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技术声触诊组织成像鉴别诊断老年全身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

2016-12-17 07:52伍晓鸣冉海涛谢昭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正确性浅表外表

伍晓鸣 冉海涛 谢昭鹏 田 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学院,重庆 401100)



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技术声触诊组织成像鉴别诊断老年全身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

伍晓鸣 冉海涛 谢昭鹏1田 甜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学院,重庆 401100)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技术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对老年表面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老年病人66例,共计80个淋巴结。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与VTI检查,并绘制常规超声、VTI及常规超声联合VTI判断老年外表肿大淋巴结是否正常的ROC曲线图。结果 经ROC曲线显现,常规超声判断表面肿大淋巴结正常性的敏感水平、专一程度和精确性、阴阳估计值分别为73.5%、81.3%、82.1%、82.9%、78.1%;VTI技术分别是87.0%、63.0%、76.0%、71.0%、84.2%。确定常规超声+VTI+VTQ 串联方法表示三种方法同时判断为反常性表面淋巴结才可以确定是反常,否则即为正常;确定常规超声+VTI+VTQ并联方法表示其中一种方法判断为反常性淋巴结可以确定为反常,否则为正常;常规超声+VTI+VTQ串联方式区别判断外表肿大淋巴结正常性的专一水平和VTQ技术相同,有91.5%;而就敏感水平、正确性而言,常规超声与VTI 技术分别降低为64.0%、78.0%;常规超声 +VTI+VTQ 并联方法区分判断外表肿大淋巴结正常性的敏感水平和阴性估量值都比常规超声与VTI技术高,可以接近100%,但专一性、正确性都比常规超声与VTI 技术低,分别为 63.9%、81.7%。结论 常规超声、VTI 技术和 VTQ 技术对判断外表肿大淋巴结的正常性都有一定价值,结合常规超声、VTI 技术和 VTQ 技术能很好地提升浅表肿大淋巴结正常性判断的正确性,对老年人浅层淋巴肿大的鉴别有很大意义。

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技术;声触诊组织成像

目前检查体表肿大淋巴结的方式包括临床接触判断、CT、MRI 和核医学成像等,但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超声检查方便、快速、可以重复,可成为最初检查肿大淋巴结是否正常的方式。现在常规超声检查只有淋巴形状和血液流动方面的技术,还不能提出淋巴结质量之类的问题。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技术、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是根据短时间和距离的聚焦声脉冲、利用感兴趣区(ROI)组织,让它出现瞬间、很小的移动,并利用声脉冲序列找出组织移动的状况。本研究主要利用ARFI技术(VTI 及 VTQ技术)检查老年全身浅表肿大淋巴结的坚硬情况,以此判断肿大淋巴结是否正常。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满身外表淋巴结肿大患者66例。男30例,女36例,年龄50~89岁,共80个淋巴结。包括移动性淋巴结30个,非特异性炎症性淋巴结35个,淋巴瘤15个,结核性淋巴结10个。所有淋巴结均行常规超声、VTI及 VTQ 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采用飞利浦Philips iu Elite多普勒超声诊断仪,9L4摄像头,频率4.0~9.0 MHz。

1.2.2 常规超声检查方式 通常采用二维超声确定肿大淋巴结的大小、位置、边缘、形状、内部回声、有无淋巴门等,同时观察淋巴结里面液体化死亡和硬化的状况。参照文献〔1〕对淋巴结内血供状态分型,Ⅰ型和Ⅴ型用作是否正常肿大淋巴结的判断形式,别的三种型用作恶性肿大淋巴结的判断形式。利用淋巴结的形状、淋巴门、内部回音、长短直径等方式判断淋巴结的好坏,判断淋巴结是否正常;里面血流动的分散(Ⅰ、Ⅴ型血流动,1 分;Ⅱ、Ⅲ、Ⅳ型血流动,2 分),每个淋巴按上面打分方式统计总分,以此得到淋巴结常规超声检查的最后得分。

1.2.3 VTI 检查方式 选取病灶最宽纵切面,同时患者憋住气,避开大血管,将取样框摆好,注意检查时ROI应包含病灶及周围正常组织,正常组织应为病灶的1.5~2倍,以便比较组织。在郑宝群等〔2〕的研究中,把VTI声像图硬度拿来分级:利用病灶区出现的黑白颜色不同占据的位置,把 VTI声像图分成五级:一级:病灶区都是白色或斑点黑;二级:病灶区多数是白色,少数是黑色;三级:病灶区黑色白色比例差不多;四级:病灶区多数是黑色,少数是白色;五级:病灶区都是黑色或斑点白。

1.3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7.0软件,得出常规超声、VTI及联合检查对浅表肿大淋巴结是否正常的动手者工作特征(ROC),定出常规超声及VTI 术区别判断表面肿大淋巴结是否正常的最好数值,算出对应的敏感、专一水平和正确性、阴阳性的估量值。把最后的结果作标准,计算联合常规超声VTI、VTQ区别判断表面肿大淋巴结是否正常敏感、专一水平和正确、阴阳预测值。

2 结 果

2.1 一般性的超声在确定肿大淋巴结是否正常中的价值 ROC分析显示,二维灰阶超声联合有颜色多普勒计9分为常规超声判断表面肿大淋巴是否正常的最好数值,即超过9分是恶性,相反就判断是正常;它评价正常性的敏感水平、专一程度和精确性、阴阳估计值分别为73.5%、81.3%、82.1%、82.9%、78.1%。见图1。

