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2016-12-27 09:10袁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琐事令人

袁源

本案例是《项脊轩志》第2课时(共3课时)的教学设计、活动及反思。

一、案例背景

现在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又与家长缺乏正常性沟通,以至于漠视真情,对文章表情达意的关键、精妙和奇特处视而不见。这需要教师重视学生的情感与审美体验,创设多元对话的情意场。

二、教材分析

作者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了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无限怀念,抒发了人亡物在、触景伤情的隔世之感。本文由物及人,即事抒情,融记物、叙事和抒情为一体,舒卷自如,笔墨平淡,悱恻动人。

三、学情分析

高中生拥有译学古文的基本能力,教学中可把疏通文意、探讨文路等任务自由放开。至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则由师生共同探讨。

四、教学目标

学习从日常琐事中选取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掌握一些文言词义和特殊句式。练写有一定真情实感的文章。

引导学生体会琐事记叙中所蕴藏的深情;唤醒亲情意识,培养学生从细微处品味“人情美”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技巧。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精彩处赏析,归纳鉴赏方法,并在课后仿写。

七、案例描述

学生自读文本。

师:关键句和过渡句是什么?

生:“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师:作者喜从何来,悲又何来呢?

生:“余稍为修葺……室始洞然”表达喜悦之情,喜在书斋修葺后的完好与明亮。

师:“完好”又是什么?

生:就是“不上漏”,不再发生“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的窘境。

生:“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楣,亦遂增胜”一句,同样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

师:作者为何要种栽兰、桂、竹等花木呢?

生:可能与“四君子”有关吧!

师:我们对待文言文,除了学习语言,还要了解相应的文化知识。

生:是的。我从“借书满架……珊珊可爱”中,还感受到环境的幽静和作者的自得。

师:哪些词句最能体现环境的幽静?

生:“万籁有声”“寂寂”等词语。

师:刚才阐述了“多可喜”的内涵,那么本文是重在表现喜悦还是抒写悲情呢?

生:应该重在写悲。因为从第二段开始直至最后都是说“悲”。

师:大家同意这种观点吗?

生:我同意。从“内外多置小门墙”,“鸡栖于厅”等都可看出对大家庭败落的“悲”。

师:有这层意思。谁能具体说出哪些是悲亲人早逝的吗?

生:“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师:为什么?

生:很多东西失去了才觉得可贵。文中慈母再也不能“以指扣门扉”嘘寒问暖了。这确实令人伤悲!

生:作者还因辜负了祖母的期望而“瞻顾遗迹,长号不自禁”。

生:作者还“悲”妻子先他而去。

师(小结):的确如此。家道衰落,亲人陆续逝去,而自己虽才华横溢却科举不第。怎不令人伤悲呢?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探究表现手法。

生:作者抓住“小”事“琐”事来写,传递出很强的艺术魅力,的确令人震撼。

师:这些小事是如何感人的呢?

生:诸如“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等,细节描写十分生动,反映了门庭败落之象。

生:“儿寒乎?欲食乎?”以传神之笔勾勒出母亲的音容笑貌,不仅把“我”,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可感可泣的境界。

生:还有,“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和“比去,以手阖门”,以及“持一象笏至”,充分表达了大母对孙子的殷殷期待。

师:再看描写妻子的文字吧,可谓别具匠心。文中为什么要写“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以及“述诸小妹语”呢?

生:应是为了表明夫妻恩爱、生活美满,以及妻子逝去后的孤寂与伤悲。

师:文中写到妻子死后的孤寂与伤悲了吗?

生:“吾妻死,室坏不修”和最后一段就是表明此意的。

师:对妻子、祖母、母亲的怀念有何不同?

生:前面写得很直接,如“余泣,妪亦泣”,“令人长号不自禁”。后面则比较含蓄,寄思念于庭中枇杷。

师:通过本节课的研读探讨,大家能否归纳出阅读鉴赏此类文言散文的基本方法呢?

生: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情感之美。

生:用替换、对比等方法感受艺术魅力。

生:我们应重视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

师(小结):是的。我们要明白抒发什么感情以及如何抒发,还要联系时代背景、作者身世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全面。

八、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古文教学最根本的应是引导学生如何赏析,与其面面俱到,不如深入解剖经典文本,让学生从中学得方法,悟得真情,融会贯通,增进涵养。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琐事令人
琐事
令人惊喜的均衡与成熟 B&W Formation Bar/Bass
琐事
在那个令人心跳的晚上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浅谈《项脊轩志》的写作艺术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
论《项脊轩志》的情感把握方法
美国琐事二三 美乐成
令人匪夷所思的《公平竞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