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女子双打不同杀球落点对进攻效率的影响

2017-01-04 01:47
中国体育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边线杀球落点

徐 荥

羽毛球女子双打不同杀球落点对进攻效率的影响

徐 荥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赛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以2011-2014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等30场次女子双打决赛阶段录像为研究资料,分析研究后场扣杀不同落点对进攻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杀球落点对得分率、封网率和被反击率的影响非常显著;2)杀球落在场地两边边线位置的得分率明显高于落在中央密集区内;3)在封网效率和被反击率方面,落点在场地对角线边线上的位置与其他几个落点相比有非常明显优势;4)杀球的落点不同对进攻的效果有显著性影响。建议在日常的训练中强化杀边线球的专门训练,提高实战对抗中杀边线球的使用频度与成功率。

羽毛球;女子双打;进攻落点;进攻效果

“快、狠”是我国羽毛球女子双打(简称“女双”)的一贯打法风格,相关研究指出,中国女双运动员在杀球的使用率方面高于国外运动员[1]。杀球在双打比赛中的功效主要表现为,直接得分、造成有利的得分机会、抑制对方的进攻[4]。挑球和挡球的使用率方面,国外运动员要高于中国运动员[5]。这说明,在羽毛球女子双打比赛中,中国运动员进攻机会高于国外运动员[3]。

评定运动员在场上是否积极不能单纯地从杀球使用量上去评价,应该提倡依据具体情况合理地使用杀球。运动员在争取杀球和杀球后的几拍需运动速度快、肌肉用力大才能奏效,因此消耗的体力相对也多[8]。如果在杀球效果不好的情况下运动员仍然一味拚杀,反而会因为体力不足而降低以后几个回合中的对抗能力。这是由于羽毛球项目女性运动员体能的局限所致,过于强调“进攻杀球”,可能会浪费体能,进而难以取得比赛的胜利。“力争主动,逢高必杀,一攻到底”的羽毛球观点并不符合女子双打战术要求,行之有效的攻防策略对女子双打取胜至关重要[6]。

有学者认为,我国对女双技术风格的认识,过于强调“逢高必杀”,对“准”和“活”重视不够[9]。现任国家队女双组教练潘莉研究指出,在女子双打比赛中,杀球的得分率不是取决于杀球的数量,而是取决于杀球的准确性,即有针对性地灵活运用重杀、轻杀和点杀技术[7]。在进攻线路上采用杀直线、杀小对角、杀大对角、杀中路、杀边线和有选择地专攻对方一人等的进攻战术[10]。

本研究以2011-2014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子双打比赛部分比赛场次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世界羽毛球女子双打优秀运动员在世界大赛时杀球的不同落点所产生的得分效果,对杀球不同落点与进攻效率进行定量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1-2014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以下简称“系列赛”)进入半决赛与决赛阶段的30场女双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对国内、外有关羽毛球双打技、战术的书籍和相关科研论文进行了阅读、整理、归纳和分析;同时通过搜索中国期刊网1979年以来有关羽毛球双打技、战术研究相关资料,进而了解世界羽毛球双打技、战术发展,并且通过整理归类后,为本文研究羽毛球女双技、战术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

1.2.2 比赛录像解析

本研究选取系列赛女双比赛30场录相,首先使用Corel Video Studio Pro X4视频软件对决赛阶段的30场女双比赛相关技术统计数据采集并进行整理。

图1显示的是羽毛球女双比赛中常规的杀球落点。根据场地的中线和两个边线的位置,为了方便统计把运动员在正手后场杀球和头顶杀球各分成了6条不同的杀球线路:杀球落在直线边线为1号区,落在直线半场中间位置为2号区,落在场地中线位置为3号区,杀小对角落在场地中线附近的位置为4号区,落在对角线场地边线附近的位置为5号区,落在场地对角线边线上的位置为6号区。

图 1 羽毛球女子双打进攻落点示意图

Figure 1. The Landing Areas of Smash in Women’s Doubles

1.2.3 数理统计

完成最初的数据收集后,进一步对《系列赛》30场羽毛球比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用Excel表格对数据分类整理,再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世界级女双优秀运动员在不同进攻落点区域对效率的影响。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进攻落点的攻击分布

3个羽毛球双打项目(女双、男双、混双)在制胜性质上,都主要是依靠进攻主动得分,但是,由于男、女有先天力量上的差异,受生理特征限制,男、女运动员在进攻效率上表现出明显差异。

