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为思维”: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经营理念新思维

2016-12-14 01:19王风华范青蠡周忆南黄俊知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00083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圣安德鲁斯KY69LY
上海管理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愿景用户思维

范 徵 王风华 范青蠡 李 妍 周忆南 黄俊知(.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00083;.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圣安德鲁斯 KY69LY)

“三为思维”: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经营理念新思维

范 徵1王风华1范青蠡2李 妍1周忆南1黄俊知1(1.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2.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圣安德鲁斯 KY169LY)

本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特征,基于人类的本性剖析了移动互联网的“三为思维”本质:用户为先、体验为王、平台为本。在此基础上,联系小米、TAB(腾讯、百度、阿里)等案例,剖析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经营新理念。

移动互联网;经营理念;三为思维;用户为先;体验为王;平台为本

1 移动互联网思维的逻辑

移动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多维网络状的社群生态思维。这种社群生态思维,以节点彼此连接,形成大小不同的生态圈。不同生态圈之间也彼此连接形成更大的生态圈。更大生态圈再彼此连接,形成更大的生态圈或系统。以此类推,没有终极。涉及马化腾、雷军在内的国内外互联网众多专家概括了移动互联网的诸多特征,综合分析起来可以概括为表1的“做什么:平台为本”、“为什么:用户为先”、“如何做:体验为王”三方面。

表1所概括的移动互联网思维的“三为”本质,源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个商业特征,又符合人类的贪婪、懒惰和自私的三大人性(见表2第2大栏):所谓商业本质有三个:价值本质、便利本质、优选本质(周密,2014)。价值本质,就是必须提供对方认为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便利本质,就是必须尽可能降低交易和使用过程中的程序;优选本质,就是相比较而言,当前这一交易对双方来说是最划算的。商业就是通过交易获取利益,商业模式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具体方式。移动互联网思维的 “三为思维”逻辑分析如下:

表2 移动互联网思维逻辑导表

1.1 用户为先

移动互联网思维是用户思维而非客户思维,其特点是放长线钓大鱼,用户领先而非客户领先。基于贪婪本性的价值本质,就是必须提供对方认为有价值(或免费)的产品或服务。线下与线上的结合是很多传统制造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理性选择。阿里巴巴的愿景即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它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而不是赚钱。但在此过程中一不小心赚大钱了(如支付宝)。

为什么小米公司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它和传统的手机厂商有什么区别?互联网公司很典型的一个商业模式叫做“羊毛出在狗身上”,往往不直接通过销售产品赚钱,而把产品当作聚合用户的一个入口,在与用户不断的交互中为用户创造持网类企业一般创建了一个对特殊私群用户而言有用的体验平台,而非单个产品。百度的使命就是创建一个中文搜索平台,成为“全球最知名的中文搜索服务商”。

2 基于移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经营新理念

移动互联网“三为思维”本质,即是移动互联网类企业的经营新理念(见表2第3大栏)。基本地,一个组织的经营理念涵盖了一个组织关于如图1所示的三个层面的基本命题(范徵, 2010):①我们组织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什么(What to do)?即组织的“使命陈述”;②我们的组织为什么提出上述这个使命(Why to do)?亦即组织的“愿景宣言”;③我们如何实现这个使命与愿景(How to do)?这就涉及组织的“商业模式”(Model)。“愿景(vision)”和“使命(mission)”都是经营理念的有效组成成分,但它们是不同的概念。判断的方法是看:“这个陈述是我们组织或部门做了什么,还是界定了为什么我们组织在这个行业存在?”“什么”倾向于使命,“为什么”指的是愿景。愿景是关于一个组织存在理由的认知。关于“为什么”方面的认知要难于关于“做什么”、“如何做”方面的认知,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明白自身的存在理由的。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为自己的客户和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所有参与者服务的一系列基于核心能力的差异化战略安排,以实现企业的使命和愿景。续的价值,从而获得收益。对小米公司而言,手机只是一个聚合用户的入口而已,它并不是单纯地销售产品,而是在运营用户。这就是粉丝经济背后的一个本质区别。我们都是微信、微博的用户,但我们不付费,我们不是它们的客户。但当粉丝超过一定数量,微博营销、微信营销随机开始,从量变到质变,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1.2 体验为王

移动互联网思维还是用户体验思维而非卖家单向思维,其特点是提供相对极简的标准程序化自助式信息体验。基于懒惰人性的便利本质,就是必须尽可能降低交易和使用过程中的程序。谁能更加快捷,让客户更加便利谁就是赢家。移动互联网类企业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体验为王。腾讯的模式即是“通过加强人与人之间沟通提供免费即时通讯软件(QQ、微信)累识大量基础,用于ICEC服务(信息、通讯、娱乐、商务)”。微信与微博最大的差异即在于微信是主动送到你面前的,而微博是需要你去寻找的。

