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分析

2016-12-07 01:37王晓妹贾雪芝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克林大环内酯红霉素

王晓妹,贾雪芝,李 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834000)



·个案与短篇·

葡萄球菌属中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分析

王晓妹,贾雪芝,李 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834000)

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D-试验

在医院感染中,葡萄球菌是常见病原菌之一[1]。葡萄球菌耐药日益严重,给治疗带来巨大困难,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逐渐增多,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2]。因此,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林克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抗菌药物为首选药物。克林霉素有较强组织渗透性,常用于皮肤软组织感染治疗,也是青霉素和头孢类过敏者的替代药品。随着克林霉素被临床广泛应用,耐药也随之增加。实验室未开展D-试验时,药敏报出克林霉素敏感,但临床反馈其治疗无效。因此,了解本院2年来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能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2015年从本院临床科室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19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47株。

1.2 鉴定及药敏试验 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分析仪系统进行鉴定,鉴定卡选用GP测定,药敏卡选用AST-GP67测定,该卡片采用2个孔位检测红霉素诱导素克林霉素耐药,1个孔位为0.5 g/mL克林霉素,另1个孔位为0.25 g/mL克林霉素及0.5 g/mL红霉素。D-试验检测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9年版进行操作与判读结果。

1.3 培养基及药敏纸片 M-H琼脂平板、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血琼脂平板均购于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药敏纸片红霉素(15克/片)和克林霉素(2克/片)购于英国OXOID公司。

1.4 D-试验检测 将2 μg/片克林霉素纸片贴于距红霉素(15 g/片)20 mm处,进行16~18 h的35 ℃孵育。在近红霉素的克林霉素纸片一侧,出现截平现象或抑菌圈缩小,而呈“D”形提示可诱导的克林霉素耐药存在,D-试验阳性。

1.5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2 购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

2 结 果

2014~2015年葡萄球菌、MRSA、MRSE对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发生率,见表1。

表1 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发生率

3 讨 论

2014~2015年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共199株,D-试验阳性59株,诱导耐药率29.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共477株,D-试验阳性72株,诱导耐药率17.7%。MRSA共34株,D-试验阳性6株,诱导耐药率17.6%。MRSE共331株,D-试验阳性82株,诱导耐药率24.8%。D-试验结果显示MRSA和MRSE的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发生率差异不大,分别为17.6%和24.8%,与杨燕等[3]的报道相近,但比黎文成等[4]报道的数值低,原因可能与不同地区红霉素耐药基因构成差异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多少有关。

大环内酯类耐药机制主要是msrA基因编码的泵出机制和核糖体靶位的改变,erm基因编码的23srRNA甲基化导致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和β型链阳霉素耐药(MLS型耐药),msrA基因编码产生1种外排泵,从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5]。MLS型耐药又分为结构型(CMLS)和诱导型(iMLS)2种[6]。CMLS型耐药表型为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耐药,药敏试验可测出。iMLS型耐药表型为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药敏试验不能测出,在未进行诱导试验的情况下,临床选用克林霉素治疗感染,会导致治疗失败,给患者带来更大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因此,2004年美国CLSI规定,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应进行D-试验以检测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D-试验阴性,药敏报告克林霉素敏感;D-试验阳性,报告克林霉素耐药,并向临床提示通过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试验,克林霉素耐药,但克林霉素对某些患者可能有效[7]。

克林霉素抗菌普广,抗菌活性强,组织渗透性强且易吸收,血药水平稳定,对常见链球菌、葡萄球菌、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都有抗菌活性,并可与阿米卡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小,广泛用于临床。

对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分析,可准确指导临床用药,减少临床盲目用药,对控制抗菌药物耐药发生具有一定意义。

[1]王爱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9.

[2]肖永.临床抗生素学[M].重庆:重庆卫生出版社,2004:60-63.

[3]杨燕,孙长贵,曾贤铭,等.耐红霉素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检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3):206-208.

[4]黎文成,李勰璘,付玉梅,等.D-试验在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检测[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8,36(1):41-42.

[5]倪语星,尚红.临床微生物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0.

[6]王明贵.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0,21(1):13-15.

[7]赵江花,杨健英,赵文申,等.25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7):37-38.

10.3969/j.issn.1673-4130.2016.21.062

C

1673-4130(2016)21-3091-02

2016-04-15

2016-06-24)

猜你喜欢
克林大环内酯红霉素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烫不死的细菌
老鼠克林求学记
2012—2016年大环内酯类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分析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SCD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不倒的陀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柔红霉素致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