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6-12-20 19:25杨军强
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25期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党组织

[摘 要]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从实际出发,在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坚持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从机制入手,努力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功能完美、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的基层党组织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具有鲜明特色,在实际效果上深受群众欢迎。

[关键词]寒亭 基层服务 党组织 联系服务群众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69-02

一、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理论和探索

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生活在群众之中,与群众的联系最密切、最直接、最经常是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以及执政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主动解民难、排民忧、顺民意,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寒亭区是潍坊市四个行政区之一,处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叠加区域,全区共有基层党组织1342个,其中党工委12个、党委33个、党总支90个、党支部1219个,党员23710名,农村党员11166名。近年来,寒亭区主动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和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情况,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坚持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从机制入手,努力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功能完美、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的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中在街道机关干部“驻村员”制度、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和党员星级化评活动等基层党建创新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当前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基本情况

一是基层党组织班子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在街道层面,按照“突出重点、同类同考、实干实考、考以致用”的原则,实行了实绩差异化考核办法,并采取署名带责推荐方式,公开选拔了9名街道党政正职,街道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得到有力提升。在农村社区层面,通过规划51个新型社区,组建社区党总支,同时选派313名街道机关干部下沉社区一线,农村新型社区已逐渐成为坚实的战斗堡垒。在村级组织层面,通过2014年村“两委”换届,按照“讲政治、重品行、有本领、善服务、口碑好”的十五字新标准,严格把关、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村班子整体素质得到明显加强。

二是党员队伍整体活力进一步增强。在党员队伍结构方面,党员队伍呈现出“一降两升”趋势,即平均年龄逐年下降,年轻党员明显增多,党员学历明显提升。同时,各村在发展党员时,注重发展农村“能人”,这些都使得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在党员规范化管理方面,自2008年起,在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星级化创评,全区共评选五星级党员11000人,约谈二星级以下党员120人,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开展农村“党员中心户”创评活动,评选农村“党员中心户”2450户,拓展了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新途径,搭建起了普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纽带和桥梁,调动了广大普通党员积极性。

三是基层基础保障水平进一步夯实。2014年以来,我区每年都从财政统筹1000万元,设立“保运转、促发展”基层组织运转保障专项资金,累计帮助基层建设项目122个,完善道路、水电、安监等基础设施项目41个,受益群众达6.2万人,保障了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严格按照《寒亭区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发放暂行办法》,为离任村干部发放了生活补助,解除了现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调动起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出台《关于解决镇街干部力量薄弱问题的意见》等制度规定,进一步加大了考选、挂职、实践锻炼的力度,充实了基层工作力量,有效缓解了基层干部力量薄弱问题。

四是党务村务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在党组织运转方面,建立起以“公推直选、党员列席、党员提案、党员首议、党员听证、党员票决、党员质询、党员评议”八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意愿表达机制。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对全区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评定先进党组织,助推达标党组织进档升级,督促后进党组织整改达标。在村级事务管理方面,建立实施以“任期承诺具体化、日常管理规范化、村务决策程序化、民主评议立体化、监督管理常态化、工作考核精细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化”管理制度。村级财务账目由各街道、开发区经管站代管,每月账目及时在村内张榜公布。将寒亭党务村务民主管理信息网和远程教育网进行整合改版,新设置民生求助、监督投诉、部长信箱等栏目,村务、财务等信息实行网上公开,截至目前,已发布党务村务信息33万多条,累计访问量已达82.4万人次。

虽然寒亭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基层、企业、群众服务和为科学发展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能力不断提高、载体有所创新,但做法和成效还只是初步的,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基层基础仍比较薄弱。尽管寒亭区设立了“保运转、促发展”专项资金,用以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但部分村基础差、底子薄,无资金、无资源,也缺少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村集体经济依然比较薄弱,甚至有个别村,产生了“等靠要”思想,只想坐等财政补助,无心谋求发展,“输血”力度的加大没能很好的带动“造血”能力的提升。个别农村新型社区服务场所标准不高、功能不完善,人员配备等软硬件设施没有及时配套,这都一定程度影响了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二是基层工作力量有所不足。当前,街道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大、学历低的干部比重偏大。尽管不断加大干部下沉一线力量,也采取招聘临时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等方式进行充实,但受资金等限制,基层工作人员队伍缺口仍然较大。村级班子后备干部人选比较缺乏,有的村外出务工、经商年轻人多,关心村级事务、村子发展的少,加上部分村班子对后备干部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青黄不接、年龄老化等问题。

三是部分干部能力素质不够高。目前,基层干部中,年龄大的干部学历较低,工作习惯于老思路、老办法;年轻干部学历高、但工作经验较少,不能熟练掌握处理急难险重问题的工作方法,在执政能力、观念上有所欠缺。