1.3 平台为本

移动互联网思维是平台思维(如微信平台)而非单一产品思维,其特点是相对极低的边际成本。基于自私人性的优选本质,就是相比较而言,当前这一交易对双方来说是最划算的。移动互联

表1 移动互联网思维特征一览

图1 经营理念三角轴

移动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价值观和经营理念(马云,2010)。综合起来,基于愿景、使命、模式经营理念三角轴的移动互联网类企业的通用经营理念可概述为“用户为先、体验为王、平台为本”三条: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使命(做什么)是做平台的,平台为本;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愿景(为什么)是用户为先;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模式(如何做)是体验为王。但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其具体企业的实现方式是不尽相同的。腾讯、阿里、百度的经营理念如表3归纳。可见,TAB三家演绎了各自对用户为王、体验为王、平台为本的独特理解。

3 移动互联网新创业:用手机当同传

步入信息时代的人类,信息的传输变得愈加方便和快捷,这也促成了日益繁多的国际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各种各样的国际组织和跨国会议相继出现。然而,这样的活动却面临着国际交流最本质的障碍——语言障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我们联合国了,联合国共有192个成员国,这些国家的日常用语言就有100多种,然而联合国会议的官方语言却仅仅只有6种,这对来自非官方语言国家的代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为了使这些代表能在联合国大会上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到会议中去,同声传译被引入并被广泛地运用在联合国的各种会议中。

由于其具有不占用会议时间的优势,同声传译已发展成为国际会议口译中最常用的模式,几乎所有正式的国际多语言会议以及国际组织都采用了同传,作为标准口译模式。同声传译除了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之外,也广泛应用于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诸多领域。现场同声传译的基本方法是:(1)在现场某处设有一个隐蔽的同传室,供同传人员工作。现场音像等讯息通过网络能够传导到该同传室。(2)同传人员在同传室边听边译,仅利用讲者两句之间稍歇的空隙完成翻译工作。原文与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时间是三至四秒,最多十多秒。同传的翻译内容则通过无线网络传导到现场。(3)现场人员通过无线耳机接收同传讯息。就这样,同声传译通过它的高效率和连贯性,在不影响、不中断讲话者思路的同时,帮助聆听者实现对讲话者话语内容的同步理解。

在此三项中,我们认为利用移动互联网,还可以做些适当的拓展:首先,现场人员的无线耳机完全是可用各自手机替代的。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其次,同传室也不一定设在现场,它可以移在现场外,乃至世界上某个网络可以到达的地方。这在技术上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再次,话语者和倾听者,也可以是在会场外的,如在咖啡厅、旅馆,甚至是在街头巷尾。

于是,一种崭新的同传模式便可预期:操任何语言的人们,在任何地方会面,只要将各自手机调控到某一特殊的共同频率,与世界上某处提供同传的据点(同传中心,trans-center)相连接,双方只说各自的语言,通过trans-center同传人员的服务,便可实现无障碍的自由对话——无需翻译,同传也无需在场。这样,既可大大提高同声传译的灵活性,同时也能使这些同声传译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且还避免了同声传译员为了不断变更的同传现场而在世界各地之间来回的奔波。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的介入,人们的沟通,尤其是不同语言互相之间的沟通正变得日益频繁,致使人们迫切地需要一种更为灵活和方便的翻译方式。trans-center即是一种很好的出路。trans-center能使不同语言之间随时随地的沟通成为可能。人们完全可以利用手机作为同传内容的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手机网络与同传中心的同声传译员相连线,从而实现无障碍的异语言间自由对话。

表3 TAB的经营理念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了的“平坦的世界”(Friedman, 2005)。弗里德曼发现,由于网络的存在,在呼叫中心(call-center)领域,印度等地几乎外包了美国的所有业务——现在,如果在美国打电话给一个呼叫中心,接电话的大都是远在印度的印度人,通过网络,他可以告知你相应的信息,完成相应的业务。这样通过网络便可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如此,我们可以大胆想象,今后,路上偶遇的两位不同国籍的人,如能通过各自的手机移动网络进行同声传译,实现自由交谈,那该多好啊!

