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当前省军区系统政治工作的新特征

2017-01-01 05:46周嘉爱
政工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官兵机关政治

周嘉爱

省军区系统政治机关调整改革后,职能定位回归、主责主业凸显,政治工作从服务保证“两条线”备战抓建向服务保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聚焦,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拓展。准确把握新情况新要求,是开局开新、破解矛盾必须回答的现实课题,更是抢抓机遇、走在前列必须厘清的逻辑思维起点。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工作特征、环境特点,从政治工作角度分析,感到以下八个方面新特征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加以把握。

一、职能定位的本真回归更加明晰

在1978年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政治机关的职能、作用、威信恢复到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水平”。2014年,习主席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恢复和发扬起来”。但前些年,由于受郭徐流毒影响,政治工作形象受到破坏,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部分流失。虽然过去常讲领导就是服务、机关就是服务,但往往以“领导机关”“指导机关”“管理机关”自居,参谋不到位、执行打折扣、服务倒挂钩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这轮军改后,机关职能自上而下都定位在“参谋机关、执行机关、服务机关”,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定位:一是从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具体职责看。过去常用的“领导、指导”等带有官本位色彩的字眼少了,“会同、协同、协助”等赓续优良传统的提法多了。二是从机关干部落编定位情况看。带“长”的职位数量降了,参谋人员与领导干部的职数比例提高了。三是从军师团三级政治机关力量分布看。贴近中心工作越实的、距离基层一线越近的、关乎末端落地越紧的单位,不仅在岗位编配上给予了倾斜,而且人员职数也得到了充实。这样的改革设计,就是从顶层高度、编制架构、职能定位等带有根本性的方面入手,加快推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回归本真。

二、承载任务的政治要求更加凸显

习主席强调指出“抓军队建设要从政治上看”,这一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一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西方敌对势力不择手段与我争夺民心、军心,衣食住行中有政治、生活习惯中有政治、消费理念中也有政治,比如一些青年爱看的进口大片、爱吃的洋快餐、爱玩的网络游戏,无一例外不“滴灌”着西方的价值理念,渗透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二是驻地社会环境侵蚀不容小视。一些单位地处改革前沿,社会环境开放程度高,多元思潮、物质诱惑、价值取向等冲击影响不可低估。如果不注重教育引导官兵坚定信仰信念,还是就教育抓教育、就管理抓管理,不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去引领官兵筑牢思想防线,树立政治工作威信就无从谈起。三是绝对忠诚考验考量要求更高。习主席强调,对全党来说要求是忠诚,对军队来讲必须是绝对忠诚。加上了“绝对”二字的忠诚,纯度99%也不行,必须是100%。这就要求各级必须把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升官兵政治思维、政治敏锐、政治自觉上来,充分认清对党绝对忠诚是大政治,坚决维护核心是最高政治任务、最高政治要求、最高政治纪律。

三、组织架构的扁平特征更加突出

新体制下省军区政治机关取消部处架构、实行扁平化设置,减少领导层级,其根本目的在于优化编配、增强效能。这种紧凑干练、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呈现出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为打破条块壁垒、科学编配力量提供了前提。新的编制表未对机关参谋人员业务归口作出框定,由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自行确定分组分工,能有效破解过去长期存在的“看似人很多、干活人很少”的问题。二是为适应阶段任务、自主统筹挖潜提供了保证。扁平组织结构实行机关内部统一调配管理,有着更为灵活机动的优势,只要把握好统揽与分工的关系,在保持基本分工的前提下,合理调度人力资源,就能实现机关内部随时随地大限度的均衡载负运转。三是为实现耦合联动、释放优势效能提供了平台。总体上看,政治工作业务之间不像其他局办业务之间那样有“隔行如隔山”的严格界限,能力素质通用性比较强,不同岗位政工干部耦合增效有很大空间。从部处体制到扁平架构,把耦合联动的范围由处办层级拓展到整个政治机关,这就要求各级政治机关必须改变过去业务部门区分主次、人员分工统得过细的现象,通过厚实基础素质、厘清基本职责、推开轮岗锻炼、强化任务催逼,有利于整体打造过硬的政治机关。

四、工作对象的结构成分更加多元

实践证明: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员成分结构越单一,工作就越好做;反之,工作难度就会增大。调整改革后,省军区系统既有现役官兵又有文职人员和职工,既有干部又有士官和义务兵,形成了梯次交叉、多线复合的混成结构,这种多元结构给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不可小觑。一是从政治素养看。与现役官兵长期接受系统教育相比,文职人员、职工队伍在理想信念、大局观念以及政治敏锐性、是非鉴别力方面都会有所差异。二是从认知水平看。现役官兵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天职,对部队严格的管理高度认同,而文职人员、职工队伍可能更向往自由、轻松的生活。三是从经历阅历看。现役官兵往往是走出校门、进入军营,长期接受封闭式管理,成长路径相对单一,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弱;而文职人员、职工队伍来自于社会,对外交往、成长经历、社会阅历都比较丰富,涉世面相对宽广,思维比较灵活,等等。如何运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确保全体人员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如何针对不同群体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确保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真正落地?如何因人而异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等。这些问号需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其逐一拉直、逐个解码。

