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市旱改水适宜性评价

2017-01-07 02:10齐艳红赵映慧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5期
关键词:江山市各乡镇旱地

齐艳红,潘 旭,2,赵映慧

(1.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2.浙江兴农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100;3.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浙江省江山市旱改水适宜性评价

齐艳红1,潘 旭1,2,赵映慧3*

(1.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2.浙江兴农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100;3.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构建了旱改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平均法赋分值,以地块为基本单元,对浙江省江山市19个乡镇旱改水的适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山市有15个乡镇适宜旱改水,其中长台镇综合得分最高,非常适宜;适宜旱改水的129个旱地地块的总面积为460.04 hm2,单个地块面积以大于6.67 hm2为主;潜力最大的是土地整治重点镇贺村镇,非常适宜和比较适宜的旱改水地块分布数量最多,达174.48 hm2;从旱改水适宜类型看,贺村镇满足Ⅰ类,凤林镇等3个乡镇为Ⅱ类,长台镇等6个乡镇为Ⅲ类,大桥镇等6个乡镇为Ⅳ类;江山市中部地区适合旱改水的地块最多。

旱改水;适宜性评价;地块;江山市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耕地面积、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是各级政府和国土部门的重要任务。2014年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1]。各级地方政府贯彻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努力实现建设项目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求。为了有效遏制浙江省水田面积减少趋势,提升耕地质量,2014年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旱地改水田(简称“旱改水”)耕地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工程[2]。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江山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张,土地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尖锐。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对耕地占补平衡的新要求,江山市开展旱改水资源潜力调查工作,并着手推进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实施的旱改水工程。

国内关于土地整治的研究丰富,但是旱改水相关研究并不多,刘正国等[3]从土地整治角度研究了永丰县瑶田镇湖西村旱改水项目。王君[4]以湖南省华容县梅田湖镇2个村的旱地改水田项目为例,对新增水田的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向长玉等[5]对黑龙江省通河县旱改水许可转换度进行了研究。王英[6]认为旱改水对土壤盐分和土壤次生盐渍化有影响。阚国坤等[7-9]研究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对当代民众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旱改水的土地整治工程实践很多,但是缺乏旱改水的适宜性评价研究,限于数据获取困难,乡镇尺度的旱改水的研究更难见到。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和浙江兴农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笔者结合江山市旱改水工程项目实践经验,基于乡镇尺度进行旱改水适宜性研究,对当地“三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评价单元、指标体系与模型

1.1 研究区概况 江山市是位于浙江省西部的县级市,地处浙、赣、闽3省交界处,2014年总人口约60万,下辖17个乡镇和2个街道。江山市地处湿润季风气候区,降雨充沛,雨热同期。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为河谷地带。港江是当地主要河流,受降水变化影响明显。

1.2 评价单元 以江山市2013年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中旱地为基础,并与坡度图叠加,通过GIS软件分析及人工判读,挑选出坡度小于25°的旱地图斑,并剔除以下不符合要求的图斑:单片面积小于0.67 hm2的图斑、林业部门划定生态林范围内的图斑、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及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的图斑。最终选择江山市19个乡镇的294块旱地(1 412.57 hm2)为评价单元,其中凤林镇(408.84 hm2)和贺村镇(204.57 hm2)的旱地地块分布较多,分别占28.94%和19.77%,其余各乡镇旱地可作为评价单元的都比较少,均在10%以下。评价单元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1.3 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11项评价指标构成评价体系,用层次分析法对农田水利(C1)、土地平整(C2)、土壤改良(C3)、政策支持(C4)的重要性做出判断,得到准则层C对目标层G及指标层A对于准则层C的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结果见表1。

表1 旱改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

Table1Suitabilityevaluationonsystemandindexweightofdrylandchangedintopaddyfield

目标层Objectivelevel准则层Criterionlevel指标层Indexlevel权重Weight旱改水适宜性评价SuitableevaluationofdrylandchangedintopaddyfieldG农田水利C1耕作半径A10.1026灌溉水源A20.2012灌排设施A30.1022土地平整C2地形坡度A40.2016地块规整度A50.0216地块面积A60.0818机耕道路质量A70.0126土壤改良C3土壤性质A80.1432土壤厚度A90.1104政策支持C4工程投入资金A100.0116政策处理费A110.0112

1.4 适宜性评价模型 采用以下模型评价土地适宜性:

式中,A为地块单元适宜性评价的综合得分值;Ki为第i个指标分值;Wi为第i个的权重。

参考相关研究分为3级,第一等级为非常适宜(>80分),第二等级为比较适宜(60~80分),第三等级为不适宜(<60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评价单元适宜性综合得分 计算19个乡镇综合得分,并划分为3个等级。由得分结果可知,江山市保安乡(56.61分)、虎山街道(55.60分)和上余镇得分都低于60分,属于不适宜等级;大陈乡等15个乡镇综合得分都在60~80分,属于比较适宜;19个乡镇中只有长台镇得分为81.70分,略高于非常适宜的底线。

