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2016-12-23 07:32黄可谈
中国水利 2016年16期
关键词:山塘金华市浙江省

黄可谈

(1.浙江省金华市水利渔业局,321017,金华;2.浙江省金华市水文站,321017,金华)

金华市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黄可谈1,2

(1.浙江省金华市水利渔业局,321017,金华;2.浙江省金华市水文站,321017,金华)

从有效解决浙江省金华市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新时期治水方针,围绕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持续、高效运行的目标,从工程管理责任、运行管理、维修养护、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对策建议;金华市

水利工程管理对长久而充分地发挥其经济、社会效益,确保其稳定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加快推进“标准强省”建设,巩固提升 “五水共治”成果,2016年年初浙江省启动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围绕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持续、高效运行目标,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全面建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措施。

金华市是浙江省传统水利大市,全市共有水库821座、库容1万~10万m3山塘5 332座、5级以上堤防1 730 km、万亩以上灌区36个、农村供水工程约2 900处、水电站354座,这些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对改善区域人民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大部分水利工程管理还存在权责不明确、人员配置不足、经费不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对正常发挥工程效益有较大不利影响。本文从着力解决金华市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全面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金华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和目标

1.管理对象

各类水库、重要山塘 (蓄水量5万m3以上的“屋顶山塘”或饮用水水源山塘)、大中型灌区(灌溉面积5万亩(1亩=1/15 hm2,下同)以上)、水闸(最大过闸流量在100 m3/s及以上)、堤防 (防洪标准20年一遇及以上的1~4级堤防工程)、农村供水工程(日供水规模200 t以上)、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 000 kW以上)、国家基本水文测站(包括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等水利工程。

2.管理要求

根据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意见》,按照水库、山塘、堤防、水闸、大中型灌区、农村供水工程、水电站和水文测站等工程类型,浙江省水利厅制定并发布了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综合为一体的《浙江省大中型水库运行管理规程(试行)》《浙江省山塘运行管理规程(试行)》等9个工程管理标准,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并发布了地方标准《浙江省农村水电站标准化管理规范》。浙江省水利厅还修订了《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定岗定员标准》,明确了纳入标准化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岗位设置和岗位定员(表1)。根据上述管理标准,标准化管理要求主要是达到“十一化”,即工程管理责任(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岗位责任)具体化、工程防汛和安全运行管理目标化、工程管理单位(岗位)人员定岗(编)化、工程运行管理经费预算化、工程管理设施设备完整化、工程日常监测检查规范化、工程维修养护常态化、运行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化、工程管理范围界定化、工程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工程管理信息化。

3.管理目标

到2017年年底,力争建立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到2020年年底,大中型及重要小型水利工程全部实现标准化管理;“屋顶山塘”等其他重要小型水利工程应达到标准化管理基本要求;创建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2家、水利部一级标准化电站5家、省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5家。

二、金华市水利工程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明确

以水库为例,全市821座水库中,水利、农业、司法等政府部门管理77座,乡镇(街道)、村属709座,个私业主35座;29座大中型水库全部成立了管理机构,147座小(1)型水库有130家建有管理机构,645座小 (2)型水库有283座建有管理机构,其余379座水库仅落实巡查责任人,一些水库主管部门(业主)未按规定落实专门的水库安全监管机构,未充分履行经费保障、机构建立、组织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等职责。此外,对非水利部门管理的水利设施和水管单位,行业管理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2.专业力量薄弱,业务水平低

尤其对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缺乏技术性的施工措施,难以有效提升工程的管理水平,无法真正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管护。全市聘用的5 000多名村级水务员和2 000多名山塘巡查员,是山塘等农田水利设施的主要巡查责任人,平均年龄超过55岁,文化水平以初中学历为主。

3.收入来源有限,管护经费不足

目前,金华市国有水管单位多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主要收入为发电、供水、农业灌溉水费等,其所承担的防洪等公益性运行管理费并没有列入同级财政保障范围,尤其是成立时间较早的水管单位因供养人员较多、运行养护费用增加等因素,导致收支长期倒挂,正常管护得不到有效保障。乡镇、村集体所属小型水利工程仅有巡查人员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缺乏工程管护经费。

表1 部分类别水利工程定岗定员标准

4.确权划界难度大,依法管理受制约

金华市70%以上水库、山塘等水利工程修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受当时未及时征转土地、只征不转、未办理征地手续等历史因素影响,多数水利工程虽已明确管理和保护范围,但无法确定权属;有些水库已划定的管理和保护范围不能满足《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有关标准。近年由于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土地资源紧张,征地费用高,水管单位推进确权划界难度较大。因未确权划界,部分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土地长期被周边村民侵占,蓄洪时往往发生淹没农作物事件,导致水管单位与周边村民的纠纷,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正常安全管理。

