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

2017-01-07 02:10王晓佳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5期
关键词:石城赣江种数

毛 毳,廖 宁,王晓佳

(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46)

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

毛 毳,廖 宁,王晓佳

(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46)

[目的]调查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内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状况。[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对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内野生脊椎动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调查。对该区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湿地开发规模和栖息地保护等保护野生动物的对策和措施。[结果]调查发现,野生脊椎动物205种,隶属32目69科,其中哺乳动物6目6科12种,鸟类17目38科116种,爬行动物2目8科21种,两栖动物2目6科13种,鱼类5目11科43种。该调查区域内有14种野生脊椎动物被列入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动物,56种动物被列入江西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以及野生脊椎动物的保护提供参考。

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赣江源;保护对策

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石城县,属于江西母亲河赣江的源头区,主要包括赣江源头区的琴江及其支流横江河、瑞坑河、朱家河以及岩岭水库,湿地公园内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生境良好,生态地位重要,对于保障赣江水质乃至鄱阳湖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湿地公园所在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进行湿地科普宣教和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内生境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气候湿润等自然条件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属于我国东部润湿森林区,位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湿地公园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01科288属499种。然而,目前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现状尚未经过全面系统的本底调查,对该区内动物种组成、种群、分布等方面鲜见报道。笔者对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湿地开发规模和栖息地保护等保护野生动物的对策和措施,旨在为野生脊椎动物保护以及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等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石城县,地理位置为116°09′58″ ~116°35′20″ E,26°04′35″ ~26°29′24″ N,自东北向西南跨高田镇、丰山乡、琴江镇、珠坑乡、屏山镇、横江镇、大由乡,主要包括琴江及其支流横江河和瑞坑河、岩岭水库及周边的生态公益林。该湿地公园所在的石城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8.4 ℃,年际变化范围为17.9~19.3 ℃;年降水量为1 780.0 mm,其变化范围为1 253.2~2 750.5 mm;年均日照时数为1 796.7 h。该湿地公园的河流发源于高山,形态自然,河岸森林茂密、公园环境多样、地形复杂、季节变化明显,形成了由永久性河流和库塘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为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1.2 调查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对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对该湿地公园内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等进行调查。

对于鱼类资源的调查,主要是利用网捕法采集拟建国家湿地公园内不同水域的鱼类资源,并进行现场鉴定[1];对于两栖及爬行动物,主要采用采集标本的方法进行调查[2-3];对于鸟类的调查,主要是利用望远镜、数码照相机等观察并记录其外形特征,同时通过鸣叫声对其进行种类鉴定[4-6];对于哺乳类的调查,主要通过采集标本及观察痕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别[7-8]。

除了采取上述方法外,还通过参阅前人有关该地区的动物资源调查结果、实地走访当地的部分群众、查看当地林业部门拍摄的影像资料等方式对当地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调查,补充和完善该湿地公园的野生动物名录,使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该研究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和原始资料的整理,在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共发现野生脊椎动物205种,隶属32目69科,其种数占江西省已知脊椎动物总种数的23.85%。其中,哺乳动物6目6科12种,其种数占江西省已知哺乳动物总种数的11.43%;鸟类17目38科116种,其种数占江西省已知鸟类总种数的27.62%;爬行动物2目8科21种,其种数占江西省已知爬行动物总种数的26.58%;两栖动物2目6科13种,其种数占江西省已知两栖动物总种数的33.33%;鱼类5目11科43种,其种数占江西省已知鱼类总种数的20.67%(表1)。

表1 江西石城赣江源湿地公园内野生脊椎动物现状

Table 1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wild vertebrates in Jiangxi Shicheng Ganjiangyuan National Wetland Park

类别Type湿地公园内种数Speciesnumberinthiswetland∥种江西省总种数TotalspeciesnumberinJiangxiProvince∥种占江西省总种数的比例ProportionintotalspeciesnumberinJiangxiProvince∥%哺乳类Mammals1210511.43鸟类Aves11642027.62爬行类Reptiles217926.58两栖类Amphibians133933.33鱼类Fishes4320820.67总计Total20585124.09

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内生境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被列为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4种,分别为虎纹蛙(Ranarugulosa)、鸳鸯(Aixgalericulata)、赤腹鹰(Accipitersoloensis)、雀鹰(Accipiternisus)、松雀鹰(Accipitervirgatus)、普通鵟(Buteobuteo)、红隼(Falcotinnunculus)、勺鸡(Pucrasiamacrolopha)、花田鸡(Coturnicopsexquisitus)、小鸦鹃(Centropusbengalensis)、草鸮(Tytolongimembris)、红角鸮(Otusscops)、领角鸮(Otusbakkamoena)、斑头鸺鹠(Glaucidiumcuculoides);江西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55种,如东方蝾螈(Cynopsorientalis)、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黑斑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us)、乌梢蛇(Zaocysdhumnades)、小鸊鷉(Tachybaptusruficollis)、白鹭(Egrettagarzetta)等。2.2 哺乳类资源分析

