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近10 a小麦生产成本、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2017-01-06 02:21冯乐勇崔福柱杜天庆薛建福马娟娟张倍宁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总成本利润率净利润

冯乐勇,崔福柱,杜天庆,薛建福,马娟娟,张倍宁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山西省近10 a小麦生产成本、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冯乐勇,崔福柱,杜天庆,薛建福,马娟娟,张倍宁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对2004—2013年山西省及全国小麦生产成本、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3年山西省小麦生产总成本持续增加,且年均增长率大于全国;小麦产量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每年产量不稳定;小麦产值在2008年以后山西及全国均呈增加趋势。山西小麦2009—2012年年均产值增长率为15.84%,增长幅度远远不及小麦成本(17.32%),并且2013年小麦成本较2012年有所增加,而产值降低,以至于10 a中净利润出现1/2以上的年份为负值。针对性地提出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值效益的对策:小麦品种与品质改良,对农户进行农业技术及田间管理培训,政府对农户给予补贴政策,转变小麦生产经营模式,国家加大对小麦市场的调控力度。

小麦;生产总成本;产量;净利润;成本利润率;山西省

小麦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面条、馒头是家常便饭中不可或缺的主食,小麦的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全国粮食总量的25%,因此,小麦在粮食的生产和消费中占有主要地位[1]。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深入进展,使得粮食生产面积逐年下降,总产下降,小麦市场的供应与需求失去平衡,已经威胁到全国粮食的安全。山西是面食之乡,小麦的需求高于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30%左右,产量占农作物总产量的1/3左右,小麦生产在山西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2]。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横跨暖温带和中温带,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降雨量在500 mm左右,适宜的温度、适量的降水及充足的光照,非常适合小麦的生长[3]。但由于山西省冬季常受冻害影响,会降低小麦年产量,山西省对小麦的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发展小麦生产关系到粮食安全[4]。近年来,山西省小麦生产成本逐年增加,且利润较低,对当地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因此,比较分析近年来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变动情况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山西省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

本研究对近10 a山西省与全国的小麦生产成本、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小麦生产状况的差异所在,揭示小麦生产成本、单位产量及收益的变化规律,并提出降低小麦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利润的对策,从而为实现山西省小麦生产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山西省及全国小麦生产成本、单位面积产量、净利润及成本利润率的相关数据均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6]。对2004—2013年的数据运用Excel 2007进行整理、制表、制图,完成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生产成本对比分析

从表1,2可以看出,不论是山西省还是全国范围的小麦生产总成本都在逐年增加,其中,山西省小麦生产总成本由2004年的4 941.30元/hm2增长到2013年的14 313.90元/hm2,平均年增长率为12.63%;全国小麦生产总成本由5338.8元/hm2增长到13720.65元/hm2,平均年增长率为11.12%,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人工成本,所占比例最小的是土地成本。2004—2013年10a间仅有2006,2012,2013年山西省的小麦生产总成本高于全国,2013年总成本高达14 313.90元/hm2,相比2004年增长了9 372.60元/hm2。山西省小麦生产中,物质与服务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仅2008年低于全国,其他年份均高于全国,并且占总成本比例2004—2009年逐年增加,由56.40%增到60.98%,之后又逐年递减,到2013年降低到51.31%。相对于全国的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山西省只有2008年的较高,且不论是全国还是山西省人工成本费都是后5 a大多高于前5 a的。而山西省小麦生产的土地成本费用在2004—2007年的4 a中高于全国,2008—2013年每年均较全国小麦生产的土地成本低,且山西省或全国小麦生产中土地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的多少也与土地成本费用的高低相适应。

