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7-01-05 10:59张玉玮信丽媛王丽娟宋治文张要武仇继东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京津冀河北省

张玉玮,信丽媛,王丽娟,宋治文,张要武,仇继东

(1.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300192;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天津300192)

京津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张玉玮1,信丽媛1,王丽娟1,宋治文1,张要武2,仇继东2

(1.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300192;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天津300192)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是重要的战略支撑。从自然资源、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生产效率、特色农业产业等方面对京津冀三地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明确了京津冀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北京要发挥农业科技的引领、示范作用;天津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拓展农业的服务功能;河北省可成为京津农业功能与产业疏解的最佳承接地。

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

2004年2月,京津冀三地负责人在河北廊坊召开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共识,即“廊坊共识”。同年,《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正式启动,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中,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是重要的战略支撑,必须发挥现代农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比分析京津冀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明确京津冀现代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对于加快京津冀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京津冀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1.1 自然资源

表12008 年京津冀土地利用情况

河北省农业用地规模最大,是重要的农业生产省份,但其耕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比例与天津相差不大,且人均耕地面积仅为907 m2(表1),虽高于北京和天津,但仍属于人多地少。北京耕地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比例较小,为14.12%,但其他类型的农用地较为丰富,尤其是园地林地资源,体现出北京农业的特色。

2013年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 059.7 m3,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平均的4.76%,而北京和天津甚至更少。三地的人均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值(455.5 m3),并且人均用水量均高于人均水资源量(表2),体现出京津冀水资源严重缺乏。在用水方面,天津和河北以农业用水为主,而北京以生活用水为主。总体上,2013年京津冀以占全国0.77%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占全国8.03%的人口,占10.93%的GDP。

表2 2013年京津冀水资源情况

1.2 农业内部结构

从表3可以看出,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与天津和河北相比,北京林业和牧业所占比例最高。为了改善首都生态环境、有效降低PM2.5浓度,北京2012年开始实施平原造林工程,并取得重大成效。相比较而言,天津近年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渔业,农业和渔业所占比例较高,成为农业发展的主体。河北农业所占比例最高,牧业所占比例较高,体现出其农产品主要产区的重要地位。

表3 2013年京津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比例

1.3 农业生产效率

京津冀农业生产效率的差异,体现在人均农产品产量和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2个方面[1]。人均农产品的产量可反映出各地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劣。由表4可知,北京棉花、油料、水产品人均产量均较低。天津水产品人均产量高于北京和河北,表现出较强的优势。河北的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牛奶的人均产量均高于北京和天津,尤其在粮食和畜产品方面优势明显。

表4 2013年京津冀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kg

表5 2013年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kg/hm2

从表5可以看出,在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方面,北京的谷物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天津和河北,花生和芝麻的单位面积产量略低。天津的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但三地的差距不大。河北花生单位面积产量略高于天津。天津的芝麻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北京和河北。

1.4 农村居民收入

2013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收入为8 895.9元,京津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尤其是北京和天津农村居民收入较高(表6),体现出农业较高的现代化水平。河北与京津两地有一定的差距,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吸引京津人才、技术优势,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表6 2013年居民收入情况元

1.5 特色农业产业

1.5.1 北京特色农业产业

1.5.1.1 籽种农业依托丰富的科技资源,北京每年育成各类粮食蔬菜新品种400多个,杂交玉米、杂交小麦、种猪、蛋种鸡等品种在全国都有很强的优势,京科系列玉米全国大面积推广,还培育了如京红1号、京粉1号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良种品系[2]。2013年全市种业收入13.98亿元。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市农委及其下属相关龙头企业合作,推进种业之都建设[3]。

1.5.1.2 设施农业北京设施农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起步。2008年北京市政府提出以日光温室和大棚为主体,到2012年建成23 333.3 hm2设施农业的工作目标并全面完成。2013年设施农业播种面积达38 763 hm2,包括温室、大棚、中小棚,其中温室播种面积最大。

1.5.1.3 循环农业北京循环农业发展较早,如今京郊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很大改善。2006年开始实施的“三起来”工程,改变了京郊农村的面貌,让京郊农村亮了起来、农民暖了起来、农业资源循环了起来。如被誉为“未来农场”的延庆德青源生态农场,依靠鸡粪发电项目将鸡粪、污水源源不断转化为电能和沼气[4]。