2.2.1 物种组成。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共有哺乳动物12种,隶属6目6科,其中食虫目1科(猬科)1种,占当地哺乳动物总数的8.33%;翼手目(蝙蝠科)1科2种,占当地哺乳动物总数的16.67%;兔形目1科(兔科)1种,占当地哺乳动物总数的8.33%;啮齿目1科(鼠科)5种,占当地哺乳动物总数的41.67%;食肉目(鼬科)1科2种,占当地哺乳动物总数的16.67%;偶蹄目(猪科)1科1种,占当地哺乳动物总数的8.33%。

2.2.2 珍稀度分析。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内有丰富的哺乳动物资源,其中黄鼬(Mustelasibirica)和鼬獾(Melogalemoschata)被列入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2.3 鸟类资源分析

2.3.1 物种组成。调查发现,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有鸟类116种,隶属17目38科,其中鸊鷉目1科2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1.72%;鹈形目1科1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0.86%;鹳形目1科9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7.78%;雁形目1科10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8.62%;隼形目2科6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5.17%;鸡形目1科1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0.86%;鹤形目2科7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6.03%;鴴形目4科14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12.07%;鸥形目1科2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1.72%;鸽形目1科2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1.72%;鹃形目1科4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3.45%;鸮形目2科4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3.45%;夜鹰目1科1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0.86%;佛法僧目2科4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3.45%;鴷形目1科2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1.72%;雨燕目1科1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0.86%;雀形目15科46种,占该研究区鸟类总种数的39.66%。

2.3.2 珍稀度分析。①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根据1988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74种,而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就有13种。国家 Ⅱ 级保护动物有13种,分别为鸳鸯、赤腹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鵟、红隼、勺鸡、花田鸡、小鸦鹃、草鸮、红角鸮、领角鸮、斑头鸺鶹。②江西省重点保护鸟类。调查发现,116种鸟类中有小鸊鷉等42种鸟类被列入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2.4 爬行类资源分析

2.4.1 物种组成。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爬行动物21种,隶属2目8科,其中龟鳖目2科2种,包括龟科1种及鳖科1种,分别占该地区爬行动物总种数的4.76%;鳞目6科19种,其中游蛇科种类最多,有11种,占该地区爬行动物总种数的52.38%;石龙子科、眼镜蛇科、蝰科各2种,分别占该地区爬行动物总种数的9.52%;壁虎科、蜥蜴科均为1种,分别占该地区爬行动物总种数的4.76%。

2.4.2 珍稀度分析。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内珍稀保护爬行动物资源丰富,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王锦蛇(Elaphecarinata)、黑眉锦蛇(Elaphetaeniura)、灰鼠蛇(Ptyaskorros)、乌梢蛇、舟山眼镜蛇(Najaatra)、银环蛇(Bungarusmulticinctus)7种爬行动物还被列入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2.5 两栖类资源分析

2.5.1 物种组成。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共有两栖动物13种,隶属2目6科,其中有尾目1科2种,占该地区两栖类总种数的15.38%;无尾目共有5科11种,其中蛙科种类最多有7种,占该地区两栖类总种数的53.84%,蟾蜍科、树蛙科、雨蛙科和姬蛙科均为1种,各占该地区两栖类总种数的7.69%。

2.5.2 珍稀度分析。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珍稀保护两栖动物丰富,其中国家 Ⅱ 级重点保护两栖动物1种(虎纹蛙);此外,东方蝾螈(Cynopsorientalis)、棘胸蛙(Ranaspinosa)、中华蟾蜍和黑斑蛙还是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6 鱼类资源分析

2.6.1 物种组成。此次调查结合前人的调查结果,发现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共有鱼类43种,均为纯淡水鱼类,隶属5目11科。其中,鲤形目2科26种,占该地区鱼类总种数的60.46%;鲶形目3科8种,占该地区鱼类总种数的18.60%;合鳃鱼目1科1种,占该地区鱼类总种数的2.33%;鲈形目4科7种,占该地区鱼类总种数的16.28%;鲀形目1科1种,占该地区鱼类总种数的2.33%。其中,鲤科鱼类有22种,占该地区鱼类总种数的51.14%;鲿科鱼类有6种,占该地区鱼类总种数的13.95;鮨科和鳅科有4种,分别占该地区鱼类总种数的9.30%;鲶科、胡鲶科、合鳃鱼科、斗鱼科、鳢科、刺鳅科、鲀科均1种,各占该地区鱼类总种数的2.33%。由此可见,鲤科鱼类在该地区鱼类总种数中所占比例较高,这也是东亚淡水鱼类区系组成的共同特点之一。

调查所获鱼类在种类和数量上都以鲤科鱼类为主,种类约占研究区鱼类总种数的60%;经济鱼类约占研究区鱼类总种数的50%,如鲤(Cyprinuscarpio)、鲫(Carassius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鲦鱼(Hemiculterleucisculus)、鳊鱼(Parabramispekinensis)、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鲶鱼(Silurusasotus)、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乌鳢(Sinipercachuatsi)、鳜(Sinipercachuatsi)等。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内的鱼类按生态类型划分,绝大多数属于广布性缓水流鱼类和静水鱼类,如鲤鱼、鲫鱼、鳊鱼、鲢鱼、鳙鱼等。

