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精准思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

2017-01-01 05:46黄莹芝李春波
政工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官兵精准目标

黄莹芝 李春波

精准思维是习主席一贯倡导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它强调具体和准确,集中体现了“集约高效”的发展理念,为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将精准思维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就是通过精准抓建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分类指导,减少概略性、模糊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精准把握教育预期的目标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没有目标,就没有标准和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就很难取得效果。因此,要精准确立教育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

一要以习主席重要论述为统领。习主席指出,“军队建设发展要精准,做到精准谋划、精准规划、精准部署、精准落实、精准检验”。精准思维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思维方式,要求工作精准到位、在一个个具体点上解决问题。要深刻领悟“精准”的含义,吃透“精准”的精髓,在思维方式上进行一次革新,将精准的思维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制定要以习主席重要论述作为理论依据和具体指导,科学制定切实可行、清晰明确、激励作用明显、可进行评估评判的教育目标。

二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官兵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最终能否实现,根本体现在教育主体上。精准制定教育目标必须紧密结合本单位官兵的实际,根据官兵的实际制定具体目标,教育才能有明确具体的方向,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如果目标制定得过高,会使官兵认为目标难以达到,可望而不可即;目标制定得过低,轻而易举就能完成,也会使官兵失去兴趣和动力。只有在“有盼头”且努力可及的时候,官兵的动机强度最大,目标的激励作用最明显。因此,教育者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基础,从官兵实际出发,精准确立适合单位和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三要创造性搞好上下情融合。上情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大纲》规定的目标任务和上级下达的教育目标任务,下情是指本单位官兵的思想动态、对教育的需求等实际情况。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才能既完成上级规定的教育目标,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官兵积极性。创造性搞好上情下情融合,要明确上级目标、上级下达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要求;全面理解、深刻领会上级的决策指示,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分析官兵的思想现状,找出差距;找准官兵思想关注点和工作生活聚焦点;结合官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以及合理的意见建议。

二、精准洞察教育对象的现实思想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官兵,他们思想状况受年龄、地域、家庭、受教育程度、岗位身份、思想状况、个性特征、认知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千差万别,极其复杂。只有摸清教育对象的现实思想,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教育效果。

一是切实树立问题导向。官兵的许多思想问题都是由现实问题引发的,解决官兵现实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新时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官兵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层出不穷,表现各异,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而教育者往往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难以应对。因此,教育者要牢固树立“问题就是教育题目”的思想,并以解决问题这一标准为牵引来开展教育。积极研究问题,改进教育思路,解放思想,创新方法,在保证思想导向正确的前提下,什么方法管用就用什么方法,什么方法能解决问题就用什么方法。

二是切实搞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掌握官兵现实思想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通过建立个人思想档案,熟知每一名官兵的基本情况和个性特征;通过落实思想调查、个别谈心、形势分析等制度,及时掌握官兵思想动态;通过与官兵一起训练、学习、娱乐融于官兵当中,深切体会官兵感受;通过政工网留言、首长信箱等多渠道,获得信息反馈。对获取的信息要进行仔细分析,透过现象把握问题的本质,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

三是切实把准时代脉搏。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环境和我军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转型和深化改革带来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适应这些变化,才能发挥服务保证作用,永葆生机活力。要坚持把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部队使命任务与官兵的思想动向联系起来研判,教育紧跟形势变化走,始终从大家真正关心的事情、议论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贴近现实找准穴位,把话说到官兵的心坎上,激起思想共鸣。

三、精准设计教育运行的最优方案

习主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只有用好这“三真”,才能设计教育运行的最优方案。

一是方案要充分体现真理的力量。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对官兵进行科学理论灌输和正确思想引导,用真理说服人、感召人、武装人。这就要求教育者对科学理论要真懂、真信。把理论融会贯通,内化为自己的信仰,转化为个人“内功”。只有把自己武装起来,才能去武装别人。官兵许多思想问题,都必须从理论上予以解答,使官兵不仅明白“是什么”,更懂得“为什么”“怎么做”。教育者不仅要传播各种信息,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教会大家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观点与方法,从而使官兵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清醒和坚定。

二是方案要注重运用真情的力量。人的信念形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其中情感因素具有基础性和催化剂的作用。列宁有句名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做人的思想工作,常常是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面对的是基层官兵,是面与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增强亲和力至关重要。唯有用真心、动真情,才能把道理讲透讲通。思想政治教育要接地气、重知行,只有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情感与情感的交融,才能发时代之声、动心灵之弦。

三是方案要切实发挥真实的力量。真实是力量所在,也是动人之处。唯有思想求实、举例真实、话风朴实,才能拉近与官兵的距离,触及官兵的思想和灵魂。要讲发生在官兵身边的例子,要讲大家都熟悉并有切身感受的事情,据此讲解、辩证分析,切实以“真”的力量、“实”的成效打动人、影响人。教育者不仅要做真理的真情宣讲者,更要做模范践行者,把言传与身教统一起来,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让官兵听到的理、见到的人、看到的事相一致,通过知行合一的形象力量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精准选取教育实施的方法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中介系统,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法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根据官兵的实际情况,精准选取教育方法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强调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要适应官兵思想变化的规律和行为特点,从实际出发,按具体情况提出具体举措。不仅要着眼普遍性,把握一般规律,更要从相同因素中找出不同个性因素,只有从特殊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因时、因地、因条件制宜,按照具体情况提出具体措施。

二要体现时代性。新一代青年官兵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上网用网已成为生活常态,不抓网络教育,不重视网上引领,教育就会丢失阵地、陷入被动。要克服封闭守旧观念,加强谋划指导,整合力量资源,进一步加强网络教育基础建设,大力推进网络教育不断发展;跟上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发展步伐,丰富拓展网络教育功能,努力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水平;研究网络教育的特点规律,挖掘网络资源,广泛开展网上学习、网上授课、网上讨论、网上交流、网上答疑等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扩大覆盖面。

三要突出针对性。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方法在不同的官兵身上显现的效果大不相同,不同的教育内容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加以实施。关键是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能否从实际出发,富于吸引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开放的观念,打破封闭的模式,要针对教育对象思想的特点,理清主次矛盾,找准“症结”,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猜你喜欢
官兵精准目标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