五、业务领域的跨界特点更加鲜明

政治工作从一开始,就具有与不同工作对象相适应、相结合的品质。从省军区系统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看,各级政治机关和全体政工干部都有深切体会,特别是这轮改革后,这种品质特点在省军区系统更加凸显。一方面从服务主战的职能使命看。省军区系统面向三军搞好保障的责任较以往更重,要求各级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必须把思想理念、眼界视野、工作重点转换到“面向三军”上来。就政治工作而言,如何协调地方为驻地部队官兵解除“后院、后代、后路”之忧,我们的担子更重了。另一方面从国防动员的主责主业看。政治工作发动地方、借力地方、依靠地方的特征更加鲜明,要想真正发挥组织领导、思想引领、作风支撑、纪律约束等功能作用,始终保证国防动员建设方向正确、活力充盈、风气纯正,确保省军区组织动员力、快速反应力、支援保障力高效生成,就必须坚持军地联动,把地方的力量凝聚起来、资源整合起来、优势共享起来,切实架通军地衔接的桥梁。综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政治工作跨界性特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鲜明。

六、受众主体的民众色彩更加浓郁

寓兵于民、亦兵亦民是省军区系统建设发展最为鲜明的特色。一是改革前后力量结构对比分析。这次调整改革,省军区系统现役官兵大幅缩减,民兵成为国防动员系统建设的主体力量。相比而言,改革前省军区系统有一定力量的现役部队,抓政治工作往往习惯于有坚强的组织领导、严格的管理体系、严密的教育网络,开展工作熟门熟路、驾轻就熟,而改革后如果再沿袭以往抓政治工作的做法,就很难适应时代发展所需。二是民兵固有特性需要直面应对。民兵民的秉性不变、兵的色彩不浓、战的意识不强,与现役官兵相比,姓军为战、能战胜战、战则能胜等方面不够托底,特别是战争一旦来临,民兵能否上得了阵、打得赢仗,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思考和面对。三是民兵思想差异需要引起关注。他们建于千镇万村、兵撒千家万户、情况千差万别,具有民的社会性、开放性、流动性,与现役官兵相比,思想更难掌控;他们分布于各行各业、工作于生产一线、需求于自身利益,与现役官兵相比,多数人更加现实,更加关注眼前利益,更加看重自身能得到多少实惠。民兵群体呈现出来的上述特征,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省军区系统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在内容优化、平台搭建、手段方式上来一场“头脑风暴”,切实通过理论武装、思想引领、文化熏陶、仪式激励等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主导思想、管控行为、催生动力。

七、胜岗履职的素质考验更加现实

这次改革不是简单的员额精简,而是军队转型、人才升级、大浪淘沙的过程,体系重塑、精简高效是典型特征,必然对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编制缩紧必然要求素质升级。从当前省军区系统政治工作局看,编制名额很少,既要管理军师团三级体制内人员政治工作,又要指导散落于千镇万村的后备力量政治工作,随着工作领域的持续拓展,势必要求我们内部挖潜,切实以能力强弥补人员少、以人才多对冲事情多。二是结构扁平必然要求能力复合。客观上讲,受原有“一个萝卜一个坑”分工模式的影响,现有人员素质单一比较普遍,加之来自三军的补充力量“非转专”还有个过程,迫切需要我们加快素质转型、打造业务全才、锻造政工队伍人才方阵。三是任务多元必然要求军地兼通。新体制下,政治工作业务领域的跨界特点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省军区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不仅要精通“军语”、练好本职“内功”,也要熟悉“民语”、掌握必备“外功”,还要勤学“流行语”、跟上“新潮流”。

八、处理变革的辩证关系更加迫切

上述省军区系统政治工作阶段性特征,有的是新体制带来的、有的是新使命催逼的、有的是新职能引发的,这是政治工作在“三新”历史背景下新的出发基点。站上这个出发基点,很重要的是思想观念要同步站上相应的思维基点,着重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政治工作变的是工作重点,不变的是根本职能;变的是主体对象,不变的是基本任务;变的是标准要求,不变的是时代主题。因此我们必须笃定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力,既要一以贯之地弘扬传统,更要积极主动地因应变化。二是矛盾与机遇的转化关系。凡事要看机遇,风险点也是窗口期。政治工作呈现出的新变化新特征,赋予了我们主动创新发展的难得契机和发挥空间。因此要善于把握推陈出新的窗口期,从问题中找路子,从矛盾中找方法,从实践中找答案,积极应对、善于破解、主动利用,切实把矛盾转化成机遇。三是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关系。创新基于传承,传承支撑创新。对政治工作而言,以往那些实在管用的抓手、载体和平台,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修枝剪叶、求同存异,由点上窗口向面上风景、板块抓建向体系构建、品牌打造向名牌经略、实践探索向总结深化转进,接力传承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官兵机关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机关制造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