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新垦区荷斯坦小白牛育肥试验效果分析

2016-12-27 02:52张丽萍兰吉勇沙吾列沙比汗甄世财祖日古丽
草食家畜 2016年6期
关键词:荷斯坦小白犊牛

张丽萍,兰吉勇,沙吾列·沙比汗,甄世财,杨 钢,祖日古丽

(1.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阜康市畜牧兽医局,新疆阜康831500)

伊犁河新垦区荷斯坦小白牛育肥试验效果分析

张丽萍1,兰吉勇1,沙吾列·沙比汗1,甄世财2,杨 钢1,祖日古丽1

(1.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阜康市畜牧兽医局,新疆阜康831500)

针对新疆乳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乳公犊牛数量较大,因此开发生产小白牛肉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试验通过荷斯坦公犊牛的全乳或代乳料饲养生产模式,研究小白牛肉生产技术以及合理的牛乳喂量配方,实现小白牛肉生产,满足国内国际市场对高档小白牛肉日益增多的需求,也为伊犁河流域新垦区发展高档小白牛肉生产开启了新局面。试验选择刚出生的荷斯坦公犊牛7头,平均初生重47 kg左右,分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I全程饲喂牛乳,试验组II饲喂代乳料,对照组根据现有犊牛常规饲喂方式饲喂,试验期85 d。试验组I头均日增重水平为1.2 kg,试验组II头均日增重水平为1 kg,对照组头均日增重水平为0.85 kg。试验组I耗料费较大,但因肉质及肉价都高,经济效益好,对照组耗料费低,但其日增重效果及日盈利情况都最低。试验组II使用代乳料降低了成本,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根据试验结果,说明利用全乳或代乳料饲养育肥荷斯坦小白牛都可达到生产优质小白牛肉的目的,日增重速度试验组I>试验组II>对照组,使用全乳或代乳料生产小白牛肉是可取的。

荷斯坦小白牛;牛乳喂量;小白牛肉;日增重;经济效益

10.16863 /j.cnki.1003-6377.2016.06.009

所谓小白牛,也叫乳犊白肉牛。“小白牛肉”是高级宴席上的一道名菜,其营养价值在人们所食的肉类中很高,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我国多数是从国外进口的[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优质高效畜牧业生产的发展[2],“小白牛肉”这道菜很快也会端上普通百姓的餐桌。因此,研究小白牛的饲养要点和育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白牛肉的生产最早在荷兰,现在欧共休、德、美、加、澳、日等国发展也很迅速[3]。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乌日娜等曾在2001年派专人到荷兰范得利集团学习考察小白牛肉生产技术,2002年1月份开始进行了小白牛肉的生产,经过6个月育肥试验,对比得出全乳和代乳料生产出的小白牛肉营养价值、肉色基本符合市场要求[4]。辽宁省曾用20头乳犊牛在107 d内用自制的代用乳进行饲喂试验,日增重为489 g[5]。日本也有资料报道用全乳饲喂8头犊牛平均日增重1.1 kg,用荷兰人工乳(代用乳)配方饲喂31头乳犊牛平均日增重773 g[6]。昝林森等报道小白牛肉是指由奶牛公犊通过全乳饲喂生产的小牛肉,肉色呈乳白色或粉红色,肉质细嫩光滑[7]。曲永利等报道小白牛肉是指犊牛初生后,利用全乳或代乳料进行饲喂至100 d,体重达到100 kg左右屠宰所生产的牛肉[8]。

目前国内国际对高档优质小白牛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9],但是关于小白牛饲养和育肥技术方面的研究报道却很少。对刚出生的荷斯坦公犊牛进行全乳、代乳料和常规精(粗)饲料加牛奶饲喂方式,对比分析小白牛饲养育肥效果和关键技术,为小白牛肉规模化生产提供实际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犊牛来源与分组