表12004 —2013年山西省小麦生产总成本构成情况

表22004 —2013年全国小麦生产总成本构成情况

2.2 小麦产量与产值分析

由表3可知,山西省小麦每公顷产量均低于全国小麦平均单位产量,且小麦产值也低于全国。但对比10 a的数据得知,2004,2006年山西省产量分别为4375.50,4374.00kg/hm2,产值分别为6863.85,6 561.30元/hm2;到了2011年小麦产量比2004,2006年都低,只有4 259.55 kg/hm2,但产值却相对较高,为9 597.90元/hm2。2007—2012年5 a间,小麦产量有增有减,但小麦产值一直在增加,且年均增长率为17.35%。2013年小麦产量仅比2011年高34.95 kg/hm2,产值却比2011年高1 626.15元/hm2;但与2012年相比产量降低了966 kg/hm2,产值也降低了579.30元/hm2。山西省的小麦产量不同年份变化没有规律性,有些年份产量相对较高,而有些年份较低。山西省冬小麦的产量受气候影响较大,遇到灾年,就会降低小麦产量;如果气候条件良好且雨水充足,没有病虫害,则产量会有所提高,因此,山西省小麦产量不同年份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而全国小麦每公顷产量是各个省份平均的结果,小麦产量高的省份与产量低的省份相平衡,所以年产相差不是很大;但就产值而言,不论是山西省还是全国的小麦产值在2012年均有相对大幅度的提高,是我国《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7]政策的出台对小麦价格保护的结果,《预案》的出台提高了全国小麦的收购价格,因此,2012年小麦产值有所增加。

表32004 —2013年小麦产量及产值分析

2.3 小麦生产收益状况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50 kg小麦山西省出售价格在2004—2006年有小幅度降低,由75.43元降到73.18元;2006—2011年有增加趋势,由73.18元涨到107.3元;在2012年又降到106.58元;2013年又增到124.25元。山西小麦生产总成本逐年增加,而出售价格的增减变化与当年小麦产量及小麦市场需求变化有关。全国50 kg小麦出售价格除2007年和2012年高于山西省外,其他年份均低于山西省,山西省10 a间50 kg小麦出售平均价格为91.57元,而全国的仅为89.49元,这与山西省小麦生产总成本普遍偏高有一定的关系。对比50kg小麦现金收益状况可知,山西省的收益状况有增有减,在2009—2012年收益较为平稳,由34.04元增到44.78元,但总体现金收益状况低于全国现金收益;2004年全国50 kg小麦现金收益为45.20元,2005年降到36.45元,从2005年开始逐年增加,到2011年,现金收益涨到57.59元,到2012年又降到55.59元,而到2013年又增至60.17元;2011—2012年1 a的时间里,山西省现金收益增加而全国降低,2012—2013年山西省现金收益降低而全国的在增加,这样的状况与2011—2012年山西省小麦增产1 000.95 kg/hm2, 2012—2013年山西省小麦减产966 kg/hm2,而全国小麦年产量相对平稳有关。

小麦生产净利润与成本利润率可以反映小麦生产收益成效,净利润可直观地呈现小麦的收益情况,而成本利润率(净利润/总成本×100%)可反映成本效益[8-10]。因此,对山西省及全国的平均净利润及成本利润率数据绘图得到图2。

从图2可以看出,2004—2013年间的小麦净利润中,2004,2013年的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是2个极端,在2004年,山西省的小麦生产净利润高达1 922.55元/hm2,成本利润率是38.91%,全国净利润为2 543.70元/hm2,成本利润率47.65%;在2013年,全国和山西的小麦生产净利润均为负值,分别是-191.70,-3 089.85元/hm2,成本利润率分别为-1.40%和-21.59%。纵观图2可知,成本利润率受净利润的影响较大,随着净利润的增减而变化。2004—2005年,山西平均净利润降到-463.05元/hm2,成本利润率降到-8.48%;全国平均净利润降低1 190.25元/hm2,成本利润率降低20.37%。2005—2008年的4 a间,山西净利润正负交替出现,成本利润率呈现“N”型变化趋势,而全国收益状况较好,净利润由1 190.25元/hm2增到2 467.65元/hm2,成本利润率也从20.37%提高到33.00%。2009—2013年5 a间,山西省小麦收益状况很不乐观,净利润由-254.70元/hm2降到-3 089.85元/hm2,成本利润率在2009—2012年有小幅增减,但到2013年降到-21.59%,全国小麦收益也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净利润由2 257.65元/hm2降到-191.70元/hm2,成本利润率由33.00%降低-1.40%。