男双因为有两人连续的攻击力,攻击威胁远超过女双,而这种攻击效率主要来自于男运动员的绝对力量和速度,有研究表明,“杀球+封网”是男双的主要得分技术[2]。所以,只要创造了进攻,连续攻击得分的概率就较大。而女双则不同,因为两人的攻击力均不能达到直接得分,防守方的压力相对较小,进攻效率的影响因素大,其不仅与速度和力量的时间变量有关,也与进攻落点的空间变量有关。

通过对羽毛球女子双打比赛在后场不同进攻落点的攻击分布统计后发现(图2),在2号区域的杀球落点分布最为密集,概率近50%,接下来分别是3号区,15.6%和4号区,13.07%。表中数据可以反映出2、3、4号区构成为杀球落点的密集区,通常称之为杀球中央密集区。位于场地两边边线的6号区和1号区的杀球分布率最低,分别为0.72%和6.38%。

图 2 羽毛球女子双打不同进攻落点的攻击分布柱状图

Figure 2. Different Landing Areas by Smashe(%)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有3个:1)从理论上来说,直线边线的杀球,相比其他线路球的飞行距离更短,球飞行速度快,给防守一方造成的难度更大,因此攻击的效率也应该是最高。不过由于落点靠近场地的边线,对运动员的控球技术要求很高,所以把球打出界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加,因而攻击边线具有较高风险;2)如果进攻扣杀大对角线路,因为对角线路球的运行路线较长,会影响进攻的速度节奏,杀球的威胁性便会降低;3)攻击中央区域,正好介于防守方的两者之间,不但失误的可能性小而且杀球飞行的距离短,理论上具有相对最大的进攻威胁。除此之外,场地中央区域面积较大不容易出界,所以,把球杀到场地的中间位置,所要求的技术难度最低,因而表现出了最高的密集度。

2.2 进攻效率

频率和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频率是指该事件出现次数的比例,效率是该事件在所有出现的次数中,发生作用的概率。

女双比赛中判断杀球的线路是否成功,主要有3个指标:1)杀球是否得分;2)杀球后是否为己方创造封网机会;3)杀球后是否被对方成功反击。

2.2.1 不同进攻落点的得分效率

通过对系列赛30场女双比赛视频解析发现,不同的杀球落点,对应着不同的得分率。图3是对不同进攻落点的攻击效率的总体描述。

图 3 羽毛球女子双打不同杀球落点的得分效率柱状图

Figure 3. Winning Smashes of Different Landing Areas(%)

从图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位于场地中央的2、3、4号区是杀球得分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得分分布最高的是2号区,达到35.90%。 得分分布最低的是位于场地边线6号区,为4.23%,但同时6号区也是杀球得分效率最高的落点区域,接近50%。得分郊率其次分别是1号区14.57%和5号区12.75%。因此得分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并不是杀球最理想的进攻落点。

通过分析图3中的两组数据,发现进攻分布率越高的区域往往对应着较低的得分率,而进攻分布率低的区域却对应着较高的得分率。用专项俗语可表达为攻直线边线和大对角的进攻效率较高。不过,进攻6号区角度大,落点靠近边线,实现的技术难度最大,所以此区域的分布频率最低。

表1所示为,6个不同进攻落点区域的进攻得分效率情况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得出P<0.01,组间的差异性非常显著。说明,不同的杀球落点对进攻效果的影响非常大。

表2所示为,6个不同进攻落点区域的得分效率情况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得出P<0.01,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可得出,不同的杀球落点对进攻效果的影响非常显著。从数据中得出,把球杀到1号区和5号区上明显要比杀到2号区的得分效率高。

表 1 羽毛球女子双打6个不同进攻落点的得分率方差分析一览表

Table 1 One-Way ANOVA Analysis of Six Landing Areas in Winning Smashes

差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差F组间差异0.891 50.1783.961**组内差异18.0854020.045总差异 18.976407

注:**表示P<0.01,*表示P<0.05,下同。

表 2 羽毛球女子双打6个不同进攻落点得分率的多重比较一览表

Table 2 Multiple Comparison of Six Landing Areas in Winning Smashes (Tam)

组别123452-0.129**3-0.0890.0404-0.0950.035-0.0065-0.0400.089**0.0490.0546-0.0130.1160.0760.0810.027

