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二甲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

2016-12-07 01:36张丽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培南亚胺铜绿

姚 蓓,张丽丽

(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400053)



·临床研究·

重庆某二甲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

姚 蓓,张丽丽△

(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400053)

目的 分析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2013~2015年期间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3~2015年期间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2015年比较2013年,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由25.3%、18.7%、28.6%、69.2%降至16.1%、15.2%、20.5%、33.0%,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2013年的8.8%、14.3%升至2015年的14.2%、25.0%。结论 2015年比较2013年,该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显著上升,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必须要加强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最常见医院感染条件致病菌[1-2],有资料显示其引起院内感染发生率大于3.0%[3]。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治疗困难,为研究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变迁,本研究收集2013~2015年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标本来源于本院2013~2015年患者,包括痰液、尿液、脓液、分泌物和其他体液标本,共培养出287株铜绿假单胞菌。常规分离菌株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plus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

1.2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培养基MH琼脂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药敏纸片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运用抗菌药物包括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药敏试验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0年推荐的纸片琼脂扩散法测试 。

1.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筛选 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中3类或以上药物同时耐药判断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 菌株标本来源分布情况 2013~2015年本院分离的28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痰标本分离最多216株,占75.3%;其次为分泌物28株,占9.8%;尿液20株,占6.9%;脓液18株,占6.3%;其他体液标本5株,占1.7%。见表1。

表1 2013~2015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标本来源及构成比例[n(%)]

2.2 2013~2015年本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变化 2013~2015年分离的28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发生变化: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的耐药率有所降低;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有所上升。见表 2。

表2 2013~2015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分析[n(%)]

3 讨 论

铜绿假单胞菌不仅是引起菌血症、泌尿系统感染及多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4]、医院获得性感染居首位的革兰阴性杆菌病原[5]。据报道,在医院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肺部感染中占第2位,在泌尿系感染中占第3位[6]。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合理的抗菌药物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2013~2015年,本院分离出的287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率最高为痰液标本,占75.3%,说明呼吸道是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

从数据可分析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所下降。其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6.7%,与文献报道接近[7],提示阿米卡星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8]。而亚胺培南耐药率有所上升,可能和本院对此药使用比例增高有关。建议临床医师在只有在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时,才考虑使用亚胺培南[9],且用药前需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快速产生耐药性[10],笔者通过此研究希望为本院临床医师提供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依据,尽量减少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广泛耐药性。

[1]罗甫花,蒋晓军,姜维.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42株耐药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496-2497.

[2]余建华,唐永明,穆琪,等.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2):2453-2454.

[3]杨政,袁喆,李崇智,等.2009~2011年重庆某三甲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1):2191-2194.

[4]马颖,桓新.临床标本中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5):107.

[5]刘慧慧.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耐药性变迁研究进展[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3):171-173.

[6]谢朝云,熊芸,孙静,等.某医院外科住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7):664-666.

[7]田文广,黄文祥,贾蓓,等.腹腔感染革兰阴性细菌耐药性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1):2235-2239.

[8]张祎博,倪语星,孙景勇,等.2010年中国CHINET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3):161-166.

[9]李杰,苏维奇.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及其耐药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3):475-477.

[10]吴娟,胡昌东.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4):93-94.

10.3969/j.issn.1673-4130.2016.21.037

A

1673-4130(2016)21-3047-02

2016-04-03

2016-06-12)

△通讯作者,E-mail:420550890@qq.com。

猜你喜欢
培南亚胺铜绿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川白芷抑菌活性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
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注射用多尼培南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双马来酞亚胺的性能研究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Cica-Beta Test试剂盒检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评估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中亚胺离子的断裂特征及其在肽段鉴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