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业公园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2017-01-07 02:00冯彦杰张成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5期
关键词:人性化公园道路

矫 鑫,田 林,冯彦杰,张成波

(中农金旺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3)

城市农业公园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矫 鑫,田 林,冯彦杰,张成波*

(中农金旺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3)

从农业公园和城市公园的内涵和功能着手,通过对比研究二者的区别,对城市农业公园的功能优势和特色进行阐述,揭示其特质属性,肯定城市农业公园未来的发展。针对城市农业公园的特殊性,从道路设计着手,重点研究其服务功能的表达。以城市公园设计标准为基础,将城市农业公园道路划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专用道路和游憩道路4类。依据行业经验和人性化设计原则,从道路的布局、圆曲线半径、交叉点形式、道路宽度、无障碍设计、铺装、专用道路设计等方面进行人性化设计研究,以期为城市农业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道路设计;人性化设计;农业公园;城市农业公园

自19世纪30年代起,欧洲国家开始发展农业旅游,目前其旅游形态已呈现多元化,包括美食品尝、休闲度假、骑马狩猎、探索教学等方面的主题[1]。随着国际旅游的兴盛和扩展,法国、芬兰、英国等相继以旅游、餐饮、球场、钓鱼场等形式来丰富农业休闲旅游,而在亚洲地区,农业旅游则逐渐发展成为集游乐、体验、观赏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园,以及以高新科技运用和展示为主的农业高新示范园和综合性更强的农业公园等。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2016年5月9日国家农业部在青岛平度投资50亿元打造首家集生态农业、文化农业、休闲农业、科技农业于一体的国家级乡村旅游范本[3]。

农业公园的建设和研究不仅是为了满足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需要,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外在需求,同时也是城市生态化、农业景观化、休闲娱乐多样化、食品安全化、环境友好化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城乡建设中三大产业融合与联动发展的有效措施。目前缺乏详尽的参照标准成为城市农业公园发展的“瓶颈”。为使城市农业公园更好地融合城市元素和农业元素,展现农业景观魅力,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其规划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注重多渠道、多视觉地倡导和融入人文关怀。园路是引导游客、串联景观、承载功能的基本脉络,同时又是城市农业公园的配套景观构成元素,更加需要考虑其对人文的解读、体验和情感的传达。这些对于提高城市的可居住性和增加城市居民的福祉具有关键意义[4]。因此,笔者从城市农业公园道路设计着手,剖析农业公园建设标准和人性化设计要点,并分类进行详细描述,旨在为城市农业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1 农业公园的内涵

农业公园的特点是将传统农业与景观融为一体。2008年《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中将农业公园定义为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其主要以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地带,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参与体验的农耕文化、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展示、生态化的郊野田园以及产业化组织运营的乡村休闲或农业观光等诸多内容,如江西婺源、高淳国际慢城、南京的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南京锁石村等,其主要构成要素见图1。

图1 农业公园组成系统Fig.1 System of agriculture park

远郊的生态农业区和城郊农业园区对城市有服务功能,它们虽然能够提升城市周边环境和生态涵养,促进城乡融合,但对城市居民的游憩休闲、运动健身、艺术教养、科普教育和城市精明消费等服务能力不足。随着城市居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这种传统的农业公园模式就难以满足人们新的需求,于是农业公园的发展渐渐“进城”,形成初期的“都市农业”“城中村”“村中城”的交融景象,衍生出裂变性城市农业产业。这些崭新的模式一经出现,就以其服务于城市居民较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应用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准打造,更好地提升了居民的参与和互动性,赢得越来越多的青睐,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活力。

2 城市农业公园的功能价值

城市农业公园属于城市公园的范畴,一般而言是以农业为主题的城市公园。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城市农业公园主要包括3个层面的内容。①从类别方面来说,城市农业公园属于公园的一种类型,具备可供游憩、观赏、娱乐的园林的一般属性,同时具备美化、保护环境的功能。②从区域方面来说,城市农业公园具备城市的区位及环境特征,而不是自然性质的公园绿地,同时也有别于乡村田园景观。③从主题方面来说,城市农业公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农作物、农业工具、农产品以及农业文化等农业元素,以此凸显其农业产业的特殊性质,将农业主题融入城市公园建设中。