3 讨论与结论

小麦生产总成本是由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共同构成[11]。物质与服务成本费用又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其中,种子费、化肥费、农家肥费、农膜费、租赁作业费、机械作业费、排灌费、燃料动力费、技术服务费、工具材料费、修理维修费等为直接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保修费、管理费、财务费和销售费为间接消费[11]。人工成本包括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费用。对比分析2004—2013年山西省与全国小麦生产成本得知,总成本费用在不断增加,其中,物质和服务费用最高,占总成本费用的1/2以上,这与肥料和浇水的普遍利用及机械化种植的普及有很大关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户传统的人力由机器所代替,以前的靠天吃饭变为现在的肥水利用,其是造成高成本的因素。山西省虽为小麦主产区之一,但是在2004—2013年间,山西省的小麦产量均低于5 300 kg/hm2,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产量,山西省主要以种植旱地冬小麦为主,气候对冬小麦的影响较大,气温太低不利于越冬前期的有效分蘖,抽穗和孕穗期雨水过多没有充足阳光,又不利于保花增粒,因此,培育有较强适应力的小麦品种有重要意义。山西省小麦成本逐年增加而净利润却没有一直在增加,甚至在2005,2007,2009年以及2011—2013年净利润是负值,最终导致成本利润率呈正负无规律的变动,其使农民没有一个安稳的状态进行种植及田间管理,因此,造成小麦产量低,赔本买卖降低了农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全国小麦净利润在2013年也为负值,生产成本较高,为13720.65元/hm2,而产量仅为5 614.80 kg/hm2。山西省小麦产量低于全国水平,而出售价格除个别年份外,均高于全国平均价格,比国内市场如河南省、河北省高出10%左右[12]。山西省小麦产量较低,对人民需要供不应求,省外低价小麦进入山西市场,导致山西省高价小麦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销售不畅,卖出去的较少,只能留在农户手中自食,最终造成高成本、低收益,使得净利润为负值,成本利润率也为负值。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小麦品种及品质改良。山西省小麦生育期受气候灾害影响较大,不论是冬季气温偏低,还是雨季雨水偏多,都会影响小麦产量。通过品种改良,培育出适合山西本地种植,且可以对抗不利生态条件的新品种,实现灾年稳产,丰年增产[13]。面对适宜山西种植的低产品种,可以通过提高小麦的品质性状,相对提高小麦粉的利用价值,提高小麦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达到高品质、高价格的效果。

(2)对农户进行农业技术及田间管理培训。合理施肥技术可杜绝传统过量施肥状况,直接有效地降低物质与服务费用,从而降低成本。山西多为旱地小麦,干旱缺水是小麦生产的限制因素,节水农业及合理利用雨水是田间管理的重点,为山西省小麦健康生长提供适宜的田间环境,从而达到稳产甚至高产的效果,使低成本、高产出下得到较高的利润回报。

(3)政府对农户给予补贴政策。目前,处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小麦生产成本有日益增加的趋势[13]。山西省深受成本高的影响,在2004—2013年间,1/2以上的年份小麦生产净利润为负值,严重挫伤了种粮农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为了保护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山西省粮食生产发展,山西省农业厅及财政厅应联合出台对种粮人的直接补贴政策,使得在高成本低利润的情形下得到一定的补偿,增加农户种植的信心,有效地防止小麦种植面积的减少。

(4)转变小麦生产经营模式。山西省小麦生产大多数是农户小规模经营,不利于机械化生产,费时费力,增加了小麦生产成本[14]。河南、河北及山东地区小麦生产状况良好,近些年低价入驻山西市场,使得山西省小麦销售渠道变得狭窄,造成小麦生产成为“自产,自销,自食”的模式。因此,山西省应该积极鼓励建设“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得小麦生产规范化、机械化,克服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不合理的缺陷,从而降低小麦生产成本[1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小麦副产品加工业尤为重要,引导建设“市场+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使得小麦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形成一条产业链,小麦生产在农业市场中站稳脚步[16-18]。