基于用手机当同传的移动互联网新创业企业的经营理念可以概述为:愿景——“实现无障碍的异语言间的自由对话”;使命——“构建全球手机同传平台”。体验模式——“手机当同传”,使不同语言之间随时随地的沟通成为可能。

4 结论

移动互联网类企业的通用经营理念可概述为“用户为先、体验为王、平台为本”三条: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特征之一是从产品售卖到用户运营的商业逻辑,移动互联网思维是用户思维而非客户思维。这就需要提供符合人类贪婪本性的产品和服务,移动互联网下企业的存在理由(愿景)便是“用户为先”。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特征之二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消费行为,这就需要提供符合的人类懒惰本性的便利产品和服务。移动互联网下企业的商业模式的要点便是“体验为王”,其特点是提供相对极简的标准程序化自助式信息体验。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特征之三是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的经济特征,这就需要提供符合特殊社群自私本性的产品和服务。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平台”,移动互联网下企业的使命便是“平台为本”,移动互联网类企业一般创建了一个对用户而言有用的体验平台。

[1] Jones, David.Who Cares Win: Why Good Business Is Better Business,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12.

[2] Kerpen,Dave.Likeable Business: Why Today’s Consumers Demand More and How Leaders Can Deliver, McGraw-Hill Education.2014.

[3] Friedman,Thomas L. The World is Flat, International Creative Management, Inc.2005.

[4] 罗振宇.罗辑思维,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5] 潘政慧.再说互联网思维:三个标准决定真伪,http://www. tmtpost.com/91719.html,2014-02-03.

[6] 颜艳春.未来五年你怎么活?必看互联网思维落地十大法则, http://www.qirui.net/index.php?_m=mod_article&_a=article_cont ent&article_id=829,2014-02-15.

[7] 马金同.互联网思维下的几种商业模式:免费型、偶像型、整合型、消遣型,http://kuailiyu.cyzone.cn/article/8010.html, 2014-02-14.

[8] 谭长春.移动互联网为什么会抢走你的传统生意?谭长春营销与管理咨询,2014-04-11.

[9] 徐高.互联网思维”的经济学逻辑,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2014-04-14.

[10] 高建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http://jinrilz.com/ h-nd-698-4_11.html,2014-03-03.

[11] 沈拓.不一样的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12] 马化腾.关于互联网未来的7个思考,互联网金融网, 2014-02-05.

[13] 英达瑞.史上最全的互联网思维精髓总结,http://www.chinaz. com/manage/2014/0213/338737.shtml,2014-02-13.

[14] 顾嘉.反思移动互联网,http://tech.qq.com/a/20140304/004175. htm,2014-03-04.

[15] 赵大伟.社群商业: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商业图景,http://www. tmtpost.com/121367.html,2014-07-10.

[16] 马云.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价值观,http://tech. qq.com/a/20100328/000044.htm,2010-03-28.

[17] 周密.商业模式就是如何满足人性,http://www.shellsec.com/ tech/135925.html,2014-08-04.

[18] 项建标.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19]雷军.谈小米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http:// www.bianji.org/news/2014/02/807.html, 2014-02-15.

[20] 范徵.经营理念三角轴:使命、愿景和商业模式,上海管理科学, 2010(6).

[21] 范青蠡.用手机当同传——利用手机网络外包同传的可行性探索,全球学生大会入选论文,纽约.2011.

[22] 周鸿祎.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中信出版社.2014.

[23] 迈克尔·波特.智能互联产品是什么?能做什么? 哈佛商业评论,2014-10-23.

[24] 马云.马云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演讲,http://news.mydrivers. com/1/338/338584.htm.2014.

Three Prior Factors Methodology:New Business Philosophy in Mobile Internet Era

Fan Zheng1, Wang Fenghua1, Fan Qingli2, Li Yan1, Zhou Yin'an1, Huang Junzhi1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ommercial features of mobile internet era based on human nature,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3 prior factors" methodology: to give priority to user, experience and platform. Furthermore, the article utilizes some cases, such as Xiaomi Tech and TAB( Tencent, Alibaba and Baidu), to put forward some new ideas of Business Philosoph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bile internet era.

Mobile Internet; Business Philosophy; 3 Prior Factors Methodology; Priority of User, Experience and Platform

F49

A

1005-9679(2016)02-0014-04

本文获“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15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经后期修改。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企业走出去跨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批准号:14ZDA063)、国家自科“基于网络信息主动发现的‘文化距离’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影响路径的研究”(批准号:71402097)、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科研项目“基于多语种文化数据仓库的无国界管理战略路径研究”(批准号:2013114ZD001)系列研究成果。

范徵,教授,博导,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主要从事跨文化管理研究;王风华,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范青蠡,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本科生;李妍,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金融;周忆南,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生;黄俊知,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文化管理。

猜你喜欢
愿景用户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