1.1.1 犊牛选择

供试犊牛均从新疆伊犁中洲奶牛场挑选,犊牛品种为荷斯坦公犊牛。参试犊牛选择出生健康、生长发育良好、出生日期相差一周内的体重在47 kg左右的公犊牛6头,对照组3头,共计9头犊牛,因试验期内试验组II死亡一头,对照组死亡一头,故统计数据为7头犊牛的数据。

1.1.2 分组

试验犊牛分成两组,试验组I(3头)全程饲喂牛奶,试验组II(2头)饲喂代乳料及开口料,牛奶为中洲牛场黑白花奶牛当天生产的鲜牛奶,对照组根据现有犊牛常规饲喂方式饲喂(精粗料+少量牛乳)。经T检验,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1.2 小白牛代乳料及牛奶来源

犊牛代乳料及开口料从北京元天佑技术开发公司购进,代乳料及开口料各40 kg。代乳料主要成分:动植物蛋白、代乳粉、乳清粉、乳化脂肪、磷酸氢钙、葡萄糖、酵母、复合氨基酸、复合维生素及微量矿物质,见表2。

表2 小白牛代乳料营养成分含量(%)

1.3 试验方法

严格按照小白牛肉生产标准,对刚出生的荷斯坦小公犊牛进行健康饲养管理和合理育肥试验,研究小白牛肉生产技术以及相应的牛奶喂量配方。

1.3.1 预试期

2010年5月13日开始,进行出生健康观察。5头犊牛均饲喂牛奶,预试结束分组进入正试期。预试期间对试验犊牛及对照组犊牛进行防疫、称重、分组、打耳号、制定喂量等工作。饲养试验前对犊牛笼圈进行常规消毒[6]。预试期内每头犊牛每日饲喂牛奶6 kg。

1.3.2 正试期

2010年5月20日至2010年8月25日。

在伊犁察布查尔县中洲奶牛场进行试验,正试期85 d。5月20日开始正试期试验,按照制定的方案,定时定量定人饲喂。

试验犊牛一牛一笼,每头犊牛均在犊牛笼内饲养,一日龄至五日龄吃初乳,自由采食。

代乳料饲喂:二十日龄至三十五日龄平均每日饲喂代乳料0.5 kg加温水8 kg水溶后饲喂,饲喂牛乳1 kg,之后每15 d增加牛乳0.5 kg,最后15d增加牛乳1 kg。

开口料饲喂:二十日龄至三十五日龄平均每日饲喂开口料0.25 kg,之后每20 d增加开口料0.25 kg。因代乳料及开口料饲喂定量犊牛吃不饱,因此增加牛乳补充不足的营养需求。

供试犊牛每天饲喂三次牛奶,分别在早9:00,中午2:00和晚19:00。牛乳饲喂量如表3(实际饲喂量可根据犊牛采食情况进行饲喂量的适当增减)。

表3 不同生长阶段牛乳饲喂量

公犊牛出生后即做为试验动物开始饲养,出生后1~3 h内尽早让公犊牛吃上初乳,前5 d喂初乳,增强其机体抵抗力,防止发生疾病,5d后转入常乳饲喂,将牛奶水浴加热至38℃~40℃。在其不发生疾病的原则下,人工哺乳试验阶段,每日分3次给予,定温定时定人饲喂,喂乳量根据NRC(2001)犊牛的营养需要量确定,保证犊牛吃饱[9]。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改变牛乳饲喂量,若发生特殊情况需要增减喂乳量,必须逐步变换,过渡期为2~3 d。20日龄后犊牛自由饮水,水体保持清洁。每日对饲喂用具进行清洁一次,每三天消毒一次。试验期间严格杜绝犊牛饲用任何草料,观察犊牛采食及排便情况,尽量预防犊牛生病,若发生疾病尽量使用中成药治疗。

公犊牛单栏饲养,圈栏3 d消一次毒,2 d清一次粪,每天早、晚两次饲喂犊牛时刷拭牛体,保持牛体清洁[1]。犊牛舍周围环境定期用2%火碱或撒生石灰消毒。犊牛舍的环境要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舍温要求保持18℃~28℃,避免10℃以上的急变温差,高温对犊牛不利。试验前圈舍进行常规消毒。