2.2 旱改水数量分析

2.2.1 不适宜数量分析。经分析,294块旱地中有165个地块共计952.53hm2,不适宜旱改水质量提升,不适宜地块在各个乡镇都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大桥镇、新塘边镇和坛石镇剔除较多,共387.15hm2,占不适宜总面积的40.64%,其他乡镇不适宜数量占比6%~10%,剔除的数量较少。

2.2.2 适宜数量分析。各乡镇旱改水适宜地块面积见表2。由表2可知,江山市适宜旱改水的旱地面积为460.04hm2,共涉及16个乡镇129个地块。从地块面积规模看,单片面积小于2.00hm2的共76.87hm2,占总潜力的16.71%,共60个地块;单片面积为2.01~3.33hm2的共93.16hm2,占20.25%,共36个地块;单片面积3.34~6.67hm2的共70.49hm2,占15.32%,共17个地块;单片面积大于6.67hm2的共219.52hm2,占47.72%,共计16个地块。总之,江山市适宜旱改水地块以大于6.67hm2为主,单片面积大于2.00hm2的地块共383.17hm2,占适宜旱改水总量的83.29%。

从各乡镇旱改水潜力角度看,各乡镇旱改水资源潜力有所不同,潜力最大的是贺村镇,适宜旱改水的旱地数量最多,有174.48hm2,占总适宜量的37.93%,因此贺村镇成为江山市进行旱改水土地整治工程的重点乡镇;峡口镇次之,有44.18hm2的旱地适宜旱改水,占总适宜量的9.60%;其他各乡镇适宜进行旱改水的数量有限,其中大陈乡、凤林镇、清湖镇、双塔街道、坛石镇、张村乡适宜旱改水面积为20~30hm2;长台镇等8个乡镇旱改水资源潜力较低,均小于20hm2。

表2 各乡镇旱改水适宜地块面积

2.3 旱改水适宜度的空间分析

2.3.1 比较适宜等级空间分析。江山市各乡镇比较适宜旱改水地块分布见图1。由图1可知,贺村镇比较适宜旱改水的地块数量最多,总面积为93.92 hm2,综合得分为72.5,占比较适宜旱改水总量的40.93%;其次是双塔街道,适宜旱改水的地块面积为27.22 hm2,综合得分为69.82,占比为11.86%;凤林镇、张村乡和峡口镇分别有22.15、19.44和12.13 hm2的旱地比较适宜进行旱改水,这3个乡镇总占比为23.44%。这些乡镇分布在江山市的中西部平原区域,水资源丰富,土壤条件好,适宜旱改水。

2.3.2 非常适宜等级空间分析。从非常适宜旱改水地块的分布看,贺村镇非常适宜旱改分布最多,有80.56 hm2的旱地非常适宜旱改水,占非常适宜总量的34.94%;其次是峡口镇,其面积为32.05 hm2,占比为13.90%,长台镇、大陈乡、坛石镇、新塘边镇4个乡镇非常适宜旱改水规模的占比都在5%~10%,这4个乡镇总计有67.42 hm2的旱地非常适宜旱改水,占非常适宜总量的29.24%。大桥镇等7个乡镇非常适宜旱改水规模都比较小,这7个乡镇非常适宜旱改水占比都在0~3.5%。

图1 江山市适宜旱改水地块空间分布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uitable plots of dry land changed into paddy field in Jiangshan City

2.3.3 类型划分。根据每个乡镇比较适宜、非常适宜旱改水面积的多少为依据将各乡镇划分为4个类型,具体见表3。

Ⅰ类:满足此类型条件的仅有贺村镇,贺村镇比较适宜旱改水面积占总量的40.93%,非常适宜占比为34.94%,该乡镇也是该次评价结果最满意的乡镇,有非常大的潜力进行旱改水耕地质量提升。

Ⅱ类:符合此类型的有凤林镇、双塔街道和张村乡。这3个乡镇比较适宜旱改水占比均在8.5%以上,但非常适宜旱改水数量少,占比不高于2.5%,评价结果一般,可以适当安排旱改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

Ⅲ类:长台镇、大陈乡、清湖镇、坛石镇、峡口镇、新塘边镇6个乡镇满足该类型条件。从评价结果看,这6个乡镇比较适宜资源潜力不足3%,而非常适宜旱改水的潜力较大,评价结果良好,可以根据各乡镇地理条件集中进行旱改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

Ⅳ类:符合此类型的乡镇有大桥镇、廿八都镇、石门镇、四都镇、碗窑乡、塘源口乡6个,这些乡镇旱改水资源潜力有限,评价结果为及格。

表3 江山市旱改水地块适宜等级类型分布

Table 3 Suitability grades classes distribution of dry land changed into paddy field plots in Jiangshan City