城市农业公园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公园,它将农业、农民、农村与城市紧密连接起来,也不同于传统的“农家乐”、农业观光园,固守在农村的农业公园。其功能性紧扣时代脉搏,特质属性表现为位于城市内,本质属性是公园,基础要素是农业,服务主体是城市居民,功能性更具多样化。它是城市公园谱系的新成员,除具备生态维护、景观美化功能外,其生产功能、休闲观光功能、科普教育功能、产业融合功

能和食品安全功能更加突出。

2.1 生产功能 城市农业公园以其特殊的功能属性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生产景观体。实践的典型代表是位于纽约市皇后区的公共农场1号。该项目建于2008年,是纽约现代美国当代艺术中心(P.S.I)和艺术博物馆(MoMA)设计的。项目完全使用可回收利用材料建造,并完全依靠太阳能以及使用雨水收集系统进行灌溉,设计独特的蔬菜、果品和药材种植容器,构建了一个可持续的立体都市农业景观(图2)。

图2 纽约公共农场1号Fig.2 The No.1 New York Public Farm

2.2 休闲观光功能 据相关统计,在15世纪以前,人们用于休闲活动的时间只有17%,19世纪则上升为23%,而今已达到41%[5]。虽然我国每年公休日为115天,但城市化、信息化的铺天盖地,混凝土生活空间的压抑,使“寂寞人群”[5]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享受田园和回归自然。城市农业公园利用农作物的种植和景观塑造、农业产品的生产和农业参与体验、作物生长规律和生态环境的营建,不仅向人们展示田园幽静的绿色空间及其地道的生长环境,而且也提供释放工作压力的劳作场所。人们通过观光活动来强身健体,同时也提高生活质量,还能通过劳作来强化和拓展农业知识。

在农业城市化的实践方面,英国波士顿公园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当地政府将市区道路贯穿连通,将农业用地、荒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强调“不建筑、不设置、不做装饰性种植、不以奇取胜”,在波士顿公园内保留了近140 hm2的乡村农业景观,与原有公园和水系连接成网络系统,形成全球著名的绿色“翡翠项链”(图3)。

图3 波士顿公园Fig.3 Boston Park

2.3 科普教育功能 约翰·凯利曾经提出,休闲与文化是相互影响而不可分隔的[6]。城市农业公园特殊的功能性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其将承载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同时附着景观文化、生命文化以及现代农业技术。我国中小学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使得青少年迫切需要类似城市农业公园这样的“第二课堂”,品味渐行渐远的传统乡情,学习更多的自然科学,传承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

2.4 产业融合功能 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更多应取决于农业一产“活”的基础设施的配合。城市农业公园承载生产、加工物流和专属服务等功能,融合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和新成果等,将三大产业有机融合,以全产业链的形式展现。

2.5 食品安全功能 作为绿色安全果蔬的生产区域,观光采摘园是按照优质农产品生产相关标准进行水果、蔬菜生产的基地,同时结合作物的花、果、枝、叶等景观元素的组合与利用而构成的新奇自然景观结合体[7]。城市农业公园内的果园、菜园、茶园、花园等在提供景观服务的同时,更有区别于农贸市场看不见的生产、包装、物流、仓储过程,通过技术管控和药物检测,按照国家的有关技术规范生产无公害果蔬产品,为城镇居民提供名、特、优和安全的新鲜果蔬,真正满足城镇居民“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吃得舒心”的需求。

3 城市农业公园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

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基于社会属性、人文属性、自然属性等方面而逐步提出人性化的理念,是社会意识形态和生产力水平提升的表征。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价值观、人生观的认识层次逐渐深化,对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唤起了人们对人性化的关注。人们在满足自己的生活习惯、消费需求之后,又追求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深入挖掘产品的内在潜能,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人性化设计是基于产品完全满足设计者功能性要求之后,通过设计语言和设计方法,最大限度实现满足用户对其的情感需求与美好愿望的设计[8]。

现代设计不仅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注重贯彻“人性化”的规划建设[9]。城市农业公园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满足其基本的功能要求,结合人的生理特征、行为方式以及心理需求、思维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在行为习惯、使用功能方面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及人文关怀[10]。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城市农业公园的另一重要特性——生产性和产业融合性。这一特性正是城市农业公园区别于其他城市公园的重要标志。