四是少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当前,基层党员中出现了宗旨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有的党员无一技之长,带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意愿,各种各的地,各管各的田;有的因年龄和知识老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仍然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

三、破解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落实党建责任,着力构建目标考核体系。一是树牢服务理念。继续巩固和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加大典型选树、加强宣传引导、开展主题培训、组织学习交流等方式,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鲜明导向,增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宗旨意识和服务理念。二是层层分解责任。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总要求和建设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各基层党组织创建目标和创建内容,对街道党工委书记,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重点细化大力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高度重视基层组织信访工作、抓好基层组织运转保障等基层党建工作十项职责;对片总支书记,参照组织员队伍管理模式,纳入组织部备案管理,作为党建直接责任人,定期调度考核;对村、“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强化政治职能和服务职能,实行履行党建工作评议通报制度,重点压实其维护和谐稳定、化解矛盾纠纷、领富带富的基层党建责任。三是健全考核体系。探索建立集指标、评价、考核、问责、反馈于一体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考评体系,实现分类定标、分级管理,完善日常记录和动态管理,强化基层自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力度,重点加大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评价权重,明确群众满意度导向。

(二)强化教育管理,着力构建基层队伍体系。一是建强党组织班子。严格按照实绩差异化考核结果,配强配顺街道班子;加大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转化力度,开办好“局长讲堂”和“街道周末课堂”,抓好村“两委”干部的集中轮训,不断提高其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经济与工作能力;尽快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及时发现培养农村青年致富能人,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充实后备力量,加速建立梯次明显的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党建手机信息平台,创建党员交流微信互动平台,用好“画乡党建”栏目,着力建设党员教育“三上”平台,全面提升党员素质。深化农村“党员中心户”创评,实施“三个1000工程”,即“发展1000个产业中心户、1000个行业中心户和1000个楼宇中心户”,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继续实施“农村党员素质提升工程”,依托区、街党校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每年培训1000名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2000名农村党员骨干,使每名党员掌握1—2项实用技术。同时,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畅通党员队伍出口,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纯洁。三是注重制度落实。严格落实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丰富谈话形式,经常性了解干部,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大力惩治“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力促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面落实《农村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强化履职记实、多方联评、问责处理等制度措施,建立起监督、追责和处理于一体的“立体化”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履职行为。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定期量化考核等基本制度,深入落实党员联系帮扶困难群众、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等制度,不断强化党员主体地位。

(三)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构建服务保障体系。一是强化经费保障。完善基层组织运转保障,抓好“保运转、促发展”基层组织运转保障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和规范使用,全面落实农村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发放办法。同时,通过理清一条发展路子、引进一个村集体增收项目、签订一份目标责任状等措施,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二是强化队伍保障。推动干部力量下沉,紧跟区委中心工作和产业布局,继续选派干部到重点村集中综合整治的农村一线、工业振兴的企业一线、重点项目建设开发的指挥一线、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市场一线等“四个一线”挂职锻炼,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增强年轻干部处理急难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大从项目建设和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力度,形成“人才到一线锻炼、干部从一线选拔”的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新常态。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在深入开展包村联户和第一书记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区级领导和区直部门联街包村制度,实现“帮扶共建”。各街道、开发区在土地发包、一般农田使用等政策上,给予农村更多的优先权。农业、林业、水利等涉农部门要注重将项目资金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上倾斜,吸纳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向他们引荐一些市场前景好、效益好、资源永续利用、长效性的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打造新型社区,着力构建基层阵地体系。一是坚持示范引领。学习先进县市区经验,围绕“四有”(有场所、有人员、有经费、有权办事)、“四个平台”(服务群众平台、信息发布平台、社情民意收集平台、锻炼干部平台)、“四个目标”(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创新社会管理、树立干部形象),整合民政、公安、卫计、住建等部门资源,加快社区服务标准统一、管理提档升级,积极开展农村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实体化运行。二是推动力量下沉。按照每个社区5人左右的标准,组织各街道80%以上的机关干部入驻农村社区工作,落实好“能办的”“代办的”“指导办的”三个清单服务项目,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组织农业、农经、农机、供销、卫计等部门单位到社区轮流坐班,为群众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等专业服务,保障社区“有人服务”。三是打造特色社区经济圈。对全区农村新型社区资源、产业结构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逐一研究分析,摸清具备的发展优势、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本着“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加工则加工”的原则,确定特色经济圈建设类型,制定全区农村社区经济圈建设规划,推动农村新型社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3]喻红秋.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J].党建研究. 2012(03)

[4]李柏红.积极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J].政策. 2010(02)

[5]沈小璇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求实,2013(I)

[6]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

作者简介:

杨军强,男;山东潍坊人;大学学历;职位: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委党校办公室主任;职称:讲师职称;研究方向:基层党建、文化产业等。

猜你喜欢
最后一公里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快递公司深挖“最后一公里”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