犊牛用2 L奶壶饲喂,尽量仰头饲喂,使牛乳直接进入真胃,每日准确记录饲喂量。一头犊牛使用一只奶壶,互不感染。饲喂后及时刷洗奶壶,用开水消毒。每天观察犊牛的食欲、行为及其健康状况,并作详细记录,记录每天饲喂量及剩奶量及费用,以及疾病及防疫情况。整个试验期85 d,试验结束后小白牛进行屠宰测定、肉质化验。

称重:每天牛奶称量使用分度5 g的量杯。犊牛体重称量使用地秤。

测定指标:试验开始后测量每头小白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胸深、胸宽、管围。测量安排在早晨8:00-9:00空腹进行,试验期间每隔15 d进行一次体尺体重测定[2]。

屠宰测定: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骨肉比等。屠宰后取肉样送新疆分析测试研究院进行营养成分分析。

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Excel2007和SPSS11.0对试验数据按组别计算其平均数及标准误差,用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荷斯坦小白牛育肥期体重变化情况

机械化插秧行距通常较宽,株距间距较小,与本地区的习惯存在较大差异。要想让当地群众在较短时间内全部接受难度较大,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田间示范推广,让农民群众切切实实看到实效。

2.1.1 荷斯坦小白牛个体体重变化情况(见图1)

图1 小白牛个体体重变化图

如图1,荷斯坦小白牛体重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束时试验组I(119号、124号、125号)平均体重达到131.3 kg,试验组II(121号、123号)体重为120 kg,而对照组(10121号、10123号)的平均体重为103.5 kg。

2.1.2 荷斯坦小白牛个体日增重变化情况(见图2)

图2 小白牛个体日增重变化图

如图2,荷斯坦小白牛日增重呈现不规则变化。试验组I(119号、124号、125号)日增重最大为1.4 kg,整个育肥期日增重水平大于0.47 kg。试验组II(121号、123号)日增重最大为1.13 kg,日增重水平最低为0.27 kg。对照组(10121号、10123号)日增重最大为0.9 kg,最低为0.33 kg。犊牛饲养过程中当日增重速度减缓或降低时,往往是犊牛患病引起,犊牛一个半月内易发生腹泻,影响了增重速度,一个半月后腹泻情况减少整体体重增重情况较快,个别犊牛会患感冒有低烧情况,也会影响增重速度。犊牛患病时及时给与中成药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2.1.3 荷斯坦小白牛试验期间增重表(见表4)

表4 荷斯坦小白牛增重表

由表4可看出,试验组I(全乳)增重效果最好,其次为试验组II(代乳料),对照组牛场饲喂少量牛奶,然后由其自由采食饲草料,日增重速度较慢。经T检验,头均日增重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荷斯坦小白牛育肥期体尺变化情况

图3可看出荷斯坦小白牛试验组I体重与各项体尺变化趋势一致,体尺变化幅度不大,胸围变化较明显,呈现增长趋势。胸围由初始的87.7 cm增长到最后达到117.7 cm,体高由初始80.3 cm增长到98.3 cm。前期胸围增长速度快于体重增长速度,后期体重增长速度已超过各项体尺增长速度。图4可看出荷斯坦小白牛试验组II体重与各项体尺变化趋势一致,体尺变化幅度不大,胸围变化较明显,呈现增长趋势。胸围由初始的87 cm增长到最后达到114 cm,体高由初始80 cm增长到97 cm。图5可看出荷斯坦公犊牛对照组体重与各项体尺变化趋势一致,体尺变化幅度不大,胸围和体高变化较明显,呈现增长趋势。胸围由初始的84.5 cm增长到最后达到109 cm,体高由初始79 cm增长到98 cm。前期体尺增长速度快于体重增长速度,后期体尺增长与体重增长速度基本一致,体重增长速度未超过胸围增长。

