大经济风险的可以直接掌控调配的中坚和骨干,危急时刻、生死关头,中央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听党指挥。这些年,无论国资国企如何改,但坚持党的领导,国有企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这一条始终没有丝毫怀疑和动摇。

第三,我们已基本探索了一条加强国企党建的路子。中央对国企党建高度重视,很多部门和地方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坚决认真。1990年代以来,伴随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文件: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通知》,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等。

今年,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10.11 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这些文件和重要讲话都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国资国企改革中加强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对加强改进国企党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级党组织在企业党建方面头脑清醒,态度坚定,执行有力。

第四,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党内集中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国有企业成功进行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及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企业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冲击,逆势发展,央企科学发展观教育实践活动功不可没。

一些企业包括央企领导人因腐败问题被查处,对企业干部职工心理造成一定冲击,企业各级党组织通过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和巩固“反四风”成果,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统一思想,安定人心,稳定大局,保证了各项工作平稳推进。

这也同时证明,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是清醒坚定的、党的工作基础是扎实的,少数人消极腐败代表不了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广大党员干部。

党组织和法人治理结构要实现同步对接

现在有的人认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组织抓好自身建设,管好党员就够了,而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应该是法人治理结构的任务。对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党要管党的科学含义,准确把握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科学内涵,切实保证党组织在企业履职行权。

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时,有意无意忽视党组织的作用,实际上是限制国企党组织权力,压缩党组织在企业工作空间,其本质就是将党要管党等同于党只管党,客观上虚化和弱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党要管党的第一要务就是党组织要推进党领导的事业,党必须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必须保证党的领导贯穿党的事业的全过程。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议大事、谋全局、把方向,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伟大事业,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执行,保证企业改革发展正确方向。按照中央精神和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必须履行好六种权利:企业改革发展的引导推动权、企业重大决策参与权、企业重要经营管理干部选拔任用主导权、党员干部从业行为监督权、企业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保障权、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权。

切实履行六种职权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应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是对接。国企党建必须同国资国企改革同步推进,党组织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职能、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工作机制必须同步对接。

二是融入。党组织要融入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党的工作要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党建工作目标要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目标。

三是参与。党组织要积极参与企业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重大问题决策,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执行。

四是主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就是党组织主导企业选人用人,党组织不仅要管政策、管标准、管程序,也要管人头、管监督。

五是维护。党组织要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六是监督。党组织要强化对企业领导人员从业行为监督,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是领导。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领导。

八是覆盖。国资国企改革中,必须保证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和党员作用在新的经济组织和单位的全覆盖,现阶段要重点关注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海外企业党组织建设。

九是创新。搞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关键在改进,重点在创新,目的在加强。

十是到位。企业党组织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切实履行六种职权,做到不越位、不错位、要到位,用权力和责任的到位推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到位。

猜你喜欢
国资中央党组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特力A背后的“国资”奇兵
重庆国资混改调步:先卖小企业大多亏损
地方国资改革启动6.7万亿资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