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演变

2016-12-14 21:22王燕闫站站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11期
关键词:逻辑起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

王燕 闫站站

[摘 要] 生命教育在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针对高校生命教育这一领域的研究我们做得既不全面也不深入。生命教育这一命题被我国学术界所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逐渐地发展起来,但是我国对于生命教育的实践还不完善,尤其是针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命教育。我们应该积极地研究其事理逻辑,判断其教育演变,并指导高校生命教育实践。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逻辑起点;演变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1-0028-02

在整个人类的社会发展历程中,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推进人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个人类社会中各要素的和谐相处,诸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是生命价值的外在表现。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是在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刻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思想经历了由被人们不熟悉到逐渐地被人所接受和认可的过程。生命教育这一命题被我国学术界所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逐渐地发展起来,但是我们对高校生命教育这一领域的研究既不全面也不深入,对于生命教育的实践还不完善,尤其是针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命教育,我们应该积极地研究其事理逻辑,判断其教育演变,并指导高校生命教育实践。

一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即是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最一般、最简单的本质规定。

(一)从当代大学生的特征以及发展需要出发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成长环境主要是新一代的多媒体环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逐渐普及,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智能手机、聊天软件、BBS、MSN、微博、博客、微信等新媒体已经成为这一大学生群体展现自身个性、表达自身情感的载体。新媒体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学习习惯等日常生活里的各方面,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特征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我们应该理性评估,合理分析,更新对他们的观念。当代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他们自身具备一些其他大学生所不具备的特征。第一,主动接受知识,在新媒体普及的大环境下,他们由被动地接受各类信息知识转为主动地去搜索信息,获取资源,知识接纳方式主动化了,他们不仅接受知识,还传播知识。相反的,教育者则失去了单向施教、刻板传授的地位,也失去了优先获取资源的权利。第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互联网上个人私密空间得到了发展,这样就淡化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一个人空间的出现滋生了排他的心理,排他的心理又导致了这一群体与老师、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减少,不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品格。

(二)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程度和接受程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其传统文化视野中对人的生死问题有着独特的解读和阐释,这些解读和阐释是不同于其他文化样式的。这些传统文化中对生死的态度对人们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导向性的影响,这些传统文化范畴中对生死的阐释与界定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我国的国情。钱穆先生有言“中国的传统文化,彻头彻尾,乃是一种人道精神、道德精神”,并且说,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乃一切寄托在人生实务上,一切寄托在人生实务之道德修养上,一切寄托在教育意义上”。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的态度“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融感性、理性于一体,合万物生命于一体”。

二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生命教育和新媒体高度融合,教育方式呈现全时空化

以交互性和数字化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工具,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他们进行咨询获取、进行学习研究、开展人际交流、表达情感思想的重要的方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两个基本因素,他们两两之间多种形式与类型的资源交流和信息沟通依赖于新媒体良好的交互性、有效的即时性、高度的集成性。针对新媒体在当代大学生这一群体中的作用和效能是不容忽视的,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以新媒体为手段,以培养大学生生命教育意识为目的,采取合理、有效、科学的手段进行生命教育。所以,在当前针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和新媒体高度融合,让这一群体在教育者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并自我教育,避免单调地接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应试教育的倾向,开展专属于当代大学生的全时空的生命教育的新时代。

(二)精神生命教育、自然生命教育和社会生命教育共进互融,教育内容趋向拓展化

人的思想具有逻辑思维能力,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质。人的自然、社会、精神三种生命相互融合在一起。生命教育应该站在提高受教育者生命力价值的角度,做到关注人性完善,关怀人的生命历程,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引导他们对人本身的科学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逐渐养成自身真、善、美的完美人格,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一个人的生存信念受生命态度的影响,而生命态度又是生存信念所决定的,针对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健康的生存观念,能够促进他们的精神生命教育、自然生命教育和社会生命教育的共进互融,使生命教育向拓展化方向发展。

(三)生命教育资源建构要实现社会各界多方资源的互补,趋向协同化

生命教育是一项较大规模的,比较系统的工程,所以生命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一方资源,而是需要协同多方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规范的生命教育体系。学校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渠道,要积极地研究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因为学校是针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力量,关乎生命教育实施的成败,学校通过对当代这一大学生群体的生命教育进行的研究,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生命教育理念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生命教育科研能力,通过开设生命教育相关课程为当代大学生创设健康向上的生命教育环境。保证生命教育能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家庭,家庭环境中的生命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可抗拒的,尤其是对他们的成长所起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认知态度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庭在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在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协同发挥作用,共同将生命教育这项工程完美完成。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当代大学生们已经不能像以往一样仅仅在象牙塔般的大学里接受教育,而规避社会的复杂环境,所以社会和政府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后盾力量,是完成生命教育过程的重要保障,有了社会和政府的支持,针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的生命教育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让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合同协作,给当代大学生创建开拓一个良性循环的教育空间,使教育的形式和教育的内容保持均衡一致。

人的一次次的生命活动组成了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人的一次次的生命活动需要教育来对其进行生命的关怀,所以,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形成某种生命意识,即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并使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正确,目的是促使这一特殊群体形成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命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整个生命过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持久地在当代大学生群体内开展生命教育,对于他们更深刻地认识生命内涵,更全面地掌握生命内容,更有效地珍爱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使他们的生命观念朝着正确、完善、系统的方向发展,提升他们的生命品质,使他们真正地去认识、理解、热爱、感悟、敬畏、关怀并最终信仰生命,这对于整个的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中共中央马克

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5.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3]刘湘溶.大学应积极成为社会创新文化的引领[J].中国

高等教育,2007(7).

[4]钱穆.民族与文化[M].香港:新亚书院,1962.

[5]张英,钟毅平,谭千保.生命意识的文化底蕴与生命教

育的抉择[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6]蒋义刚.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分

析[J].南方论刊,2009(11).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0.

[8]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方法[M].江雪,编译.天津:天津

人民出版社,2003.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逻辑起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建构体现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