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介入术中突发室颤抢救时医护技配合流程的规范

2016-12-29 11:44欧阳湘李嘉家何桂凤
西南国防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室颤流程图心梗

欧阳湘,李嘉家,何桂凤

心梗介入术中突发室颤抢救时医护技配合流程的规范

欧阳湘,李嘉家,何桂凤

心肌梗塞;介入手术;突发室颤;急救;配合;流程

随着影像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放射介入性诊疗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介入诊断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容易被患者接受[1]。心梗患者介入手术中突发室颤是最严重的并发症[2]。为完善介入手术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术中病情变化的抢救能力,使介入手术室应急抢救中医护技的配合工作做到准、快、有序,我院于2013年9月对心梗患者介入手术中突发室颤抢救时医护技配合流程进行图谱设计。按介入室工作场景及人员进行排序,制作图谱,规范优化流程,组织医护技人员定期进行情景演练及强化训练。

1 配合流程图的设计与应用

1.1 心梗患者介入手术前需要准备的急救药品及器材吗啡、多巴胺、间羟胺、阿托品、硝酸甘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甘露醇、碳酸氢钠、利多卡因、欣维宁、速尿、可达龙、心律平,简易呼吸器、氧气、氧气面罩、气管插管用品、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微量泵,并保证急救药品及器材处于随时备用状态。

1.2 配合流程图设计 以优化、完善介入手术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术中病情变化的抢救能力为目标,坚持流程简单化、操作标准化、便于熟练掌握的原则,根据介入手术患者突发室颤时的工作场景及抢救人员的分工,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对介入手术室应急抢救工作进行流程图设计,重点明确应急抢救中参与的医护技全体人员岗位角色和职责分工,使应急抢救工作急而不乱,有章可循,有序开展,最大程度提高抢救效率。见图1。

设计流程图中,医生角色主要有主操作医生 (医生1)、助手医生(医生2、3),护士角色主要有配合护士(护士1)、巡回护士(护士2)、增援护士(护士3)。抢救时,由高年资医生指定参与医生的角色分工。护士长指定参与抢救护士的角色分工,各医护技人员按照指定岗位角色,按流程图分工负责,密切配合。

1.3 情景训练 由介入室主任、护士长及心血管内科主任共同参与设计病情案例、情景想定,并根据上述流程图组织医护技人员进行情景模拟训练[3]。具体步骤是:首先安排各类医护人员到技能操作室进行各专项技能操作培训,直至熟练掌握,专项技能操作内容主要包括电除颤的使用、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等。然后安排所有成员一起在介入室进行综合性配合流程化演练,选定一名高年资的医生当组长,负责全程演练的指挥,所有成员按照配合流程图逐项反复演练。

1.4 流程图的应用

1.4.1 病情评估 由介入室高年资、富有经验的护师担任巡回护士,严密观察术中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患者有无胸闷、胸痛等表现。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心悸、气短、心电图显示心室颤动连续、迅速、均匀240次/分以上等病情变化时,立即启动应急抢救预案。

1.4.2 医护技配合 由一名高年资医生担任组长,负责指挥抢救工作,到位的医护技人员立刻按照配合流程图积极实施抢救。医生1立即停止操作,移床至最方便抢救位置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医生2行电除颤后,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下达医嘱;医生3保护好患者的安全及造影导管。护士1协助行电除颤后,负责输液管道的观察和调节以及药物的静脉推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护士2进行呼吸道的维护,给患者面罩加压给氧、吸痰,准备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头戴冰帽;护士3建立多通道静脉输液,并标识好各通道,遵医嘱准备药物,并做好一切抢救记录。技术员及时通知相关科室人员协助抢救,协助补充所需要的急救物品以及各种标本的取送,并保护患者,防止坠床。

1.4.3 医护技配合度考核与评价 分别于实施医护技配合流程规范化前的2014年4月和实施后的2014年5月,对介入手术室医护技人员的抢救技能和配合情况进行了10次抢救演练培训,由介入手术室护士长、科主任及心血管内科主任组成考核小组,对医护技抢救小组配合抢救过程进行考核评价,包括医护技配合流畅性的程度、抢救环境的变化、抢救先后秩序变化、抢救医嘱执行的快慢、物品供应的及时性、抢救记录准确性、操作速度时间、处置方法的效果、综合完成效果9项,每项按0~10分评定,总分90分。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医护技配合流程规范化后,医护技配合流畅性、操作速度、完成效果的考核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表1)。