(5)国家加大对小麦市场的调控力度。山西省小麦不论是产量还是收益情况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面对国外优质小麦和国内普通小麦在同一市场的竞争,山西省小麦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价格优势,为了避免山西省小麦销售价格过低带来的负效益,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对小麦市场进行控制。国家可以以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并在小麦主产省投放临储小麦,达到一定量后,将这些临储小麦在全国各地开始出库销售,这样就能改善小麦供应紧缺和小麦价格持续走高的趋势。

[1]朱致伟,于振文.我国小麦生产成本收益情况分析[J].山东农业农业科学,2007(4):61-64.

[2]张立生,温辉芹,程天灵.山西省优质小麦生产现状与展望[J].山西农业科学,2004,32(3):8-12.

[3]杨丽雯,张永清,张定一,等.山西省小麦生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0,30(6):1154-1159.

[4]乔蕊清,卫云宗,张松令,等.山西省小麦生产的定位与发展对策[J].小麦研究,2003,24(1):21-27.

[5]裴俊红,李银平.河北省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7):41-45.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

[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等.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EB/OL].[2012-05-21].http://www.gov.cn/zwgk/ 2012-05/24/content_2143976.htm.

[8]孔祥智,庞晓鹏,张云华.北方地区小麦生产的投入要素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4(4):2-7.

[9]魏杰,宁静,胡月,等.山西省大豆生产成本收益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5,43(9):1192-1194,1203.

[10]王少峰.江苏省小麦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D].扬州:扬州大学,2002:7-10.

[11]范少玲.中国玉米种植成本收益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1-61.

[12]卫云宗,刘新月,张久刚,等.小麦生产的生态定位及发展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5):92-395.

[13]张华建.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成效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2):1-3,8.

[14]张耀兰,王光宇,孔令聪,等.安徽省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116-120.

[15]刘峰,王艳.河北省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变动分析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7-9.

[16]张海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生产价格理论[EB/ OL].[2006-12-21].http://www.66wen.com.

[17]林仁惠.中国小麦生产的成本效益分析[J].世界农业,2000(8):11-12.

[18]刘晓真.中国小麦产业链问题解析[J].中国粮油学报,2003,18(6):7-10.

Analysis of Production Cost,Yield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Wheat in Shanxi Province in Recent Ten Years

FENGLeyong,CUI Fuzhu,DUTianqing,XUE Jianfu,MAJuanjuan,ZHANGBeining
(College ofAgronomy,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030801,China)

Analysis on the data of production cost,yield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Shanxi province and the whole country in 2004-2013.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cost of wheat production of Shanxi province in 2004-2013 increases continuously,and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is greater than the national,wheat yield i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and the annual output is not stable, wheat production value increases in Shanxi and the whole country after 2008.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output value of Shanxi wheat is 15.84%in 2009-2012,the growth rate is far less than the cost of wheat growth of 17.32%.And the cost of wheat increases in 2013 compared with 2012,while the output value decreases.Sothat more than halfofthe 10 years ofnet profit is negative.In viewofthis situation,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increase the output value of the wheat,wheat variety and quality improvement,training of peasants for agriculture technique and field management,government subsidies to farmers.The state should increase the price regulation systemofwheat market,transformwheat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wheat;the total cost ofproduction;yield;net profit;cost profit margin;Shanxi province

S512.1;F326.11

A

1002-2481(2016)12-1882-05

10.3969/j.issn.1002-2481.2016.12.36

2016-09-21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4GB2A300013);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1-07);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01103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461501024)

冯乐勇(1992-),男,山西忻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作物高产优质工程与产品质量安全。崔福柱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总成本利润率净利润
2020年中国棉花种植成本调查
数据驱动下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沪市主板)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2%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应用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关于煤化工生产企业成本管控的思考
破解“利润率下降规律之谜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2014年净利润增(降)幅最大的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