图3 荷斯坦小白牛试验组Ⅰ体尺变化

图4 荷斯坦小白牛试验组ⅠⅠ体尺变化

图5 荷斯坦小白牛对照组体尺变化

2.3 荷斯坦小白牛屠宰试验

表5 荷斯坦小白牛屠宰测定

由表5可看出,屠宰率及净肉率试验组I比试验组II稍高,试验组I比试验组II屠宰率提高了1%。

化验结果两组蛋白质含量差异不大,脂肪含量饲喂全乳的小牛肉比喂代乳料的小牛肉低50%,氨基酸含量差异不大。试验组I维生素A、B1、C含量比试验组II大,VB2、VE、D3较低。铁、锰、锌、铜含量试验组I比试验组II高,镁含量稍低,见表6。

表6 小白牛肉营养成分分析

2.4 经济效益分析(见表7)

按小白牛肉国内市场价格计算,每公斤小牛肉80元,普通小牛肉45元/kg,牛奶价格2.8元/kg,试验牛数5头。试验期内,试验组I平均每头犊牛日盈利为11.27元,试验组II每头犊牛日盈利为11.57元,对照组每头犊牛日盈利为4.76元。试验组II盈利较多,增重效果试验组I最好,由此也说明利用代乳料及开口料可以饲养小白牛,虽然增重速度不及全乳饲喂的犊牛,但是成本较低,经济效益稍好,也说明利用全乳或代乳料饲养小白牛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

3 讨论

荷斯坦小白牛试验经过85 d育肥,取得了理想的增重效果,体重达到了120 kg以上。说明利用全乳或代乳料可以实现饲养荷斯坦公犊牛生产高档小白牛肉的目的,可以大大提高奶公犊的肉品价值,实现小白牛肉生产,满足国内国际市场对高档小白牛肉日益增多的需求[10],也为伊犁河流域新垦区利用奶牛场的奶公犊发展高档小白牛肉生产开启了新局面。试验组及对照组平均体重均呈直线上升趋势,育肥期日增重水平最低为0.33 kg。试验组I增重效果最好,试验结束时平均体重达到131.3 kg,头均日增重水平为1.2 kg,说明全乳饲喂犊牛可以快速提高增重速度。其次为试验组II,试验结束时平均体重达到121 kg,头均日增重水平为1 kg,说明代乳料饲养犊牛也可以达到快速育肥犊牛目的。而对照组自由采食精粗料加少量牛奶的饲养方式,增重速度慢。

试验结束进行屠宰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较高的是试验组I,其次是试验组II,较低的是对照组。屠宰率试验组I比试验组II提高了1%,也说明试验组I的全乳饲喂犊牛育肥增重效果最好。净肉率试验组I为42.75%,试验组II为42.48%。

本试验期内试验组I料肉比为10.73,试验组II料肉比为6.62,对照组料肉比6.78,料肉比较低的为试验组II,其次为对照组,试验组I料肉比较大。试验组I每千克增重耗料费为27.86元,试验组II每千克增重耗料费为22.48元,对照组每千克增重耗料费为18.1元。试验组I耗料费较大,但是因肉质及肉价都高,经济效益还是很好。对照组耗料费低,但是其日增重效果及日盈利情况都最低。试验组II使用部分代乳料降低了成本,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使用代乳料饲养小白牛是可取的。

由表6可看出,小白牛肉营养成分化验结果也显示了小白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含量丰富的特点。饲喂全乳和饲喂代乳料的两组蛋白质含量差异不大,脂肪含量饲喂全乳的小牛肉比喂代乳料的小牛肉低50%,氨基酸含量差异不大。也说明使用代乳料饲养奶公犊牛从经济效益及营养价值方面考虑都是可取的。

4 结论

利用全乳或代乳料饲养育肥荷斯坦小白牛都可达到生产优质小白牛肉的目的,日增重速度试验组I>试验组II>对照组。试验组I利用全乳饲养育肥的小白牛体重、体尺以及屠宰率、净肉率等指标均优于试验组II代乳料饲喂的小白牛,更优于常规饲喂的荷斯坦公犊牛。从经济效益方面分析,试验组I饲喂成本较高,但其肉质及肉价都高,经济效益还是很好,对照组饲喂成本低,但其日增重及日盈利情况都最低,试验组II使用部分代乳料降低了成本,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使用全乳或代乳料生产小白牛肉是可取的。

[1]王金君,辛萍萍,刘冬飞,等.小白牛肉生产技术要点[J].中国奶牛,2007,(4):58-60.