4 城市农业公园道路分类

园路贯穿整个公园,将各个景区连成一体,实现各景区各景点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可视为园区内最优秀的“导游”[11]。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考虑和把握游人不断变化的行走线路以及观光角度,通过园路不同的铺装材料、形式、色彩等的组合以及结构布局,按照设计师的意图来引导游人进行活动和观赏[12]。城市农业公园中的道路设计不仅考虑其组织空间、引导游览、构成景观、社交活动等功能,还有一项重要功能是组织排水和生产运输。因此,在分类上应区别于一般城市公园。

公园内的道路分级根据功能和适用人群的不同,划分不同类型。《公园设计规范》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园路分为主路、支路、小路[13]。《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中则将其分为干线、支线和人行道3种类型[14]。考虑城市农业公园的特殊属性,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并加以归纳总结,笔者建议将城市农业公园内部道路划分为以下4级(表1)[15]。

表1 城市农业公园内部道路类型与对应宽度

Table 1 Internal road types and corresponding width of urban agriculture park

m

4.1 主要道路 主干道将形成全园区的骨架和游览主干线,将整个公园各主要板块联系起来,并外接国家、省级主干线或城郊主要街道。农业公园主干道应满足车辆行驶和交汇需求,要求路面曲度平缓、坚固耐磨、防滑,同时务必注意车辆和游人的游园安全,并提供消防、医疗、大型农用机车等特殊车辆的通行条件。主要道路宽度受国家标准限定,随公园面积变化而不同。

4.2 次要道路 次要道路是城市农业公园主要道路的分支,其宽度仅次于主要道路,是园区各主要功能区和景观节点的内部骨架,对主要道路起辅助作用。一般情况下,园区次要道路是游人参与活动量最大的部分,因此其占地面积最大。次要道路的宽度应由农业公园游客承载量和道路链接功能等因素确定。

4.3 专用道路 主要指农业生产道路,在城市农业公园中的专用道路主要分为设施农业生产道路和露地种植生产道路。生产道路除技术人员进出外,主要通行农用机械和运输车辆,坡度平缓。

4.4 游憩道路 是城市农业公园中最窄、功能性更单一的园路。园区内的游憩道路往往数量最多,大多位于公园道路系统的最末端,除设施生产区和露地标准化生产区之外,可以通往园区的各个角落,可作为整个园区道路系统的有效补充,尤其是水景、林地、花园和山地景观等,更应曲折自由排布,且使农业功能区的田园、果园、麦田、菜地等畅通无阻。根据其功能不同划分不同类型,可选择各类铺装材料,如步行游览道、汀步石路、木栈道等。

5 城市农业公园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5.1 人性化设计原则

5.1.1 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行为特点出发。城市农业公园的使用者是人,服务者也是人,而行为和活动就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桥梁。“以人为本”的规划首先应综合考虑城市农业公园使用人群的不同需求和行为规律,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在相关文献中,国内外研究者从环境心理学领域入手,采用使用后评价(POE)理论,从使用者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和观察调查法等社会学调研方法[16],在实践中总结出实用性的“人的尺度”,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和经验借鉴。

5.1.2 突出农业特色和地域文化。城市农业公园内道路设计必须坚持凸显乡土文化,强调与农业产业和农耕文化有机融合,营造游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7]。

5.1.3 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而农业公园展示的也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人类、景观、自然理应融于一体,不破坏,不索取。从盲目追求花化彩化到乡土植物的推广应用,从大面积的硬质混凝土路面到砂石可修复生产道路的运用,从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到选用环保型施工材料,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城市农业公园规划的生态化原则逐步得以贯彻实施。

5.2 人性化设计 在坚持标准道路设计的基础上,在人性化设计需求下,道路设计应随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做出适当调整。

5.2.1 合理布局,调整微气候。在道路规划时,地形限制、气候环境、生态条件和设计理念等都将影响城市农业公园道路的布局[18]。微气候营造主要体现在对人体舒适度的关注上。道路高程控制、种植绿化品种选择和配置形式、周边露地种植布置和道路曲线布置,都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局部范围的相对湿度、光照强度、人体热交换和空气对流情况。大气候是自然属性,不易掌控,但是通过节点控制,相对于城市“热岛效应”,水系的“冷岛效应”[19]和农田小气候[20]结合,可适度改变园区微气候,不仅能增加人体舒适度,而且可节能减排。