类型Class比较适宜Moresuitable非常适宜Verysuitable分布乡镇TownsandvillagesI较多较多贺村镇II较多较少凤林镇、双塔街道、张村乡III较少较多长台镇、大陈乡、清湖镇、坛石镇、峡口镇、新塘边镇IV较少较少大桥镇、廿八都镇、石门镇、四都镇、碗窑乡、塘源口乡

3 结论与讨论

以江山市294块旱地为评价单元,结合研究区域的土地整治、政策支持等条件,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定各单元的适宜等级,江山市19个乡镇(街道)旱改水适宜性评价结果为:①从综合得分看,江山市大部分乡镇都在60~80分浮动,比较适宜旱改水;长台镇综合得分最高,非常适宜旱改水。②从旱改水数量看,不适宜旱改水的地块有165个,共计952.53 hm2;适宜旱改水的面积为460.04 hm2,共涉及16个乡镇129个地块,且以地块面积大于6.67 hm2的为主。③各乡镇旱改水资源潜力不同,潜力最大的是贺村镇,有174.48 hm2,占总适宜量37.93%,峡口镇次之。④从旱改水适宜等级空间分布看,比较适宜等级中贺村镇旱改水地块分布数量最多,其次是双塔街道;非常适宜等级中数量最多的仍是贺村镇,其次是峡口镇。⑤从所划分的类型看,满足 Ⅰ 类的仅有贺村镇;Ⅱ 类有凤林镇、双塔街道和张村乡;Ⅲ类有长台镇等6个;Ⅳ类有大桥镇等4个。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耕地整理潜力测算与分级奠定基础,为国土部门的土地整治工程、旱改水项目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也为乡镇旱改水工程提供实践指导。

旱改水适宜性评价是土地整治活动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地块单元来评价乡镇的旱改水适宜性,对于江山市“三农”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地块单元对乡镇这一基层单位的旱改水研究也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EB/OL].(2014-02-20)[2016-06-11].http://www.mlr.gov.cn/zwgk/zytz/201402/t20140220_1304242.htm.

[2]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组织实施“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EB/OL].(2014-10-31)[2016-06-11].http://www.zjdlr.gov.cn/art/2014/10/31/art_1070658_213.html.

[3] 刘正国,游振波,黄俊.江西省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研究:以永丰县瑶田镇湖西村旱改水项目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6):185-187,229.

[4] 王君.旱地改水田项目中新增水田的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湖南省华容县梅田湖镇北剅口村金鸡村旱地改水田项目为例[J].农业与技术,2015,35(12):55-56.

[5] 向长玉,周东兴,宋戈,等.黑龙江省通河县旱地改水田许可转换度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3):226-230.

[6] 王英.旱改水种稻治涝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215-217.

[7] 阚国坤,惠富平.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对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重大意义[J].农业考古,2010(6):1-3.

[8] 阚国坤,惠富平.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对当地生产的促进作用[J].农业考古,2011(3):7-9.

[9] 阚国坤,惠富平.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J].生态经济,2010(8):147-151.

Suitability Evaluationon of Dry Land Changed into Paddy Field in Jiangshan City, Zhejiang Province

QI Yan-hong1,PAN Xu1,2,ZHAO Ying-hui3*

(1.College of Mining Engineering,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Heilongjiang 150022;2.Zhejiang Xingnong Land Surveying and Planning Design Co.,Ltd.,Hangzhou,Zhejiang 311100;3.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dry land changed into paddy field was built. The suitability of land changed into paddy field of 19 towns and villages in Jiangshan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was evaluated by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based on plo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5 towns appropriate to dry land changed into paddy field. In particular, the score of the Changtai Town was higest in all towns and it was very suitable to implement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of dry land changed into paddy field. There were 129 plots in suitable level,the most single plot size was more than 6.67 hm2. The total area of the plots was 460.04 hm2. The greatest potential town was Hecun Town (174.48 hm2) and its suitable plots were most in all towns. From classification, Hecun Town belonged to class I,Fenglin Town and 2 towns belonged to class II,Changtai Town and 5 towns belonged to class III,Daqiao Town and 5 towns belonged to class IV. The most suitable plots of dry Land changed into paddy field were in the middle of Jiangshan City.

Dry land changed into paddy field;Suitability evaluation;Plots; Jiangshan City

江山市旱改水资源潜力调查项目。

齐艳红(1977- ),女,辽宁锦州人,副教授,从事土地资源评价研究。*通讯作者,副教授,从事经济地理研究。

2016-10-28

S 28;F 301.2

A

0517-6611(2016)35-0202-03

猜你喜欢
江山市各乡镇旱地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图片新闻
南江县:“三述三质三讲”问计于民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罗甸县各乡镇实测降雨量分析及应用研究
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土壤CO2排放及碳平衡特征