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亟需回归初心

2016-12-02 14:42包纯田
财经国家周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股份制导向金融机构

包纯田

尽管新金融的发展势如破竹,掣肘其发展的因素却在悄然显现。

金融不是个陌生的词汇。

所谓新,与旧相对,即相对于传统的、原有的、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体系和金融机构而言。新金融是新出现的,它所提供的服务方式、组织形式、实现功能等均与之前有所不同。

然而,尽管新金融的发展势如破竹,掣肘其发展的因素却在悄然显现。

近期出台的各项金融监管政策,已经对新金融的发展加了一些高压线,而且一再提示风险,这非常必要,但只有这样还不够。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应该尽快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地对新金融定好位。否则,无论企业、政府部门还是从业人员都会无所适从,不知道何为比较妥当的方向,何为力求避免的方面。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表现为无序状态,各类金融案件频发,不仅与机构及个人有关,亦与当前我国的金融大环境密切相关。

第一,金融监管定位仍不甚明确。全国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都应由中央管,还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分层、分类监管或者日常监管?

这一争论尚无定论。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已与以往实行中央大一统的时代完全不同,经济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相伴的金融管理方式也应及时调整。

第二,国有与民营,究竟谁为主谁为辅?

以浙江为例,目前浙江省金融机构中65%左右的资源掌控在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之中,其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外省市大型银行以及浙江省本土银行的金融资源总和约占35%左右,这是多年延续下来的结果。

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国有资本控股的比例正逐渐下降,民营和综合性股份制资本控股在增加,这是未来大方向。

因此,这涉及到究竟是坚持国有控股为主导,还是转而以民营和综合性股份制控股为主流的问题,亟待审时度势并进行调整。

第三,实施产业导向还是由市场说了算?

近期,关于产业导向政策是否可行的讨论层出不迭,参与者各持悲观态度或乐观态度且各有依据。

经济发展究竟是以国家性的宏观导向为主方向,还是市场竞争结果引致的市场选择为主导?同样面临着选择。

在基本定好位的前提下,开放运营管理以及规范化严格管理,是新金融领域面临的重大任务。

近几年,各种新兴金融业态迅速兴起,动辄几千人、上万人的创业机构并不在少数,这些机构即便不被作为金融机构对待,也至少应将其视为金融组织,即使不纳入法定监管,也应纳入政府的日常管理范畴。

当前的金融政策环境下,让大型银行机构为科技类、创新型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还十分困难,要解决这部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就必须另辟蹊径。

因此,在原有的传统小型银行基础上,新金融市场进行专业化改革亦是主导方向。不但要调整优化股东结构,最关键的是要在业务模式上进行突破,也就是允许其进行股、债结合等创新型发展。

毫无疑问,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金融监管的力度将不断加大,社会监督力度也会加大,新金融不可避免地会迎来大洗牌,唯有回归初心、回归规范才能行稳致远。

(本文由实习生王亭亭根据作者在2016中国新金融论坛上发言整理)

猜你喜欢
股份制导向金融机构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犬只导向炮
员工持股计划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树立“五个导向”严格党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