5.2.2 有效控制平面线性元素。城市农业公园内道路的平面线性主要包含直线、圆曲线和曲线3种形式。在设计时应采用连续、顺畅的线型对接,避免急转弯,从力学、美学和心理学等各方面进行优化。

(1)城市农业公园道路中圆曲线半径应考虑各种可行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情况,不同车速下车行道转弯的最小半径参见表2。

表2 车行道转弯的最小半径

(2)城市农业公园道路中的交叉点是园区道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设计常用交叉类型有十字型(夹角在90°±15°)、X型和Y型(夹角<75°或>105°)。

(3)道路宽度设计应综合考虑园区游客承载量和规划需求,在遵循一般标准的前提下,应根据道路主要承载功能、游览人群、游览形式等权衡不同道路宽度(表3)。

表3 行人与交通工具适宜宽度尺寸

路面宽度同时也应考虑人与人的合理交往距离。不适当的交往距离会让游人感觉焦躁、不信任、缺乏安全感等。相应社会交往距离可以参考爱德华·T·霍尔的《隐匿的尺寸》(表4)[21]。

表4 社会交往距离类型

(4)无障碍设计。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对残障人士的关注,无障碍设计成为各项公用场所人性化设计必选项目,受到各类设计师的重视。目前我国《公园设计规范》中坡度设计已针对弱势人群设立严格的规章制度[22],但其他设计还没有达到足够完善的标准。城市农业公园具有一定的养生、疗养功能,其服务人群中离退休老人、少年儿童、孕妇和残障人士的比重增加,必须将无障碍设计加入人性化设计中。①为了能够使轮椅顺利通过,道路路缘石坡面应平整、舒缓,路面宽度不能小于1.20 m,坡道坡度不可大于1∶12,坡长应小于10.00 m;道路回车处宽度应大于2.50 m;纵坡须小于4%,且坡长不宜过长,适当设置水平路段或休息平台,平台宽度要大于1.80 m。②当道路出现陡坡的话,应设置防护栏杆,且栏杆高度不能低于1.05 m[23]。台阶设计除保证防滑设计和周围防护栏设计外,为照顾特殊人群,在设计中应尽量用缓坡代替。③主干道、次干道都有机动车通行,人行道尽量高于行车道,盲道设计应按照标准详细执行。同时在交叉口或障碍物250~500 mm内可增设语音提示系统,不仅可起到警示作用,还能对该位置功能设置进行介绍,提高园区的亲和力和识别性。

(5)铺装设计。城市农业公园内道路的铺装设计首先应遵循生态化和乡土化原则,就地取材,增加公园环境的人情味和归属感;其次材料选型应环保节能,材料的防滑性能优良;再者铺装材料的颜色、图案等应呼应功能区或者节点主题,体现文化特色;最后,依据人体工程的相关数据,成人的脚步间隔平均为45~55 cm,据此合理地控制铺装间距,铺装面材一般以露出地面高度约3~6 cm为宜,以此实现铺装整体的线性美观和实用功能[24]。

(6)专用道路设计。①设施农业生产区专用道路根据农业设施类型划分,现代农业园区常用的农业设施一般分为智能联栋温室和日光温室。智能联栋温室周边生产道路宽度一般设计6~8 m;日光温室生产区内部和周边道路宽度一般设计4~6 m。其坡度满足灌溉和排水设计。②露地种植区内生产道路根据地域和种植类型的不同进行差异化规划设计,但基本配置相似:a.耕作田块形状一般选择长方形、梯形或三角形,长度在500~800 m、宽度在200~400 m比较合适。田块方向(田地长边方向)尽量顺应光照和水土保持要求,利于机械化作业。b.生产道路为供大型农用机械通行,路面宽度4~6 m比较适宜,增加辅助田间路。与渠道、排