图1 心肌梗塞患者介入手术中突发室颤抢救医护技配合流程图

表1 实施医护技配合流程化前后医护技配合度考核得分比较(n=10)

3 讨论

3.1 医护技配合流程规范化对抢救秩序的作用 流程的规范使抢救职责更加明确,抢救秩序更加有序规范。介入手术室不仅仅是一个配合介入检查和治疗的场所,更是一个随时要应对紧急抢救的场所。以往在心梗患者介入手术中,巡回护士和介入技术员对自己需要紧急处理的工作较模糊,往往护士一人需承担配合、供应、清点、抢救、联络等多项工作,技术员不明确自己能帮什么忙,难免会导致护士抢救无力、技术员等其他人员有干着急等情况,出现整个抢救现场秩序混乱的现象。规范流程后,加上之前的情景预演,人员已较熟悉抢救过程,就可以通过迅速增加人员,使各组人员各司其职,立刻投入到抢救工作中[4],使抢救现场规范有序,提高了抢救的质量和效率。

3.2 医护技配合流程规范化对抢救能力的作用 流程规范可提高心梗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抢救能力。护理工作是医院应急抢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应急救治体系,才能提高护士应急救护能力[5]。每项护理工作的完成往往不是个人所为,而是集体协作的结果[6-7]。构建医护技配合流程图规范流程后,将抢救职责明确、细化,将抢救各项细节,各地点、各人员负责事项明确,并通过综合性情景演练熟练掌握,当术中患者一旦突发病情变化,就可以立刻有序展开应急抢救,提高应急抢救的能力。

3.3 医护技配合流程化对团队合作力的作用 流程的规范可以增强医护技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医护技团队合作力量[7]。放射介入检查和治疗是一门新型的医疗技术,介入手术室是一个多学科人员相互合作的医疗救治场所,很多科室都是以新技术、新业务来开展,大家配合时间较短,使得医护技在配合上难以达到最佳状态。由于心梗患者介入手术中突发室颤病情发展迅速,来势凶险,必须分秒必争赢取抢救时间。以往心梗患者介入手术中突发室颤的抢救工作无合作流程,重在个人技能的发挥,忽略了医护技的配合[8],使得在抢救时往往出现秩序混乱、环境混乱,工作人员不知所措。抢救流程的规范使抢救工作有序衔接,提高了医护技配合密切度,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通过心梗患者介入手术中突发室颤医护技配合流程的规范化,并进行反复流程化情景演练,可使医护技抢救配合流程化、快捷化、有序化[9],可以提高心梗患者介入手术中突发室颤的应急抢救能力,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医护技团队的协作精神。

[1] 王福利.医院感染管理在介入手术室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22):118-119.

[2] 李雪,陈金华,李君,等.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突发心室颤动的安全性管理[J].重庆医学,2011,40(18):1831-1832.

[3] 王俊莉.医护同组定位抢救模拟训练对提高急诊护士技能的探讨[J].健康必读,2012,11(5):450-451.

[4] 胡小平,钟小军.急诊科医护合作小组的组建与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3,28(13):38-39.

[5] 孙琳,刘云,张爱琴,等.医院护理应急体系的构建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9,12(9):50-51.

[6] 祝玉芳,丰桂青.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技术教学中行动导向法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11):61-63.

[7] 李秋,温小红,李权辉,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0,25(12):56-58.

[8] 孙晶.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87-688.

[9] 宗倩,张克,董瑞.手术室应急抢救分组模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1,26(24):52-54.

R 541

A

1004-0188(2016)12-1537-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6.12.064

2015-10-29)

362000福建 泉州,解放军180医院医学影像科

何桂凤,电话:0595-28919733,E-mail:1348362459@ qq.com

猜你喜欢
室颤流程图心梗
心梗猛于虎
心电形态学特征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室颤能力的比较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特发性室颤射频消融后的心电图改变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室颤抢救成功1例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梗患者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宁海县村级权力清单36条
1例重度低钾血症致反复室颤急救护理
《天津医药》稿件处理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