2号区是女双比赛中被攻击最多的落点,因为,位于半场的中间位置,相对其他落点而言运动员对此更有把握,不容易出界,对技术的准确性要求不高,所以大部分的运动员不愿意冒险把球打到偏边线的5号区和1号区上。从防守方的角度来考虑,边线区域1号和5号相对于中间近身区域的确更难防守。因为1号区和5号区都位于边线,需要防守的面积增大,对步法的移动要求更快,对手上的控球能力也要求更好,否则回球就很容易出界。因此,运动员在后场获得进攻机会的时候不应盲目进攻,合理地运用杀球落点的变化才能达到较好的进攻效果。

2.2.2 不同进攻落点的封网效率

在高水平羽毛球女双比赛中,由于女子选手杀球的速度和力量达不到男子杀球的大量,因此通过后场杀球直接致胜机会不多,更多的是利用杀球使对方防守出错或回球不到位,为己方创造封网的机会。现任羽毛球女双组教练潘莉在《谈羽毛球女子双打项目的扣杀与封网》一文提到,应把杀球作为“ 引线”,通过灵活运用杀球来创造封网的机会,力争在网前解决最后一拍[7]。所以,不同落点的封网效率是衡量进攻效率的重要指标。

通过统计后发现(图4),封网分布最高的是2号区,达到了52.95%。接下来是3号区15.73%和4号区14.36%。但封网分布最高的这3个区域的封网率都不是十分理想。数据显示,位于场地对角边线6号区的封网率最高,达到28.57%。

表3所示为,6个不同的进攻落点区域封网效率情况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得出P<0.01,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数据说明,不同的杀球落点对获得封网机会的影响是非常大。

图 4 羽毛球女子双打不同进攻落点的封网效率柱状图

Figure 4. Net Kills of Different Landing Areas(%)

表 3 羽毛球女子双打6个不同进攻落点封网率方差分析一览表

Table 3 One-Way ANOVA Analysis of Six Landing Areas in Net Kill

差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差F组间差异1.84650.3696.56**组内差异22.6394020.056总差异 24.485407

表4所示为,6个不同的进攻落点区域封网效率情况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得出P<0.01,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可得出,不同的杀球落点对进攻效果的影响非常显著。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封网效率方面进攻落点6号区域与其他落点相比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此落点位于边线区,相比其他落点的防守难度更大,因此回球质量的降低导致出现防守漏洞,相对进攻的一方便更容易寻找到封网的机会;其次6号落点是杀对角的线路,这样的进攻态势有利于与同伴形成轮攻队形,有利于发挥出较强的进攻队形的威力。因此,这个落点创造封网的机率相对于其他落点会高出很多。建议在比赛进攻中,如果进攻一方在后场连续扣杀多拍以后仍然没有好的效果,而且感觉疲累需要与同伴轮转后场进攻时,可以试着攻击6号落点区域,以达到轮攻战术的目的。

表 4 羽毛球女子双打6个不同进攻落点封网率的多重比较一览表

2.2.3 不同进攻落点的反击率

实战证明,女双比赛中,杀球被反击的概率在羽毛球3个双打项目中最高。这是因为女子杀球的速度力量不足,如果杀球的落点选择不好不但进攻没有效果,反而会被对方防守反击。因此进攻效率高的落点对应着低反击率。

图5显示,2号区的反击分布依然是最高,接近56.70%。第二的是4号区,14.33%。从反击率的角度看,4号区和2号区所对应的反击率也同样是最高的,都接近17%,而两个边线6号区和1号区所对应的反击率最低,分别是7.14%和12.57%。

图 5 羽毛球女子双打不同进攻落点的反击率柱状图

Figure 5. Smach Returns of Different Landing Areas(%)

从专项技术角度看,2号和4号区线这两个攻击点,对防守者来讲,正处于抽挑对角的最佳防守位置,只要进攻者杀球力量和落点高度稍微欠缺一点,就极有可能被对方反击。

表5所示为,6个不同进攻落点被反击效率情况的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得出P<0.01,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数据说明,杀球落点不同,被对手反击的概率也有明显的差异。

表 5 羽毛球女子双打6个不同落点的被反击率方差分析一览表

Table 5 One-Way ANOVA Analysis of Six Landing Areas in Smach Returns

差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差F组间差异0.86750.1735.706**组内差异12.2184020.030总差异 13.085407

如表6所示,方差结果得出P<0.01,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从统计学角度说明,进攻落点在6号区的被反击率要明显低于2、3、4、5号区。这是由于羽毛球女子双打一般的防守站位是两人平行,但并不是完全对称的站在两个场区的中央,而是两人的站位都靠近对方进攻者的一侧。显然,这样的防守站位方式会导致大对角的区域有一个比较大的漏洞,这正好是6号落点的位置,因此,此落点相对于其他落点被反击的可能性更低。