水沟、护田林带相互协调,主要道路纵坡度不宜太大,平原丘陵地区≤6%,山区≤11%。c.农田防护林采用梳透结构(图4),方向垂直于主害风。若无法完全垂直时,可允许偏角为30°≤R≤45°;林带宽度据环境不同调整,比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营建4~5行。d.田间灌排渠系一般包括末级固定渠道以下及耕作田块内的临时渠道,其中末级固定渠道包含农渠、农沟,而临时渠道则包含毛沟、毛渠、灌水沟、畦等。田、沟、渠、路、林等项目排布必须综合考虑,常见配置形式参见图5~7。

图4 梳透结构林带Fig.4 The comb structure forest

图5 田一沟一林一渠一路布置示意Fig.5 The sketch map of farmland-drain-forest-ditch-road

图6 田一沟一林一路一渠布置示意Fig.6 The sketch map of farmland-drain-forest-road-ditch

图7 田一路一沟一林一渠布置示意Fig.7 The sketch map of farmland- road-drain-forest-ditch

6 结语

城市农业公园与城市公园在功能和定位上的区别使其各专项设计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将影响公园整体表现力和游客参与的舒适度。该研究在城市农业公园道路设计上提到的标准和注意事项,对于园区道路设计的人性化表现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与此同时,这些相关技术指标仍待实践检验以及广大道路设计师的修正与完善。参考文献

[1] 刘文敏,俞美莲.国外农业旅游发展状况及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农村经济,2007(9):39-41.

[2] 农业供给侧改革究竟怎么改[EB/OL].(2016-01-27)[2016-08-21].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01-27/doc-ifxnuvxc 2098370.shtml.

[3] 全国首家国家农业公园落户青岛平度[EB/OL].(2016-05-25)[2016-08-20].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160525/u7ai5670975.html.

[4] 姜莎莎.综合性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5] 闻作样.文化休闲产业有巨大发展空间[J].中外企业文化,2002(10):54-55.

[6] 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7] 邓锡荣.农业景观的美学释义[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8] 何晓佑,谢云峰.人性化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9] 张昉.关怀弱势群体的人性化场所:浅谈城市公厕无障碍设计[J].大众文艺(理论),2009(8):72-73.

[10] 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1] 和茜.基于文脉的中小城市公园设计方法研究:以商洛莲湖公园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12] 杨婷.基于老年行为心理的综合性公园设计探讨:以湖南烈士公园为例[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13] 北京市园林局.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S].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2.

[14] 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15] 李兆宇.城市公园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探讨[D].重庆:西南大学,2013.

[16] PAPANEK V.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Human ecology and social change[M].Chicago,IL,USA:Acdemy Chieago Publishers,1985.

[17] 杨爱惠.城市公共空间艺术[J].北方文学,2012(7):91.

[18] 陈睿智,董靓.校园环境园林设计中的人体舒适度初探[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学组四届三次学术年华论文集.[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08.

[19] WONG N H,JUSUF S K,WIN A A L,et al.Environment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greenery in an institutional campus in the tropics[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7,42(8):2949-2970.

[20] 田言俊,王诗军,仪秀华,等.农田小气候的人工调节与环境友好型农业[J].中国农业信息,2014(1):72.

[21] 白骏.建筑使用后评价程序和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3.

[22] 吕红.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2004.

[23] 赵生华,刘辉,石平,等.以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促进城市公园的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592-595.

[24] 刘媛.人性化设计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1.

Humanized Design of Urban Agricultural Park Road

JIAO Xin, TIAN Lin, FENG Yan-jie, ZHANG Cheng-bo*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nwa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Limited Company,Beijing 100083)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agricultural parks and urban parks,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urban agriculture parks, revealed its attributes, and made sure about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n view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urban agriculture park, the expression of its service function was studied mainly from the road design. Based on the urban park design standards, the urban agriculture park road was divided into 4 categories, such as the main road, the secondary road, the special road and recreation road. On the basis of industry experience and humanized design principle, the research on humanized design was conducted from aspects of road layout, circular curve radius, intersection form, road width, barrier free design, special road pavement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park.

Road design; Humanized design; Agricultural park; Urban agriculture park

矫鑫(1988-),女,山东青岛人,农业规划师,硕士,从事农业园区规划、农业项目咨询和农业经济发展研究。*通讯作者,高级园艺师,总规划师,从事各类农业园区规划和发展、实施方案策划和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2016-10-26

S 731.8

A

0517-6611(2016)35-0179-05

猜你喜欢
人性化公园道路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在公园里玩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