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中的朱德家书

2017-01-05 21:37刘建
党史纵横 2016年12期
关键词:朱敏总司令朱德

中国自抗日战争始,朱德总司令便肩负驱寇之使命,抱必胜之决心,忙于对敌之战事,率领指挥八路军英勇抗战收复山河,拯救国家人民于危难之际。烽火硝烟,家书万金,一封封家书成为总司令思念远方家人的情感寄托。

为母亲度饥荒求捐助信

自古忠孝难两全,朱德总司令自投身革命始,戎马倥偬,常年无法顾家,无法亲自照顾母亲。1937年11月朱德总司令正率领八路军奋勇抗击日寇,战斗非常紧张激烈,各项军事工作都需要总司令决策,非常繁忙。得悉家乡遇到年荒,总司令非常惦念自己的母亲,遂向同乡好友,在滇军时任朱德旅部军需的戴与龄求助。

与龄老弟:

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敌人后方北平区域去日夜不停地与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的胜利,差堪告诉你们。昨邓辉林、许明扬、刘万方等随四十一军来晋,已到我处,谈及家乡好友,从此话中知道好友行迹甚以为快,更述及我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惟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望你做到复我。此候近安

朱德

一月二十九日

于晋洪洞战地

这是一封感人至深的信,朱德总司令革命十数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第二战区副总指挥竟无一钱,一支军队的总司令如此清贫世所罕见,令人动容。朱德总司令能有如此之境界,全在于他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忘我的革命精神和钢铁般的革命意志。每每在部队面临危机之时,朱德总司令总能挺身而出,为部队树立必胜信念,带领部队渡过难关。为党建立了一支红色铁军,救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朱德总司令胸怀革命理想、民族大义,也深爱着自己的母亲和家乡,而在国与家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给远在异国他乡的女儿朱敏的信

朱敏1926年生于莫斯科,朱德总司令只有这一个女儿。女儿生下不久,朱德总司令就回国投身革命大潮。朱敏回国后,在四川外婆的抚养下长大。直到1940年12月,已经14岁的朱敏第一次来到延安,回到日夜思念的父亲身边。父女相见,百感交集。战争阻断了骨肉亲情,阻隔了天伦之乐,天各一方,彼此分离。整整14年,父女才得以相见。而在短暂的两个月相聚后,朱敏不得不再与父亲告别,和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等一起踏上去异国他乡求学之路。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德总司令不时在思念着远在万里之遥的女儿。1943年10月,朱德总司令和夫人康克清在百忙当中给女儿朱敏写了一封信,并寄上了两张相片。

朱敏女儿:

我们身体都好。兹送来今年上半年的相片两张。你在战争中应当一面服务,一面读书,脑力同体力都要同时并练为好。中日战争要比苏德战争更迟些结束。望你好好学习,将来回来做些建国事业为是。

朱德

康克清

1943,28/10于延安

这封简短的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父爱,朱德总司令把对女儿的思念化作殷切的期望。希望女儿能具有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然而,这封从延安寄往莫斯科国际儿童院的信,在国际邮路上辗转一段时间,盖着“邮路中断,无法投递”的戳子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此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苏联的卫国战争也异常残酷。朱德对康克清说:“自己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还是等战争结束以后再说吧。”之后,由于新疆军阀盛世才转向反共,延安与莫斯科的秘密通道中断。女儿音信渺无,朱德总司令此时只能将对女儿的惦念深深藏在心底。

朱德总司令却不知道此时的朱敏已经被送进德国集中营,与德国法西斯进行顽强的抗争,坚强的朱敏在集中营九死一生,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后,苏联政府把朱敏的音讯告诉他时,朱德总司令才知道女儿的情况。于是,朱德总司令立即写去一封信,希望女儿能够原谅他。他之所以没有向苏联方面询问她的情况,是因为苏联当时也处在战争灾难之中,他怎么能为个人的事情去麻烦苏联政府呢。出了集中营的朱敏,已在苏联红军的关照下回到莫斯科。这时,她已考上列宁师范学院。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朱敏才回国探望阔别十年的父母亲。这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了。朱德总司令抚摸着女儿的头发,亲切地说:“你回来了,很好嘛!我们国家正处在建设时期,需要大批的人才。你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贡献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这就是朱德总司令,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一个朴实无华,充满人情味的统帅。他一生都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对党、国家、人民的强烈热爱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广阔胸怀,使他成为人民的光荣,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楷模。(作者刘建: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朱德外孙 朱敏之子)

猜你喜欢
朱敏总司令朱德
幼儿园游戏课程审议的实践与思考
朱老总贴身警卫回忆: 难忘在朱总司令身边的岁月
不必要花的钱
化工安全问题评价思路阐述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打跑美国三个“总司令”
朱 德
为了儿子赢在起跑线,跨国相亲路上狂奔着一个女商人
伟人父亲朱德和女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