2.2 VTI 技术判断浅表肿大淋巴结是否恶性的价值 VTI三级为 VTI 技术判断浅表淋巴结是否恶性的最好数值,即淋巴结VTI 分级超过三级判断是恶性,相反则认为是正常;它的敏感、专一的水平还有正确性、阴阳估量值分别为87.0%、63.0%、76.0%、71.0%、84.2%。见图2。

2.3 结合常规超声、VTI、VTQ判断表面肿大淋巴结是否良性的价值 确定常规超声+VTI+VTQ 串联方法的含义为常规超声、VTI、VTQ一起判断是反常淋巴结才可以确定是恶性,否则就是正常;确定常规超声+VTI+VTQ 并联方法的含义是常规超声、VTI、VTQ中的一种方式判断反常淋巴结就确定为恶性,否则即为正常;常规超声 +VTI+VTQ 串联方法判断表面肿大淋巴结是否正常的敏感、专一水平和正确性、阴阳估量值分别为 64.0%、91.0%、78.0%、 87.9%、71.8%,常规超声+VTI+VTQ 并联方法判断肿大淋巴结是否正常的敏感、专一程度和精确性、阴阳估计值分别为 100%、63.0%、82.0%、73.4%、100%。常规超声 +VTI+VTQ 串联方法判断浅表肿大淋巴是否正常的专一水平和 VTQ 术相同,但是敏感水平、精确水平比常规超声、VTI 、VTQ都低;常规超声 +VTI+VTQ 并联方法判断外表肿大淋巴结是否正常的敏感水平和阴性估量值比常规超声、VTI、VTQ高,但专一度、正确性都较常规超声、VTI、VTQ低。见图3,表1。

图1 常规超声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ROC分析 图2 VTI技术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ROC分析 图3 VQT技术鉴别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ROC分析

表1 常规超声、VTI、VTQ技术结合判断老年浅表淋巴结是否正常的价值(n)

3 讨 论

Alireza等〔3〕的研究把二维灰阶超声和有颜色多普勒血流图像联合应用判断浅表肿大淋巴结的正常性,提示常规超声判断外表肿大淋巴结的正常性含有不足的地方,临床价值不高。

本研究提示VTI判断表浅肿大淋巴结是否正常的敏感水平很好,因为癌细胞跑到淋巴结时让原来的淋巴结皮质受到毁坏,癌细胞和间质细胞增加又出现了角化的问题,让皮质加厚,随后癌细胞更会打破淋巴结的薄膜,打湿四周的组织,使得淋巴结更加坚固,使可以移动的淋巴结 VTI 图像中生病的黑色部分占据的位置变大。然而三个反常淋巴结错误地判断为正常,原因是癌细胞开始只攻击淋巴结的一部分皮质,淋巴结结构没有大的毁坏,质地没有大的变化。VTI判断表面淋巴结是否为正常的专一性很低。

本研究也采用VTQ区分外表肿大淋巴结的正常性,4个淋巴结核被误判为反常,原因是淋巴结核内纤维组织加多,发生钙转化,因此淋巴结内硬性提高,VTQ测到的 SWV值也因此提高,导致判断错误。然而,非特异性增加淋巴结内部结构没有出现很大的变化和毁坏,只有炎性细胞在淋巴结内打湿,使得淋巴结体积变大,和四周的组织一般不出现连接,硬性也比较软,因此得出对的判断。26个反常淋巴结中有5个错判为正常,由于是不知道来源的移动性淋巴结、食管癌移动性淋巴结和有1个乳腺癌均出现源头变成液体死亡,使得SWV值很低,导致判断失误;另外一个乳腺癌移动到淋巴结在开始时的攻击,皮质部分被破坏,变成偏心性皮质,髓质和淋巴门还没有被攻击,淋巴结整个硬性不大,淋巴结结构没有被损坏,质地很软。以SWV值=2.756 m/s为最好值,VTQ判断表面肿大淋巴结的正常性专一水平、正确性、阳阴性估量值都比常规超声和 VTI 更好。此次研究结果也说明,常规超声+VTI+VTQ串联方法判断表面肿大淋巴结正常性的专一程度和VTQ 相同,而且敏感水平、正确性比一般的超声、VTI、VTQ都低;常规超声+VTI+VTQ并联方法判断外表肿大淋巴结正常性的敏感水平和阴阳性估量值都比一般的超声、VTI、VTQ要好,但专一水平、正确性比常规超声、VTI、VTQ低一些。

1 Lei Li,Xiang X,Zongxiang C,etal.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l_(t),a gene that controls leaf rolling in rice〔J〕.Chin Sci Bull,2014;59(25):3142-52.

2 郑宝群,覃业志,陈晓霞,等.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技术对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12(7):568-73.

3 Alireza Rezazadeh,Mostafa Sedighizadeh,Ahmad Hasaninia.Coordination of PSS and TCSC controller using 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o improve power system dynamic performance〔J〕.J Zhejiang Univ Sci C,2010;11(8):645-53.

〔2015-12-13修回〕

(编辑 袁左鸣)

伍晓鸣(1982-),女,在读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浅表器官研究。

R445

A

1005-9202(2016)22-5630-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2.062

1 重庆市中医院超声科

猜你喜欢
正确性浅表外表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可爱的外表下藏着恶毒的“心”
昆凌 甜美只是外表,我的心里住了个男孩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低调外表下的大惊喜 Rosso Fiorentino Pienza
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
“正确性”与“实用性”的初探
再议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