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

2016-12-20 08:46
民主与法制 2016年31期
关键词:消法高铁乘客

[高铁延误能否理赔?]

8月12日,由北京西开往深圳北的G79次高铁发生停电故障,车厢内上千人被困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车内近两小时,部分乘客虚脱。对此网友质疑:因高铁动车原因造成的晚点能理赔吗?对此,一些法律界人士指出承运人应该承担责任。对此,您怎么看?

@莫名的帅008;航空是有赔,可是设置了乘客无法掌控的各种条件,私有化后估计会有赔偿,但是各种条款使得真正能获得赔偿的乘客非常少。

@好圆的haoyuan:无视铁路目前堪称社会福利的低廉票价,一边批铁路“负债累累”一边又要晚点赔偿?想要改制提高利润?好啊,先涨价涨到你都不认识,等到票价跟新干线、欧洲之星看齐的时候自然连盒饭难看难吃的问题也可解决了,但那样你就能满意了么?

@王元娜:前段时间我乘火车时晚点等了大约一小时,就在想火车退票是要扣手续费的,当我们作为乘客的权利受到侵犯时也完全可以向铁路部门申请索赔。两者应当基于一个公平的环境中才能更有效地自觉遵守规则。

@凡人挠挠:不能简单理赔。是需要提高高铁科技水平,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不能高铁出故障,乘客夏天蒸桑拿,冬天入冰库,需要在出故障情况时,用科技手段保持车内空调适作,保持冬暖夏凉的服务质量。

[新消法实施条倒公开征求意见:“职业打假”将不再受消法保护]

工商总局近日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职业打假人”将不再受《消法》保护。有人说,这些人知假买假,还要索赔,是敲诈勒索;也有人表示,职业打假者是市场的民间维权力量,您怎样看待“职业打假”?

@远离1984:我们的目标是打假贷,而非打打假货的人;纳税人供养的工商人员精力不足以打假,有职业打假人替他们做事有什么不好?普通消费者的诉讼费时费力,谁会为一袋盐去折腾?支持职业打假人!工商是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无权解释法律。

@刘建勋法官:赞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保护的,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权益,而不是其他权益,这是讨论问题的核心。消费,是指购买生活资料的行为。职业打假,是营利性经营行为,所购商品不是生活资料,是经营者的库存货物。职业打假人在经营活动中,不应享受专属于消费者的权益。

@用户5207041207:为什么存在职业打假人?因为政府监管部门不给力,打假渠道单一,导致人民群众人身及财产安全无法保障。职业打假人的存在,可以对产假售假行为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民身体及财产安全!

@TONY3093一李诚涌:“职业打假”虽有营私利的目的性,但不可否定,其也有促进产品质量保障的作用,在当下监管力度或力量严重不足时,可视为一种辅助的监管也不是说不行,就如同监管机制,有官方、非官方的,当然还会有民众监督,这才是一套完整体系,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监管无盲点。 “不违反中国法律。”

——近日麦当劳宣布2017年美国市场将停用人类抗生素,其他市场未作要求。对双重标准,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表示,中国食品行业标准和美国存在差异,我国并未规定餐饮业不能使用抗生素,因此麦当劳此举并不违反中国法律法规。

“好经别念歪。”

——中国移动宣布,预计到今年年底,停止销售所有长途漫游套餐,逐步推进全国一体化资费。对此,《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评论:好经别念歪。在为之喝彩的同时,还需弄清,取消漫游费,会不会有漫游的其他“变种”?总资费有没有降低?

“教学任务占用了大量时间,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写论文。”

——遵义师范学院副墩授赵井春发表的《论刘震云官场小说的批判性》,从题目到摘要、关键词、二级标题等都与安庆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金鹏的论文一样。仅部分段落做了少许删减。对此,赵井春对媒体解释。遵义师范学院决定解除对其副教授的岗位聘任。

“已道歉,将深刻反省作风问题。”

——近日,网友爆料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市容局环卫工顶着近40摄氏度烈日接受领导慰问,前来慰问的领导则坐在阴凉处。对此,青山湖区官方微博发布说明:作为活动组织方,我们深表歉意,并已向现场的环卫工人和爱心企业诚恳道歉。对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深刻反省…·一

“无法律依据任何单位不得让民众到派出所开证明。”

——为解决民众反映强烈的“办证多、办事难”问题,公安部等12部门对此联合出台文件。公安部负责人表示,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凡是不属于公安机关法定职责的事项,任何单位不得再要求群众到派出所开具证明。

“关键是为什么医院里还有过期药未处理。监管部门在哪里?医院管理药品体制是不是有问题?”

——今年5月,江苏新沂时集卫生院踢球山分院给5岁半女童徐某接种狂犬疫苗,接种后发现该疫苗过期。新沂市卫计委日前回应称,对涉事当事人给予待岗、停薪、停职处理。对此,网友愤怒评价。

猜你喜欢
消法高铁乘客
对于裂项相消法求和的几点思考
高铁会飞吗
最牛乘客
对裂项相消法求和命题形式的归纳
人地百米建高铁
车上的乘客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第一次坐高铁
商家“紧箍咒”消费者“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