三、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1.明确工程权属,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拟纳入标准化管理的水利工程名录,分类梳理确定其管理单位或管理责任主体。大中型水利工程、重要河道堤防、县级以上城市防洪工程,原则上应由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设置岗位并相应配备符合要求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县级以上政府负责人、水行政主管部门、工程管理机构、各岗位人员分别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岗位责任。根据《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乡镇(街道)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并管理的水利工程监管,并组织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的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或管理责任主体。

2.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创新工程管理模式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针对面广量大的小型水库、山塘、农村供水工程等,要因地制宜地采用“以大带小”“小小联合”“以点带片”“分片统管”等工程管理模式或推行物业化管理方式。要加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培育力度,引导和鼓励具有较强专业力量的工程设计施工、制造安装、维修养护、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单位参与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由政府购买服务,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通过购买服务按照定岗定员标准落实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员,着力解决部分水利工程现有管理人员不足、管理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要鼓励农民自治管理,积极推进组建农民水利专业合作社,将其作为当地小、散水利工程管护主体,着力解决“有人用、无人管”问题。加强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拓展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监管系统,构建水利工程管理市场主体信用平台,规范和监管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市场。

3.建立保障机制,落实工程管护资金

按照长效管理要求,建立稳定的大中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两项经费”保障机制。要根据《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行)》《浙江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试行)》和工程运行管理规程,测算各项水利工程保障正常运行管理和维护所需经费。在经费测算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将管理维护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建立小型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对公益性(含准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维护经费列入财政专项资金补助范围。经营性为主的水利工程实行标准化管理所需的经费由业主自行承担,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其经营收入中计提,专款专用。

4.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分解落实管理职责

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工程管理单位或管理责任主体应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标准化管理所需的各项管理事务,并将管理事务按流程和岗位设置细化分解,同时编制管理手册。管理手册要明确将工程管理标准具体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人员,将工程管理任务和责任各方面“元素化”地细化到岗位职责,对工程管理实行标准化控制、程序化管理、网络化监管。

5.划定工程管护范围,完善设施美化环境

按照《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以落实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为导向,开展产权登记确权,厘清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归属。同步推进划界确权工作,先划界后确权,划界方案应报当地政府批准并公布,划界方案中应明确工程管理范围线和保护范围线,并附工程的四至范围图,河道工程应标出岸线、堤线、管理线和保护线。要在划定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设置界桩和公告牌,在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影响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活动。

完善水利工程管理设备设施,配备相应的管理用房、安全警示牌、宣传标语和重要管理制度明示牌等,配备工程沉降、位移、渗流、应力等观测设施以及通信设施、监控设施、防汛物资。根据管理需要,修建工程对外交通道路,修复工程损坏部位和缺陷,完成管理范围保洁绿化美化。

6.开展信息系统建设,提升运行管理效率

围绕加快实现水利现代化总体目标,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市、县两级立体监管体系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系。转变水利工程日常管理模式,做到视频可控、巡查留痕、工程上图、数据入库,实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全过程监管,提升水利工程专业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水平,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规范、专业运行。原则上各大中型水库工程独立建立运行管理平台,其他工程可以县(市、区)、流域、乡镇为区域建立独立的平台。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推行向社会购买服务、以租代建方式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减少硬件重复投资和更新维护,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运行环境的安全可靠保障程度。

四、结 语

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通过全面建立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从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安全评估、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监督检查、达标考核等全过程和各环节实行标准化控制管理,有利于全面落实水利工程管理的领导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和岗位责任,有利于增强水利工程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的正常发挥,是实现水利从“重建轻管”转向“建管并重”的重要抓手。

[1]孙继昌.着力构建水利建设与管理良性机制[J].中国水利,2011(22).

[2]周顺,张小平,龚振宇.苏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理改善初探[J].中国水利,2014(5).

责任编辑 安天杭

Measures for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water projects in Jinhua City

//Huang Ketan

In accordance with water management policies in the new age and goals of securing safe,sustainabl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water projects,measures for promoting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water project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respects of highlighting responsibility and duties,operational management,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system building,so as to solve problems with water project management in Jinhua City.

water project;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suggested measures;Jinhua City

TV51

B

1000-1123(2016)16-0029-03

2016-08-02

黄可谈,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综合管理、水资源监测与管理等。

猜你喜欢
山塘金华市浙江省
山塘街 一年 24小时
《初心》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金华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把报道做“正”,把新闻做“亮”,把传播做“热”——金报集团金华市2018两会报道回望
山塘老街上寻味苏式生活
金华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