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练习的音乐选择

2016-12-23 10:45郭磊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背景音乐节奏体育课

【摘要】在体育课堂上使用音乐一般会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借助音乐的旋律、意境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兴奋点,激发学习兴趣;二是用舒缓的音乐促进放松身心,消除疲劳;三是借助其节奏诱导学生练习节奏感、增强协调性。笔者发现,有的体育课不管内容是否符合,节奏是否合适,学生是否需要,准备部分、游戏部分、基本部分以及结束部分都使用了背景音乐,一堂课变成了一场音乐演奏会,显得花哨而不实用。

【关键词】体育练习;音乐

在体育课堂上使用音乐一般会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借助音乐的旋律、意境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兴奋点,激发学习兴趣;二是用舒缓的音乐促进放松身心,消除疲劳;三是借助其节奏诱导学生练习节奏感、增强协调性。笔者发现,有的体育课不管内容是否符合,节奏是否合适,学生是否需要,准备部分、游戏部分、基本部分以及结束部分都使用了背景音乐,一堂课变成了一场音乐演奏会,显得花哨而不实用。

一、体育课堂背景音乐应用的误区

1、对象不符合

有的体育课,选用音乐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在课堂上播放《江南style》、《伤不起》等流行歌曲;有的教师在高中体育课播放《可爱的蓝精灵》,有的教师在小学一二年级体育课播放《甜蜜蜜》,令人啼笑皆非。

2、场合不适宜

由于上课班级多,班与班之间活动场地非常接近,多个班级同时使用各自背景音乐,导致相互干扰,学生听不清楚音乐节奏;播放的音乐时常分散其他班级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3、时机没掌握

有的教师不管什么课型,不管哪个教学环节都播放音乐,整堂课音乐背景一用到底,干扰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令学生长时间处于精神亢奋状态之中,最终导致学生听觉疲劳,厌恶音乐。

4、内容不健康

由于教师对音乐缺乏鉴赏、甄别能力,不管什么音乐随机拿来就用,或者一味迎合学生的胃口,过于追求流行时髦音乐,导致一些内容不健康的音乐流进课堂,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5、节奏不合拍

有的体育课仅仅为了渲染课堂氛围,让课堂热闹一些,在任何运动项目练习之时,不管音乐节奏是否合乎练习动作的节奏,就不加选择和编辑加工,全盘照抄,搞拿来主义。

6、准备不充分

有的教师由于课前没有精心准备录音机、磁带等播放器材设备,常常导致课堂冷场,延误课堂教学等。

二、体育课堂背景音乐的选择与应用

1、根据体育课堂的结构部分选择与应用

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的生理机能一般要经过逐步上升、稳定保持和下降恢复这三个变化阶段。因此,体育课堂的结构部分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在准备部分,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到运动工作状态之中。此时,学生情绪平稳,兴趣点较低,注意力相对分散,运动细胞尚未激活,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运动兴趣,以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为此,可选择节奏鲜明、旋律欢快的音乐更能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诱导学习的热情。在基本部分,是人体生理机能保持稳定阶段。反复练习所教学的同一种技能学生会觉得无聊。如果有适宜的音乐刺激,可烘托出一种激情高昂、生机勃勃的练习氛围和情境,帮助学生战胜重复练习所带来的单调感和枯燥感,维持练习的兴趣。同时,能帮助学生维持一定的运动紧张感和运动节奏,从而增加学生练习的运动密度。在结束部分,人体生理机能下降恢复。学生激烈运动后,需要放松来调节、恢复身体状态。此时,教师一般安排放松舞蹈、牵拉练习、意念放松等活动,如果播放一些旋律优美、强度低小的音乐,把放松动作和轻柔、抒情的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可有效调节身体的疲倦和心理的紧张,身心得到放松,情操得以陶冶。

2、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选择与应用

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提高,分为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在粗略掌握动作学习阶段,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动作学习,动作技能尚未形成动力定型,需要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的观察与模仿,所以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吵闹的背景音乐会给学生带来学习干扰。在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学生初步建立动作的动力定型,但是还不够熟练。期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纠正。在这个阶段,教师只要使用口令、哨声、击掌声等信号,以诱导学生动作技能的练习,所以一般不宜使用音乐。在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学生已经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心理上表现更加自信、情绪稳定、注意力分配也比较合理,运动技能也表现得非常熟练、准确、轻快。此时,根据学生具体的练习内容,配合练习节奏,播放合适的音乐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有效增加运动负荷,改进和提高动作的质量。

3、根据运动动作的练习需要选择与应用

首先,音乐节奏要与动作节奏相一致。任何运动动作都有它的节奏,而节奏又是音乐的核心元素,音乐与运动的节奏融合到一起,更能增强学生练习的节奏感,刺激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闻声而练,做而入境,欲动不止。如,在耐久跑的教学中用慢三的音乐节奏,和着“蹦—嚓—嚓”三拍子的音乐节奏进行三步一吸、三步一呼,不仅消除耐久跑项目的乏味,也转移学生在身体上疲劳的注意力。枯燥的队列练习中,用《运动员进行曲》或《打靶歌》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踩着节奏轻松、愉快地原地踏步、齐步走。

其次,音乐内容要与运动内容相关联。每一种音乐蕴含着一定的主题内容和意境,在学习运动动作时,教师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音乐,这样更符合练习情境,启迪学生练习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练习兴趣。如,在武术或体操教学中,播放《男儿当自强》、《精忠报国》、《中国功夫》等音乐,往往能够将音乐和体育运动融为一体,让人感到“热血沸腾”,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同时,这种音乐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感熏陶。

最后,音乐的风格要与运动动作分格相一致。游戏活动时,音乐的节奏应活泼轻快。如,组织小学生“老鹰捉小鸡”、“抓尾巴”等游戏,可播放《可爱的蓝精灵》更易焕发学生参与活动情趣;进行竞争激烈的球类活动,节奏强劲、旋律优美的音乐,能使学生感到力量,激发学生的激情,如摇滚版的《我的未来不是梦》、《相信自己》等音乐,让人热血沸腾,产生团结拼搏、奋勇向上的豪情壮志。

4、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需要选择与应用

由于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意识形态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学生对音乐的喜好、理解与感受就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使用背景音乐时,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小学生生性活泼可爱,可选可爱的儿童类歌曲,描写小动物和儿童生活的乐曲,符合稚嫩的心理和天真的特性;初中生身心发展处于初步完成阶段,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逐渐将兴趣转向能满足其多方面感情需要的音乐作品,如“优美、活泼的”、“开朗、奔放的”、“兴奋、激昂的”。

总之,体育课堂使用背景音乐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背景音乐应该紧扣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符合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的需要。何时用音乐,用什么音乐,怎么使用音乐,这是体育课堂用好音乐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 体育教学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

[2] 吕朝远. 合理选择音乐,优化教学效果[J]. 中国学校体育, 2012(7).

【作者简介】

郭磊(1983—),女,汉族,吉林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吉林医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背景音乐节奏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背景音乐经济学
体育课上的“意外”
节奏
背景音乐
轻快漫舞
讨厌的理由
背景音乐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