1.5.1.4 休闲农业北京现已打造凤凰乡村游、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星级园区、果品采摘等多种休闲农业形式。2013年农业观光园个数达1 299个,全市观光休闲农业共接待游客3 751万人次,实现总收入37.6亿元。

1.5.1.5 科技农业北京市农业科技资源丰富,有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有些农业科技成果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如创制了世界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有些科技成果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如京葫36号西葫芦新品种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培育出京红、京粉系列蛋种鸡品种,使我国种鸡规模达到亚洲第一[5]。

1.5.1.6 会展农业北京的农业会展历史很长,有些解放前的庙会一直保留到现在。2012年在昌平召开了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的1 160名学术代表参加,20万游客前来观光采摘草莓,销售额达3 600万元。2013年成功举办首届农业嘉年华活动,累计接待游客101.7万人次,直接收入3 300万元。

1.5.2 天津特色农业产业

1.5.2.1 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天津市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开始实施4412工程,4a累计建成26 666.7 hm2高标准设施农业、100个畜牧业养殖示范园区和55个优势水产品养殖园区[6]。2012年天津继续启动设施农业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农业水平。2013年共完成了3 333 hm2种植业设施和29个现代养殖园区提升任务。设施农业显著提升了天津市农业整体水平。

1.5.2.2 现代种业天津种业发展最初以蔬菜、粮果、棉花等农作物为主,逐步扩大到猪、羊、奶牛、花卉、水产类等高附加值种业方面,并且已形成一批优势品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7]。

1.5.2.3 休闲农业近年来,天津市休闲农业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大、质量提升的好态势。休闲农业已发展为农业示范园、采摘园、农家乐等多种形式。2013年,天津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数超过1213万人次,直接收入超过7.6亿元[8]。

1.5.2.4 现代畜牧业多年来,天津市畜牧养殖规模、养殖效益和养殖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启动现代畜牧业设施提升工程,即2012—2015年,建成43个现代畜牧业产业园区和精细养殖园区,带动生猪养殖45万头、牛1.7万头、家禽130万只[9]。

1.5.2.5 现代渔业渔业是天津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十一五”开始,天津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渔业养殖。2013年,天津市水产品总产量达39.86万t,渔民人均纯收入2.06万元。同时开展了多项科技创新项目。

1.5.2.6 农产品物流业天津市现已建成较为完备的批发市场网络体系,有16个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武清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静海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西青红旗农贸综合批发交易市场等都成为了重要的农产品集散中心[10]。

1.5.3 河北特色农业产业

1.5.3.1 种植业河北省粮食、蔬菜、果品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均具有较大优势。河北省以266.7万hm2粮食生产核心区为建设重点,建成了一批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达631.6万hm2。全省建成千亩以上蔬菜标准园608个,蔬菜在北京中高端市场日供应量超过1 000 t。加快果品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建成了苹果、核桃、红枣等一批现代果品基地。2013年全省蔬菜、果品产量分别达到7 902.1万,1 450万t[11]。

1.5.3.2 畜牧业河北省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并发布《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全省乳粉业发展的意见》,建设标准化奶牛场,到2015年底全省实行“四统二分”饲养模式的养殖小区将达到70%以上。畜禽养殖农产品产量较高,2013年全省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448.8万,346.1万,465.7万t[11]。

1.5.3.3 现代农业园区为切实推进河北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河北省计划2013年起3 a内建设30个666.7 hm2以上的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现已完成玉田、张北、肃宁、平山等多个示范区建设并取得较好成效。另外,河北省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打造环京津现代农业示范带、坝上生态产业带、农区畜牧产业带等多个集中高效的农业产业带[12]。

1.5.3.4 休闲农业河北省农业传统完整,地域特色突出,还有优美的自然风光,非常适宜发展休闲农业,已有休闲农庄、观光游乐、采摘体验、农业科技、古落新村、市民农园等多种模式。截至2013年,河北省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乡镇近300个,村落有1400余个。2014年启动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工作,包括省级示范县6个、示范点12家。2014年开展了省级星级休闲农业园和星级休闲农业采摘园创建工作,共命名56家[13]。