2.6.2 经济鱼类。该地区经济价值较高且产量较大的鱼类有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泥鳅、花鳅(Cobitistaenia)、鲶鱼、黄鳝(Monopterusalbus)、黄颡鱼、鳜鱼等。

3 结论与建议

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境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调查发现,湿地公园内野生脊椎动物共32目69科205种,其中哺乳动物6目6科12种,鸟类17目38科116种,爬行动物2目8科21种,两栖动物2目6科13种,鱼类5目11科43种。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公园内的野生动物资源,特提出以下保护对策与建议。

(1)控制湿地开发规模,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对天然湿地进行大规模盲目开发,是导致自然湿地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开发是今后江西石城赣江源湿地公园开发与利用中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今后应严禁对较高生态位的湿地进行开发,进行改变自然景观和利用途径的开发项目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生态恢复、重建替代方案,并确保实施。同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扩张要进行合理用地布局,严禁开垦湿地补偿耕地。对于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要严禁任何形式的开发活动,以确保湿地动物有足够的栖息、觅食和活动空间。

(2)搞好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管理与保护。为了保证石城县赣江源湿地保持稳定的生态功能,今后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湿地进行严格保护和管理。首先,要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对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进行重点管理,确保其生态环境处于正常状况;其次,要严禁毁坏湿地公园内的水生植物,严禁过度捕捞和非法狩猎活动,保护鱼虾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保护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严禁围湖造田,对影响和破坏湿地生境的农田要退耕还湖,恢复湿地生境;第三,要强化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监测系统的建设,监测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研究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和受威胁情况,为湿地公园管理部门制订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提供依据;第四,应切实贯彻《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严厉查处非法捕猎、经营、贩运、倒卖和走私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案件,制止酷渔滥捕,取缔有害捕捞设施,重点打击施毒捕鸟捕鱼的行为,坚决取缔石城县的野禽市场,禁止个人和部门的非法收购,杜绝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现象。

(3)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研究。由于湿地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性,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筹资措施,加大资金投入,重视对湿地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的研究,特别是利用多种现代技术,对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生态习性、繁殖规律等进行动态监测,建立赣江源湿地公园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使监测到的数据能及时录入到系统中,并据此建立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野生动物繁殖和保护中心,利用先进的繁殖技术,不断扩大湿地公园内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走出一条保护、开发、利用的新路子。

(4)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湿地野生动物的保护离不开当地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目前,江西省石城县的湿地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与教育还处于滞后状态,普及广度、力度、深度都不够,公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乱捕滥猎现象时有发生。今后应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与赣江源湿地公园周边居民的交流与沟通,让当地社区居民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从而促进赣江源湿地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 郭治之,刘瑞兰.江西鱼类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95,19(3):222-232.

[2] 田婉淑,江耀明.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 赵尔宓.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两栖类和爬行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 约翰·马敬能,卡伦·菲利普斯.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卢和芬,何芬奇,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上卷·非雀形目[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下卷·雀形目[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 盛和林,徐宏发.哺乳动物野外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8] 高耀亭.中国动物志:兽纲食肉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Survey on the Resources of Wild Vertebrates in Jiangxi Shicheng Ganjiangyuan National Wetland Park

MAO Cui,LIAO Ning,WANG Xiao-jia

(Jiangxi Province Forestry Survey and Planning Institute,Nanchang,Jiangxi 33004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s of wild vertebrate resources in Jiangxi Shicheng Ganjiangyuan National Wetland Park. [Method]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wild vertebrates in Jiangxi Shicheng Ganjiangyuan National Wetland Park was investigated. Finally,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tection of wild vertebrate resources in the area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scale of this wetland and the protection of wild animals were put forward. [Result]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05 species of wild vertebrates in Jiangxi Shicheng Ganjiangyuan National Wetland Park,belonging to 69 families,32 orders. There were 12 species,6 families,6 orders of mammals,116 species,38 families, 17 orders of aves,21 species,8 families, 2 orders of reptiles,13 species,6 families,2 orders of amphibians,43 species,11 families, 5 orders of fishe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14 species of wild animals that belonged to National Protected Animal Species(Ⅱ class) and 56 species of wild animals that belonged to Provincial Key Protected Animals in Jiangxi Province.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Jiangxi Shicheng Ganjiangyuan National Wetland Park and the protection of wild vertebrates.

Wild vertebrates; Investigation of resources; Ganjiangyuan;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毛毳(1985- ),女,江西南昌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2016-11-16

S 185;Q 95

A

0517-6611(2016)35-0014-03

猜你喜欢
石城赣江种数
赣江奔流
治理赣江
赣江潮 大型原创交响组歌音乐会在昌举行(下)
请“球”入“盒”问题八例
请“球”入“盒”问题八例
雨落赣江 〔外一首〕
用心呵护青山绿水 江西石城:绿色高颜值 引来八方客
石城秋色
绝句(二首)
全国少数民族文字期刊分类种数、印数、总印张、总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