攻击6号区对运动员的控球技术和力量要求相对较高。此区域位于大对角的边线上,击球的力量和角度稍有偏差就很容易把球打出界外,所以攻击6号区具有较高风险。

世界级羽毛球女双比赛中,在后场进攻杀球时运动员更多地会选择保守的进攻线路,相比之下采取难度较大的攻边线战术的很少。可见“最易攻的落点区域,也是最容易防守的区域,进攻效率不一定最佳”,而相对风险大、难度大的两个边线,是发挥进攻效能的最好攻击区域[1]。

表 6 羽毛球女子双打6个不同进攻落点被反击率的多重比较一览表

Table 6 Multiple Comparison of Six Landing Areas in Smach Returns (Tam)

组别1234520.04630.0490.00340.0620.0160.01350.011-0.035-0.038-0.0516-0.076-0.121**-0.124**-0.138**-0.086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女双运动员在后场杀球时更多地会选择保守的进攻线路,球场中央区域构成了杀球落点最密集区,与此相比,采取难度较大的攻边线战术的很少。

2.不同杀球落点对得分率、封网率和被反击率的影响非常显著。

3.杀球落在场地两边边线位置的得分率明显高于落在中央密集区内。

4.在封网效率和被反击率方面,落点在场地对角线边线上的位置与其他的几个落点相比,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5.中央密集区是最易攻的落点区域,也是最容易防守的区域,但进攻效率不一定最佳。

3.2 建议

1.在进攻效果不佳,扣杀多拍后仍然未能取胜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杀大对角边线,有利于与同伴形成轮攻的队形,以发挥我方较强的进攻队形的威力。

2.要充分利用风险大、难度大的场地两个边线,此区域能最好地发挥进攻效能。

3.在羽毛球女双训练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杀场地两个边线的练习。

[1]陈红军.羽毛球女子双打项目的制胜规律探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2,26(Z1):89-91.

[2]陈滔,佘曦,关欣.现代羽毛球男双技战术制胜特征的研究[C].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2013.

[3]戴金彪,虞丽娟,蒋健,等.中国羽毛球队奥运攻关研究报告——我国参赛队员与国外主要对手技战术特征分析[J].体育科研,2008,29(6):23-26.

[4]高静怡.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选手技战术运用特征的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5]李蓉,李军.中外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比赛得分方式比较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4):66-69,76.

[6]林达成.谈羽毛球双打比赛的几个问题(续)[J].体育科技资料,1978,(23):29-39.

[7]潘莉.谈羽毛球女子双打项目的扣杀与封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54-55.

[8]王晶晶.当今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特征的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9]张金.对中外羽毛球女子双打比赛阶段击球技术运用的对比分析[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10.

[10]CHENG C H,CHEN R W,CHEN L Y.Biomechanical analysis in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killed and non-skilled badminton players performing the overhead stroke[J].Physiotherapy,2015,101(S1):e233.

[11]PERSONNIC J L,ALAM F,GENDRE L L.Flight trajectory simulation of badminton shuttlecocks[J].Procedia Engineer,2011,(13):344-349.

Effects of Different Smash on the AttackEffect in Badminton Women's Doubles

XU Ying

Through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competition video statistics,mathematical statistics,taking 30 women's doubles finals video in the 2011-2014 World Badminton Championships,Super Series Finals,the All England Open and China Open sessions as research dat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ttacking effect of backcourt smash different landed.The results show that 1) different smash placement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coring rate,censorship rate,and countered rate;2) smash down scores in the site on both sides of the edge position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fall in the dense central region;3) in blockout efficiency and attack rate,location of placement on the site diagonal edges and other several placement,by contrast,is very obvious advantages;4) smash the ball with different placement of attack effect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It is recommended that in daily training,we should strengthen to kill the ball from the touchline specialized training,improve the combat against the kill throwin 'frequency and success rate.

badminton;women'sdoubles;landinglocationsofattact;attackeffect

1002-9826(2016)01-0125-04

10.16470/j.csst.201601018

2015-04-08;

2015-09-16

徐荥(1989-),女,广东广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学校体育教育,E-mail:xhw_xy@126.com。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China.

G847

A

猜你喜欢
边线杀球落点
基于TOPSIS+RSR法的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杀球质量综合评价*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关于羽毛球杀球技术动作解析
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创造和限制杀球进攻途径的研究
关注有效落点 优化交往策略——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交往策略
买卖法则之买入法则(九)
认识足球(六)
突破矩形上边线买入法(1)
心的落点
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