2 京津冀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

2.1 北京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

北京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包含开发生产、生活、生态、融合4种功能。《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求创新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推动资源、资本要素向农业合理聚集,加快一、二、三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相对于天津和河北,北京起到了农业科技的引领、示范作用。此外,要做好北京的首都功能,北京还需要改变发展模式,不再一味追求经济发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委通过的《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提出北京要严格控制增量、有序疏解存量、加强人口调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升级;充分发挥创新科技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共享、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2.2 天津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

天津近年来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在科技、人才、市场、资金等方面已形成一定优势,但受到耕地面积、水资源等的限制。天津的现代农业高效、集约,有很强的基础地位。2014年天津市委召开十届五次全体会议,落实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加强天津农业的基础地位,拓展天津农业的服务功能。天津要大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节水、绿色、高效的都市型农业,建设京津菜篮子产品供给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区[14]。2015年3月京津冀分别签署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京津合作重点体现在加强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加强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加强农产品产销合作等方面;津冀合作重点体现在加强环天津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15]。

2.3 河北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可成为京津地区粮食、蔬菜、畜禽产品、水果等农产品的供应地,有广阔的农产品市场前景和显著的现代农业区位优势。

虽然河北省环绕京津这2个大城市,但河北的现代农业发展比较缓慢,农业创新能力不强。和京津地区建立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优化产业布局,有利于推进河北省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2014年河北省召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对事关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任务作出安排部署[16]。在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创新发展中,河北省可成为京津功能与产业疏解的最佳承接地,同时用好京津地区人才、技术、资金优势,利用京津向河北疏解功能、转移产业的机遇,把京津的科技人才优势、金融资本优势转化为河北自身优势,把京津的需求优势变为河北的服务产业优势,把服务京津与发展河北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改变与京津落差过大的局面。

[1]王俊凤,崔永福,路剑.关于京津冀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8(4):24-27.

[2]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都市农业[EB/OL].[2013-02-01]. http://www.221.gov.cn/general/dsny/zzny.

[3]李祥.本市与农大合作共推种业之都[N].北京日报,2014-01-13.

[4]唐园结,宁启文,李庆国,等.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现代农业[N].农民日报,2013-03-20.

[5]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村处.北京农科城5周年成果发布服务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发展[EB/OL].[2015-06-02].http: //www.bjkw.gov.cn/n8785584/n8904761/n9559744/10331635.html.

[6]武自然.天津农民靠设施农业增收[N].经济日报,2012-01-13.

[7]何会文,李玉峰.“津”牌育种誉享全国[N].天津日报,2015-04-27.

[8]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政研室.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EB/OL].[2015-02-06].http://www.tjaci.gov.cn/getnews?id=630 5&tid=11.

[9]张照桢.天津市着手启动现代畜牧业设施提升工程[EB/OL]. [2012-05-07].http://www.moa.gov.cn/fwllm/qgxxlb/tj/201205/t2012 0507_2619161.htm.

[10]张晓林,于战平.加强天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对策分析[J].物流科技,2015(3):42-44.

[11]齐继风,冯燕.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4(30):37-40.

[12]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N].河北日报,2015-02-05.

[13]王元仲.河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EB/OL].[2015-01-27].http://www.365960.com/article.php?act=detail&id=23048.

[14]金慧英,毛晓雅,芦晓春.渤海湾畔新农路[N].农民日报,2014-10-02.

[15]李飞.推进区域现代农业协同发展[N].农民日报,2015-03-16.

[16]郭昭摄.河北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周本顺作重要讲话[EB/OL].[2014-03-28].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2014-03/28/content_17387280.htm.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ZHANG Yu-wei1,XIN Li-yuan1,WANG Li-juan1,SONG Zhi-wen1,ZHANG Yao-wu2,QIU Ji-dong2
(1.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ianjin 300192,China;2.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ianjin 300192,China)

In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suppor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from the different angles of natural resources,agricultural internal structure,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dustries,defines the fun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Beijing should play a leading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Tianjin should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expand agricultural services;Hebei should relieve the agricultural function and agriculture industry of Beijing and Tianj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modern agriculture;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327

A

1002-2481(2016)02-0136-05

10.3969/j.issn.1002-2481.2016.02.02

2015-10-12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4ZLZLZF00024)

张玉玮(1985-),女,天津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文献信息服务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京津冀河北省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现代农业
河北省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