[2]张丽萍,李学森,任玉平,等.伊犁河流域新垦区新疆褐牛育肥试验效果分析[J].草食家畜,2014,(5):26-31.

[3]马爱进,孙宝忠,杨季.乳犊牛肉的市场前景分析[J].计算机与农业,2002,(7):53.

[4]乌日娜,王小林,周春立,等.小白牛肉规模化生产初探[J].中国畜牧杂志,2005,41(7):46-48.

[5]杨化文,杨庆达,平俊成,等.小白牛肉的生产[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2,(8):8-9.

[6]D.A.Vermeire and W.R.Henning.Relationship of live animal performance to meat color and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ofmilk-fed veal calves[J].J.Anim.Sci.2002,80(Suppl.1):128.

[7]昝林森,刘扬,林盘哑,等.国内外利用奶牛公犊生产小白牛肉现状及展望[J].中国奶业协会,2008年会论文集:12-15.

[8]邱怀.高档牛肉和小白牛肉的生产技术(下)[J].农村养殖技术,1999,(11):1-2.

[9]王文奇,余雄,蔺宏凯,等.荷斯坦公犊牛生产小白牛肉的研究[J].草食家畜,2006,(1):43-46.

[10]付尚杰,王曾明,刘文信.小白牛肉生产技术的研究总结报告[J].黑龙江畜牧科技,2000,(3):1-4.

Analysis on Fattening Effect of Holstein W hite Cattle in New Reclamation Ili River Basin

ZHANG Li-ping1,LAN Ji-yong1,SHAWULIE·Shabihan1,ZHEN Shi-cai2,YANG Gang1,ZHU Ri-guli1
(1.Grassl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s,Urumqi830000,China;2.Fukang City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Bureau,Fukang Xinjiang 831500,China)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dairy production and large amount of bull calf,s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white beef has an unique advantage.In this experiment,through Holsteinmale calves whole milk or milk replacer feeding mode of production,white beef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reasonable formula milk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achieve white beef production,mee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market for the growing number of high-grade white beef needs,and open up a new situ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high-grade white Ili River basin reclamation area beef production.7 newly-born Holstein male calves with average birth weight of 47 kg were selected,divided into two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one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Iwas fed with whole milk,the group IIwas fed with milk replacer material,the control group was f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conventional manner for a period of 85d.The average daily gain of the group I is 1.2kg,the daily gained weight in group II is 1kg,the average daily gained weight in control group is 0.85kg.The consumption rate in group I ismuch larger,but,because of high quality of meat and its high price,it has good economic returns,while the consumption in control group is low,but the effect of gained weight and daily earnings are lowest.Group II trial usingmilk replacer reduces costs,so it also obtains a higher economic efficiency.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it indicates that the wholemilk ormilk replacer feeding fattening white Holstein cow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ducing highquality white beef,daily gained speed group I>group II>group,and it is worth to use the fullmilk ormilk replacer to produce white beef

Holstein white cattle;milk feeding amount;white beef;daily gained weight;economic benefit

S815.8

A

1003-6377(2016)06-0038-09

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不同牧压对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及生产力的影响》;自治区科技兴农项目《新疆优良饲草料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张丽萍(1980-),女,新疆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草地资源与生态研究。E-mail:xjzhlp@163.com

2016-08-10,

2016-08-21

猜你喜欢
荷斯坦小白犊牛
小白写作文
小白写作文
犊牛健康观察要点
犊牛肺炎巧防治
可爱的小白
想念我的小白
荷斯坦牛脊椎畸形综合征TaqMan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中国荷斯坦牛初产日龄遗传评估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
犊牛泻痢的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