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流域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襄阳市尧治河为例

2016-12-27 22:23杜依琪
市场周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景区旅游农村

杜依琪,何 珍

汉江流域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襄阳市尧治河为例

杜依琪,何 珍

进入新世纪以来,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卓有成效。旅游产业巨大的关联效应和新农村建设的多样性使二者的衔接与一体化发展成为了可能。湖北省襄阳市尧治河村利用丰富的磷矿、水电、旅游资源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村容村貌建设、环境保护等措施,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

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是我国现阶段的两大热门话题。旅游产业强烈的关联效应和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多样性使二者的衔接成为了可能。旅游产业可以带动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又能促进旅游业发展,二者一体化发展既有助于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又有助于新农村建设方案的优选。本文以保康县尧治河村为例研究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的问题。

一、尧治河村的基本概况

尧治河村隶属于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它北座保康、南临神农架、西接房县,四面群山相拥,平均海拔1600米,是一个典型的偏远高寒山区。全村只有4个村民小组,600余人。版图面积3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亩。过去的尧治河村是保康县有名的贫困村,改革开放后,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整洁的村容村貌建设等新农村建设举措,使得尧治河村跻身保康县“首富村”“湖北省500强村”和“全国文明村”。现已发展成为集磷矿开采、磷化工研发、水电、旅游、酒店、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尧治河村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现状

(一)尧治河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尧治河村乡村旅游客源地构成

尧治河村的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是宜昌、十堰、襄阳、荆门为主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这几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在全省居于前列,收入水平高,使得人均消费水平也较高,是尧治河村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尧治河位于“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黄金旅游线中部节点,依托三个5A景区的辐射带动,吸引了部分外省游客。

2.尧治河村乡村旅游目的地系统

近年来,尧治河村实施“旅游活村”战略,已完成各类工程建设项目139个,建成水、电、路、讯、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游客中心、景观桥、索道等旅游服务设施。目前,尧治河村已经拥有3个国家4A景区:房县的野人洞景区、野人谷景区和尧治河景区(包括尧治河村内的尧帝神峡景区、老龙宫景区和龙门寺景区)。把双野景区、霖泓酒店、尧治河旅游区进行整合,形成观腊梅、游溶洞、看野人、听村歌、品美酒、尝农家菜等一体化发展格局;以保护和展示采矿、地质遗迹为主旨,整合废弃矿区资源,使昔日的废弃矿山变成今后的地质遗迹展示区、采矿史迹展示区和矿山生态工程区,推进工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

(二)尧治河村新农村建设现状

1.尧治河村新农村物质文化建设现状

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一是给予患者针对性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病因等进行讲解,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二是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保证住院环境的安静、舒适、卫生,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患者出现发热、感染等情况,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1] 。

在通道建设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悬崖峭壁上打通公路93.5公里,并按照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硬化,形成村内村外、农户矿点公路交通网络化格局。架通高低压输电线路131公里,实现家家户户通电。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7个移动通信基站,安装程控电话,开通宽带网,实现了与外部世界的快捷连接。尧治河村对农民住房实行分区规划、统一设计,100%的农户住上别墅式楼房;全村100%的农户有存款,100%的农户有高档家用电器,群众过上了相当宽裕的生活。

2.尧治河村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现状

尧治河新农村建设中,建起面积达3800多平方米的学校,配备电子化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全部寄宿,实行免费的全日制教学、封闭化管理;设立助学、奖学制度,对升入初中、高中和大学的给予数额不等的奖学金;选派优秀人才赴优等院校和先进乡村学习。其次还制定了“道德培训”的福利制度,注重村民的道德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建立“三福”公司,成立一个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员工,集福利、扶贫、服务为一体的公司。还兴建图书室、标准卫生室、村民剧团、科技文化屋和文体活动广场,经常开展各类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尧治河村乡村旅游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景区类型单一且知名度不高

尧治河村现有的旅游产品如野人谷和尧治河景区,都以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已有资源进行简单转换,少有资源的深度加工。旅游产品不够精细,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导致游客重游率低。

2.市场竞争力弱,缺乏创新理念

3.缺乏专门的旅游管理人才,旅游从业者素质不高

目前来看,从事乡村旅游管理的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往往文化素质偏低,对于旅游业没有全面具体的认识,不能很好地参与管理;其次,当地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就算有的接受了培训也仅仅是走走形式,没有真正系统地从业人员认识到旅游业的发展模式问题,仍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破坏原有的古村落

尧治河村原先经济水平低,生活条件差。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时髦、舒适的洋房,却忽视了对原有古村落的保护。全村目前所有的房屋都属于新建的,对历史文化遗产类的传统民居保护意识淡薄。

2.科技含量不高

由于科技水平低下,该村新产品开发的速度较缓,村办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不强;农业整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只是追求数量的增加,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和集约效应。

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

尧治河村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借助旅游,而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必须倚重新农村建设。二者的协调发展首先是发展目标的一致,即建设一个规模化的乡村;其次是整合规划,将乡村特色旅游规划与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建设、农业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最后是两者共享效益成果。

(二)旅游产业完整化、品牌化

尧治河村旅游产品较单一,大多是观光游览类的观赏景点,却缺乏体验型项目。产品较分散,难以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因此,该村应建立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并宣传打造出品牌,集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多样化旅游,同时使每个环节供应本土化,采用当地原材料,游客直接品尝当地菜园的农家菜,住宿特色民居,购买特色旅游纪念物,保证当地居民最大化的受益。同时品牌也在游客心中留下印象,无疑是景区的另一种宣传。

(三)政府统筹规划,科学引导

尧治河村党委在建设新农村时,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则根据规划的区域类型、景观分布、交通条件进行科学统一布局;有重点地创新开发,使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需要。

(四)因地制宜创新发展

中外大多学者在研究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都总结了比较理想的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各地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的不同,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不可直接照抄照搬,必须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尧治河村的乡村旅游应该是自然+乡村文化的旅游,不可仅限于看风景和吃农家饭。尧治河村自然风景优美,但并不独特,竞争力不强,如何借助民族文化,做大参与体验式乡村旅游是其发展的核心任务。

(五)建设与保护并重

环境是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尧治河村处于绿水青山之中,自身生态环境较好,但在新农村建设中肆意开采磷矿资源,开发水电站而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原有古村落全部拆除重建,失去了乡村原有的韵味和历史内涵。因此尧治河村应该秉承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在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规划中注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留当地民族特色,做到开发与发展两不误。

(六)注重引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专业人才

要发展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就需要更高层次的旅游人才来进行宣传推广。因此,一方面要引进外来优秀人才,为当地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在提高当地民众教育水平的同时,应结合自身需求情况,着重培养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专业人才,健全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开发和培养,为乡村留住优秀的人才。

[1]钟开泰,王彦章.“尧治河模式”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实践[J].咨询与决策,2011.(03):138-147.

[2]叶丛.尧治河巨变的启示[J].党建,2002,(10):37-38.

[3]詹学德.发展集体经济 走共同富裕之路 建设山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保康县尧治河村新农村建设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7,(21):213-214.

[4]张来斌.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为例[J].襄樊学院学报,2011,(10): 5-9.

[5]张环宙,许欣,周永广.外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J].人文地理,2007,(04):82-85.

[6]王雄瑾,陈守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模式探析——以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 [J].农业经济,2011,(08):18-20.

F127

A

1008-4428(2016)12-73-03

湖北文理学院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610519036;

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政治学学科2016年开放基金项目:汉江流域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一体化发展研究。

杜依琪,女,湖北随州人,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何珍,通讯作者,女,湖北襄阳人,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景区旅游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旅游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