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反思

2017-01-05 21:44王丽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计算公式梯形导学

王丽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近年来,我们将布卢姆的学习理论作为教学依据,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初步构建起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课堂实效。

一、“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意义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以阶段性教学目标的预设为导向,在学生互动互助式的小组合作情境下,教师通过个别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导与激励下,投入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而努力。

布卢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提到:“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都可达到掌握的程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将小组互助式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方式相结合,并不断思考和研究出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寻找到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及时且扎实地掌握所学新知识点。教师制定具体课堂教学目标应当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并且所有教学内容都应围绕相应的目标来完成。明确的目标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认知活动,提高学生素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倾向于接受更加多元、有趣的教学方式,所以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非常必要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我们把“目标导学”模式分为三个环节:温故知新,激趣明标;导学施标,导练达标;当堂检测,反馈矫正。从复习到学习新知,最后巩固新知,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将“目标导学”打造成科学完善的系统教学模式。

(一)温故知新,激趣明标

学习知识的过程往往是融会贯通的,古云“温故而知新”,旧知可为新知的学习搭桥铺路,复习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和巩固记忆。学生有了一定的旧知储备,教师就可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而学生在新知识点的学习中,往往会因为概念过于抽象而产生对定义理解的误区,因此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旧知与新知相结合,逐步引导学生产生对比和联想,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兴趣。

比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教师可通过设计简单的练习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梯形”计算公式的推导。

习题1: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并说说分别使用了什么面积计算公式。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边长为8厘米,高为6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底边长为8厘米,高为6厘米的三角形。

习题2:回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复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学生已能大致了解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规律,然后教师就可以画出一个梯形并向学生提问:“这个梯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学生陷入思考之中。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本课所要教授的重要知识点:“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那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想知道哪些知识呢?”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基本能够回答出本课教学的要点所在,即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推导过程。由学生自主发掘课时要点,辅之以教师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教师再问:“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些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学习这些问题呢?”显然以上小题所涉及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作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依据,这样的引导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在以后的学习中善于运用联想的方式来探究相关问题,这是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导学施标,导练达标

通过导学和导练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是“目标导学”这一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制定相关的学习活动,并及时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反馈出来的疑难问题,逐步引导并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实现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基本掌握课堂知识要领。比如针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如何推导的问题,教师可进行以下3个步骤。

1.自主探究 。在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通常会在自身好奇心的驱使下急于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拓宽思维,运用自己已经具备的经验和旧知,进行自主性探究。学生能够想出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通过剪拼或割补法来将梯形变换为自己学过的图形,再用常规公式进行面积计算,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得出梯形计算的方法。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出现了方法不适用的问题,比如非等腰三角形无法运用剪拼法形成规则图形,遇到非等腰梯形或者直角梯形等不规则梯形时,应该怎样合理表示梯形的上下两边,寻找普适规律等。这时教师可针对这些疑惑再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二次分析和思考探究。

2.合作讨论。学生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之后,解决了自己的一些疑问,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见解之后,了解其他可行的推导方式,反思自己的方法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完善。组内讨论、交流方法的过程是学生对新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合作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所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当学会自我反思,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教师须对学生表现做出及时且客观的评价,尽量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不同想法,引导全体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3.达标训练。中心环节的最后一步就是学生的达标训练,达标训练可以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教师可结合课本例题,作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并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习题的解答过程,规范解题,巩固课堂所学新知识。

(三)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当堂检测是学生反馈新知识掌握情况的最佳途径,教师通过反馈信息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再统一进行讲解和纠错,帮助学生走出理解误区。还可通过简短的小组讨论,组内学生互相讲解和分析问题,已经掌握知识要点的学生可以给予存在困难的学生帮助,这样也间接巩固了学生刚学的知识点,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目标导学”式课堂中,目标的设置应遵循适量原则,贴合原始教学目标,难易适中。教师可提前选定几道例题作为随堂小测验,让学生利用规定的上课时间完成并校对答案,统计各题错误人数,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讲解。如教学“计算梯形面积”一课,教师可设计以下一组简易的测试题。

习题1: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与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

习题2:计算下面两个梯形的面积。上底长为3cm,下底长为6cm,高为4cm的梯形;上底长为2cm,下底和高均为4cm的直角梯形。

三、“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反思

由于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水平都有差异,所以“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须趋于多元化。对于优等生而言,在“目标导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他们能够做到积极、自主地学习,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数学水平会更上一层楼;而其他基础相对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及时、高效地完成“目标导学”模式下教师所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在这样的模式下学习效果得不到体现,学生就很容易对“目标导学”这一教学模式失去信心,继而导致数学成绩逐渐下降。所以,教师在进行“目标导学”时,应当兼顾这两种不同的学生群体,既要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也要开展小组合作互助式学习,让两个群体的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样就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能使学生处于更为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兴趣。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要求较高,“目标导学”的理念符合这一要求。“目标导学”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能够运用灵活、多元的教学环节,协调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主体性,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北城小学)

猜你喜欢
计算公式梯形导学
玩转梯形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梯形达人
2019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表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梯形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采用初等代数推导路基计算公式的探讨
关于节能评估中n值计算公式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